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宋刚
摘 要:产业转型升级能否顺利进行,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滨州市主导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提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滨州市做大做强高端铝产业、新型化工、粮食加工、家纺纺织、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有效延伸了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提升了区域竞争力,推动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滨州市主导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滨州市致力于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铝产业方面,形成了以魏桥集团为龙头,以邹平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为核心,辐射沾化、惠民、阳信、无棣、博兴等县区的铝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在化工产业方面,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大系列”为主体,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煤化工“五大板块”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在粮食产业方面,创出了大循环、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滨州模式”,滨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粮食食品产业经济超千亿的地级市,被授予全国首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在纺织产业方面,培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加工原棉150万吨,纺纱1100万纱锭,布30亿米,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全市出口额的1/3。畜牧水产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市级以上的119家。不少重点产品的年产量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氧化铝境内产能占全省的70%、全国的20%,电解铝占全省的70%、全国的18%,强大的原铝供给能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塞3000万支,占全省的70%、全国的35%;纺纱1100万纱锭,占全省的25%、全国的10%;玉米加工能力500万吨,占全省的50%、全国的3.5%;大豆加工能力360万吨、小麦加工能力23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1%、1.4%;西王集团的药用无水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香驰控股有限公司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膳食纤维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环氧丙烷70万吨,占全省的65%、全国的31%;烧碱115万吨,占全省的10%、全国的3.4%;原盐550万吨,占全省40%、全国的8.8%;沥青470万吨,占全省的25%、全国的11%。雄厚的产业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滨州市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产品结构看,传统型产业所占比重偏大达到80%以上,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企业发展层次偏低,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总量较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如占全市1/3强的铝产业深加工率不足20% , 化工行业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产品占比不到40%,家纺纺织行业中纱和布产值占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26.8%,深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和名牌产品少,适应市场波动或政策调整的能力较弱。从企业结构看,大企业占比较大。全市排前10位的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7.7%,仅魏桥创业集团就占到全市的42.9%。大企业“船大调头难”,遇到环境、政策制约时,转型升级的难度也大,对全市经济的影响严重,中小企业带动能力薄弱。
(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
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产能扩大,盈利主要依靠廉價劳动力、低价能源和资源等途径。比如,铝产业自主开发投入不足,大部分属于跟踪开发,在高端产品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化工产业生产装备工艺总体落后,科技研发能力不足,高新化工企业产值比重依然较低;家纺领域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培育不够重视。对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组装业为主的制造业技改投入少,2019年全市仅投入848.5亿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总量仅占全省的5%。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84家,占全省的1.8%。
(三)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政府培育市场不够,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不到位,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依然存在,行政审批事项入住不到位、效率不够高,有的部门卡死条条、硬杠杠,该办的事不办或慢办,该落实的打折扣,与南方先进地区“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比,还有较大差距。政府培育市场主体力度不够,企业注册数量少,不但远远落在了南方先进地区的后面,也不如省内的一些地市。其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2018年为1314户,与德州、聊城、菏泽相比,分别少了1827户、1500户和1872户。缺乏产业培育机制,大多数企业各自为战、自谋发展。
(四)“双招双引”质量有待提高
与先进城市水平及自身发展需要相比,当前滨州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形势下,招商政策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以“建链”“强链”“补链”为目标进行“双招双引”工作。市直各部门、各县区跳不出“一亩三分地”思维,不能共享“双招双引”信息资源,没有发挥园区“双招双引”的作用,虽然全市各类开发区、园区众多,但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寥寥无几,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双招双引”模式。“双招双引”激励机制不足,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
三、加快滨州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主导优势产业向链条两端延伸
滨州当前传统支柱产业中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链条高端的研发设计和精深加工等环节发展欠缺,使得产品附加值较低,深加工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为此,滨州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通过构建梯级升级的产业链条,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着力打造精深加工产品。一是实现纵向联合,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向下游扩散产品,以实现产品链的延伸;二是推进横向联合,关键技术由核心企业掌握,关键市场处于产业链两端,链条中间的企业加工能力尽可能扩散。如魏桥创业电解铝产业就带动了带动了上百家相关企业发展,中裕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中国小麦产业最长的产业链条。
(二)要突出创新激活,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靠市场主体自发行为,更要靠政府加强制度创新予以引导和保障,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深度融合,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互联网聚集优化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势,推动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生产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全面融合,构建开放式生产组织体系,大力发展云制造、互联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集群。将制造环节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增加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培育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第三方物流等专业化服务,促使企业从单纯生产型向服务化转型,成为集成服务提供者,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三是挖掘新经济形态拓展产业集群。面向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加快对上下游环节、企业和创新资源的整合,打通产业链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向平台化转型,利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企业成功创建技术创新中心的奖励政策,重点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建设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利用创新平台进行创业,放大平台企业的共享能力,提高供给能力,满足大量“小多快”的需求。
(三)要改革体制机制,强化共享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活力。滨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这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和灵魂。推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成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采取“1+N”模式,“1”即滨州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N”即分散在各企业的信息系统、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中小企业云平台及其它可用来提供行业服务的机构等。通过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把其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现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培训、品牌推广、管理咨询、原料采购、市场开拓、价格走势、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共性需求服务。充分发挥邹平市世界铝谷的平台作用,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互联网+”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发展在线交易,提高行业话语权。
(四)要借助“双招双引”,助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根本落脚点在项目。抓项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借助“双招双引”。要从全市层面進行统筹,树立“双招双引”的“一盘棋”意识,实现招商信息共享,杜绝因地方局部利益耽误项目落地甚至出现项目流失,杜绝因地方争抢项目比拼政策出现恶性竞争。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和资源优势,抓住交通物流条件加快改善的机遇,整合主管部门和各部门、各产业协会、大企业的招商力量,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大力探索“园区+产业”招商,采取“园区管委会+公司”模式,紧紧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加大“建链”“补链”“强链”式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带动强、贡献高的优质项目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创业创新人才,为加快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和人才支撑。
项目建设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集聚,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瞄准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发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载体平台作用,下大力气把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引进来,为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搭建相应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和新产品开发平台,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打通人才发展通道,把人才留下来,使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争取招来一个项目、引进一批人才、引来一支团队。
[参考文献]
[1]张培丽.新时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内涵与新任务[N].光明日报,2018-06-12.
[2]吴学军.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推动济南经济转型升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01).
[3]《滨州市高端铝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年)》.2018年09月.
[4]《滨州市新型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年09月.
[5]《滨州市家纺纺织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年)》.2018年09月.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山东 滨州 2566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