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推进协同育人

时间:2024-04-23

杨建华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要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狠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宗旨,必須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面对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对象——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围绕他们有针对性地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做好立德树人这个关键任务和中心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思路。

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对象,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出现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妄图借机侵蚀我国青年思想,加之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带来严峻挑战。但同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优势和便利。基于上述原因和背景,立德树人这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协同创新。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正是在此形势和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和资源的集中优势,促进各要素深度融合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要求围绕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做思想政治工作,那么,什么叫协同育人机制?协同一词最初出自古希腊文,意思是同步、协调、协作、合作等。《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协同: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协同是指协调几个不同的个体或者资源,齐心协力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技能。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协同育人机制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影响或制约其成效的单位或资源的集体优势,促使各要素深度融合,以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深度融合机制主要由校内资源机制、校外资源机制、家校资源机制三部分组成。协同育人的校内资源机制构建是指构建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服务育人、文化熏陶育人、实践体会育人、网络引导育人等“多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协同育人校外资源机制构建是指高校与政府机构、企业院所、实践实习基地等进行无缝对接,构建协同育人的稳定实践网络。协同育人的家校资源机制构建是指运用系统论思维,匠心探索校园内外、课堂课余、网上网下相互串联的实践路径。这三种机制达到深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就会彰显成效、落到实处。

让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深度融合机制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提高重视程度,突出主体责任,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整体联动。首先,各主体要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明确学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党委书记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单位的院长和总支书记是其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其次,高校的教学、科研、学工、后勤、图书馆、宣传部、组织部等职能部门、教学教辅单位等部门要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定期沟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杜绝出现“有人在干,有人在看”的局面。最后,各协同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从多个方面入手探索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围绕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深度融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协同育人在理论探索上还是一个崭新课题,需要不断总结深化。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还需进一步摸索,总结国内高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目前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打造信、管、控协调运行的宣传网络平台。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校可以通过便捷的校园网络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开辟形式多样的教育专栏,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利用师生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宣讲理论、交流经验,大力培育和传播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先进文化。

想方设法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富有吸引力的话语体系。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战场。高校思想政治课要结合教材讲好中国传统经典故事、红色革命故事、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故事。其他课程也要提炼爱国主义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和内容,实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学校学工部、宣传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案例,牢固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狠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大学文化网络新阵地。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育人特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高校要不断夯实校园文化理论基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努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要以校园网建设为重点,建好大学文化新阵地。

利用大数据,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把大数据这一信息化技术运用到高校工作中,将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变革性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引导和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还需要总结和完善。协同育人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湖南文理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项目编号:JGYB17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2016年12月8日。

②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③孙建:《论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实践反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24期。

④高远、李明建:《论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江苏高教》,2016年第3期。

⑤李国娟:《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新机制》,《红旗文稿》,2017年第12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史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