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柏拉图“洞穴喻”的超越性研究

时间:2024-05-04

张欣雨

摘 要: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对话提出了三个比喻,即“日喻”“线喻”“洞穴喻”,通过对这三个比喻的谈论来阐发善的理念,在之前的讨论中,二人已经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进行了一番争论,但他们随后谈到的让哪一种人来做城邦领袖,才是柏拉图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在这三个比喻中,柏拉图都阐述了善是最高的理念等内容,其中“洞穴喻”尤为著名,其不仅简要说明了善是最高理念以及善的理念与影像等其他概念的关系,他还划分了一种鲜明的等级层次,建立了“洞内”与“洞外”的对立,提供了一种自我反思方式,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洞穴喻;善;超越性

要探究“洞穴喻”的超越性,我们首先要明确“日喻”“线喻”“洞穴喻”三个比喻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究“洞穴喻”相对于前两个比喻的优越之处,并从外在目的和深层实质两个方面来挖掘“洞穴喻”的超越性内涵。

一、 日喻、线喻、洞穴喻的内涵

在《理想国》的第六卷结尾与第七卷的开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对话对三个比喻的涵义进行了讨论与阐释。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他认为,可知世界不可见,可见世界不可知。理念没有可见性而只有可知性,唯有用更高一层的思想方式才能把握。关于可见部分的对象,可以用“视觉”来观看,但是如果没有光的存在,人则什么也看不见。在“日喻”中,“苏格拉底”做了这样的阐述:“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他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他便能知道了解他们。但是,当它转而去看那暗淡的生灭世界时,它便只有意见了,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及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这里柏拉图将太阳比喻可知世界的理念,而善就是最高的理念。

(二)线喻

在“日喻”之后,柏拉图又试图用另一个比喻“线喻”来阐明两个世界及其之间的关系。“线喻”即线段之喻。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以及理念世界可以用一条线来代表并进行划分,首先把这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把这两部分的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再分成两个部分。在线段进行第一次划分的两个大的部分中,第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第二部分则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照同样的比例,再比较第二次分成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影像。而所謂影像,在柏拉图看来:“首先指的是阴影,然后才是在水里或平滑固体上的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在柏拉图看来,在这两个世界中,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充满智慧和清晰逻辑的数理理念是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伦理理念则构成其第二部分,而最高、最充满智慧和始终明亮人间的则是永恒的善之理念。

(三)洞穴喻

结束了“日喻”与“线喻”的阐释后,在《理想国》第七卷的开头,“苏格拉底”提出了“洞穴喻”: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眩晕,但是他会慢慢适应。此时他看到有路可走,便会逐渐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真实世界;起初他会感到刺眼,在适应光后,他意识到以前所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影像,是不真实的,于是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此时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走出洞穴,但他的同伴认为他在胡言乱语,根本不会相信,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杀死他。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将洞外比喻可知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任何人凡能在私人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二、 “洞穴喻”的超越性

在阐释完“日喻”与“线喻”后,柏拉图提出了“洞穴喻”,洞穴喻相较前两个比喻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两个世界理论和理念的最高形式,除此之外,他还透露出更深层次的目的和观念。

(一)外在超越

首先要关注的是外在方面“洞穴喻”相对于前两个理论的优越性。

1.构建善的理念境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对话阐述这三个比喻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阐发两个世界和善的理念,在“日喻”中,柏拉图只是简单的把太阳比作可知世界的理念;在“线喻”中,柏拉图进一步对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两部分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将影像、自然物、数理理念、伦理理念简单地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现他们的层次关系。而在“洞穴喻”中,柏拉图明确表达洞穴内的世界是可见世界,可见世界里是事物的影像,洞穴外阳光照射的地方才是可知世界,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前面“日喻”的涵义,用太阳象征可知世界的最高理念,而人们来到可知世界只有先看到可知世界的倒影和实体,才能看到最高理念——善,从而更清晰地构建出善的理念的最高境界。

2.铸造哲学王。“苏格拉底”与格老孔对话的基本目的便是讨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哲学家,什么样的人不是真正的哲学家,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真正的哲学家,什么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等问题。由此来看,前两个比喻只是说明了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的层析关系以及其中的理念,并没有说明如何成为真正的哲学家的问题,而在“洞穴喻”中表现出只有走出可见世界,抛弃原来我们看到的以为是实物的影像,走到可知世界去,去看到善的理念照射下的实体,最终看到最高理念,才能成为真的哲学家,即哲学王。

(二)深层超越

理解了“洞穴喻”外在表层的超越性,我们再来看其深层次的超越。

1.建立对立统一。在前两个比喻中,柏拉图只是建立了简单的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及其内部理念的层次,模糊得建立了可见世界与可知的对立。在“洞穴”比喻中,柏拉图通过一个“洞口”,清晰明确得建立了“洞里”与“洞外”,即可见与可知世界的对立,同时也建立了洞穴外的人与洞穴内的囚徒的对立,这种对立最终统一为“善”这个理念的王国。“哲学的意义在于对这个世界的超越,在于从这个阴影的世界转身而去,而且是整个身体改变方向。”建立这样的对立统一更加清晰得说明了善的最高理念。

2.构建等级观念。在“日喻”中,柏拉图很模糊得划分了太阳与其他事物的等级,他在“线喻”中进一步划分了两个世界和影像、自然物、数理理念、伦理理念的结构,构建了这一等级的基本框架。在“洞穴喻”中,柏拉图对洞里世界和洞外世界的描述充分展现出了两个世界及其内部因素的等级结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柏拉图还划分了洞穴里一直被锁住的囚徒和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的囚徒的等级差别,显然走进可知世界的那个囚徒已经具有成为哲学王的潜质或者说他已经成为哲学王,想要回到可见世界中教化其他囚徒,让他们认识到外面还有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世界,但不幸的是一直在洞穴里的囚徒并不相信他的话。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柏拉图《理想国》的一个重要思想:哲学家应该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只有哲学家才能走出可见世界走到可见世界达到“善”的境界,再反过来教化普通百姓,形成一种鲜明的等级观念。

3.家长式定义。在“洞穴喻”中,柏拉图试图构建一种家长式的对善的定义的基本模型,即哲学家掌握真理的控制权。走出洞穴的囚徒到达了可知世界,掌握了可知世界的真理,当他再回到洞穴的时候是想要将可知世界的真理传递给洞穴中没有挣脱束缚的囚徒。这一过程反应了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真理,再由哲学家将真理传授给普通百姓,这样哲学家理应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这也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重要观点。

三、 对“洞穴喻”超越性的总体评价

(一)超越价值

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中的“洞穴喻”在外在目的和深层实质上都超越了前一卷的“日喻”和“线喻”,这种超越表现在“洞穴喻”不仅包含了前两个比喻所要表达的关于理念的基本内容,还将前两个比喻表达的内涵再一次生动清晰地再一次表现出来,同时,“洞穴喻”还通过囚徒走出洞穴,见到实体和太阳又回到洞穴对其他进行教育的这一完整过程,传达了前两个比喻不具有的关于对立统一、等级观念、反思路径、真理控制权和教化等内容。可以说“洞穴喻”是柏拉图塑造哲学王权威、建立家长式对善的定义的最清晰说明,也是柏拉图对哲学家应该成为城邦最高统治者的一个清晰的比喻,这是“洞穴喻”超越前两个比喻的十分重要的部分。

(二)真理的思考

柏拉图刻画的囚徒走出洞穴追寻真理,但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也要注意既不能走向集权主义真理也不能虚无主义真理,在洞穴喻中,表现出来一种等级观念和控制观念,出现了集权主义倾向,但我们也不能说没有真理或者说永远没有一个确定的真理,那就走向了虚无主义真理。因此在追求真理的时候要对其方法、过程、结果进行理性思考。

最后仍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理想国》之后的描述里,哲学王回到了城市里面成为王,但他并不像走出洞穴的那个人一样把追求真理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而是用真理进行统治,那么应该是先得到真理的人带动其他人,还是先得到真理的人统治其他人?千年后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真理又有什么其他作用?总体来讲,柏拉图“洞穴喻”较其前两个比喻更加清晰,包含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也有更多深层意义蕴含其中,给予后人许多启示,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我们都不应停止对其超越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館,2002.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挪威]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M].董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贾辰阳,解本远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7]赵广明.柏拉图的理念[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2).

[8]杨洋.试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影像意识[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2013.

[9]高秉江.论柏拉图思想中的光与看[J].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2).

[10]庞韵林.柏拉图洞穴喻的教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