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彭仪 郑桦
摘 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本文着重介绍了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五位一体布局和乡村振兴的意义、要求等,分析了怀化市辰溪县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现状、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局限性,并据此提出了几点辰溪县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乡村度假;辰溪县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在农村。由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刻不容缓。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这就为具有旅游资源的乡村发展指明了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通途。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内容、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近几年,乡村旅游的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城市白领愿意通过假期去到乡村,放松心情,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会,有许多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不仅能直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城乡资源、发展成果的共享,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乡村旅游依赖乡村整体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但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可能会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原有的乡村文明受到影响。
笔者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对辰溪县五宝田村、双溪村、长田湾乡、东星社区等多个地方进行了相关调研,直观地感受到了当地乡村富有优势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以及自然景观,了解了当地关于乡村旅游的建设情况,对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方法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见解。
一、辰溪县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现状
怀化市辰溪县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山水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2016-2020年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山水文化旅游工程。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辰溪县名列其中,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该县结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工作,通过加强文物古迹、历史风貌保护,对古遗存、古村落进行抢救和修缮,加大对沅江、辰水两岸、燕子洞、龙门溪等天然植被山水风光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脱颖而出。依托独特民俗渔文化,仙人湾渔业村举办的鳜鱼节远近闻名;船溪乡茅坪村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采用公司加农户方式,开发建设了馨月湖休闲农场,打造的格桑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上蒲溪乡五宝田村大力开发古村落生态文化游,尽情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特色。
以下是辰溪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特色:
(一)构建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辰溪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独特,生态环境优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辰溪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立足当地的生态文化特色,辰溪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现实发展需要,提出了要坚持大旅游、大融合、大项目、大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按照“一心、一城、一山、一水、一圈”的空间布局,实施“十大工程建设”,开发县城及周边、浦市对面的江东;利用鱼潭电站建成后形成的湖区优势,打造沅、辰百里画廊;完善燕子洞景区;開发号称全国“三个半寺”之“半个寺”的江东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罗子山为中心的瑶乡民俗风情生态旅游。
(二)传播辰溪特色的好故事
辰溪县围绕大酉洞,开展一些相关的文化宣传,如建立酉庄,讲述辰溪的故事、辰溪的诸多景点,让游客了解辰溪文化。如内心宁静以致远,在大酉书院中,还可举行拜孔礼,让游客在拜至圣先师孔子的过程中感悟自身;酉庄还开发相应的旅游设施,如箭场、黄桃林等,让游客体验乡村之美,促进经济发展。
辰溪县的稻田养鱼的方式历史悠久,独领风骚,近年来,辰溪县投入专项资金,将稻花鱼与旅游结合起来,举办万人摸鱼大赛,全力打造“中国稻花鱼之乡”这一品牌,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渔鼓”、“丝弦”等具有民俗风情的特色文化节目,品尝酸萝卜、毛狗肉、米粉等地方美食,还可以下稻田体验一把亲身捞鱼的快感。
辰溪县的七姓瑶是怀化市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七姓瑶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七姓瑶文化,并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体系,对广大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2]。
(三)保护辰溪记忆的名胜地
辰溪县是中华龙文化发祥地、善卷归隐地、二酉藏书处和屈原涉江拜登处。这里有国家级名村五宝田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龚家湾,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辰河高腔”和“茶山号子”,有湘西剿匪胜利公园、椅子山革命烈士墓等纪念地,还有汉刘尚城遗迹及潭湾、仙人湾等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江东寺、奎星阁、燕子洞、大酉书院等名胜古迹。
辰溪县五宝田村古建筑群是湘西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先人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也包含着引领的巨大道德和文化价值;五宝田村始建于清代,按照八卦阵布局,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至今保存有十多幢深宅大院,这些古建筑群记叙着萧氏先人们的居住理念和生活的尊严。通过对五宝田的参观,会让游客有一种置身几百年前的感觉,不禁想放慢脚步,穿行在各条小巷中。
辰溪县胜利公园与剿匪纪念馆相依而立,剿匪纪念馆中陈列了许多当年剿匪的八路军所使用过的物品,通过这些简陋的武器、单薄的行军被和破旧的军服,让游客感受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同时也让游客知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辰溪縣近几年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成果及局限性
(一)乡村旅游带动的乡村振兴成果
辰溪县近几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模式,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第一,乡村产业变得丰富多样,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仅有养殖业、种植业,还出现了乡村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推动了乡村产业组织方式的变革,新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了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第三,乡村旅游主要依赖乡村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和人文景观,它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得以改善和提升,营造了弘扬文明乡风的氛围,有效的构建良好的乡村社会秩序。第四,乡村旅游的实施,使农村垃圾整治、水源生态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得到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身”,人居环境大改善。第五,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方式也促进了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基层党组织在乡村脱贫致富和民生改善的过程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乡村自治机制得以完善,农民的主体地位越发突显。
(二)乡村旅游带动的乡村振兴的局限性
1.产业较为单一,不利于多元化发展
一些地区产业较为单一,主要发展模式仍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组织方式也较为落后,许多农民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片面的认知,以为“乡村的产业就等于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从而导致乡村经济不活跃,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效能低下。
2.地区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
辰溪县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各景点之间相距太远,且往往处在偏远地区。很多景点都处于一个待开发的状态,且大多处于较偏僻的地方,在公路、停车场、卫生间、旅馆、饭店等基础设施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较难对游客形成吸引力。
3.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无法保障
当地乡村旅游活动的经营者一般为农民,缺乏从事旅游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偏远的地理位置、不便的交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综合因素,都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从而出现重效益而轻服务、重产出而轻投入的现象,造成对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
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乡村自治机制不够完善
经济的发展对基层治理、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不够,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对于乡村的治理与发展敷衍了事。其次,在农村,乡村管理者总体年龄偏大,往往缺乏战略眼观,不利于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5.一些地区农业污染较重,人居环境较差
许多偏远落后地区,人口以留守的老人为主,不注重环境卫生,畜禽粪便、农膜等未实现资源化利用,秸秆、垃圾的就地焚烧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6.辰溪的地位较为特殊
辰溪是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拥有兵工厂,天然的溶洞,著名的云箭集团(前身为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兵工厂,1938年由湖北汉阳迁至现址,迄今已有121年的历史)等,但因其重要性,无法对外开放,仅为少数人得知。
三、辰溪县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构建契合发展需要的产业体系
产业振兴能够增强农村的吸引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也使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推动产业兴旺,要融合发展与错位发展同时进行,创新产业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新模式。此外,还可大力推动销售方式的转变,由以往单一的卖产品转变为“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等多元化方式,彰显乡村旅游的特色。
(二)提高农民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业也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不仅如此,乡村文化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如辰溪七姓瑶的社会、精神、饮食、服饰、建筑民俗文化等,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情民风和乡土气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关注,带动经济消费,也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广阔的途径,所以应把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不断延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根脉。
(三)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和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管理
虽然乡村旅游更讲究的是自然,但加强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等对乡村旅游来说也同样重要。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心情以及外界对于当地旅游产业的评价,游客间的口口相传的效果往往比直接做广告的效果好得多。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能让其能够掌握基本的服务常识,还能让工作人员更加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文化特色,以便更好的向游客们进行讲解并且应对游客的提问。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
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还需要政府的引导职能,政府对本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分派各区,引导农民利用优势发展旅游业。政府具有的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有利于加强人文景观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还能对本地区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如为缺乏专业人才的地区,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开发与保护并行,促进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是把“双刃剑”,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故政府在实施以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应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所说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六)加强宣传,打造品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旅游地点,也只有通过宣传,才能让人熟知。首先,可以通过拍摄展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宣传片,或加大对一些古村落、遗址的人文地理宣传,从而达到推广发展旅游的目的。其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特色文化节日,如万人摸鱼大赛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吸引社会注意力和旅游人群。此外,还可印发旅游册或通过网页的开发等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程瑞芳,程钢海.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多元价值功能响应调整及开发路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06):75-81.
[2]姜晓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40.
[3]唐德彪.怀化辰溪七姓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0):93-95.DOI:10.3969/j.issn.1009-5292.2008.20.042.
[4]兰虹,汪俐君,何南君.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旅游扶贫创新路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6):39-43.
[5]李谋监.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之思路与实践[J].海峡科学,2019(09):49-55.
[6]宋杰起,谢久发.古村变化新[J].湖南农业,2019(05):30.
[7]李笑颖,黄蔚艳.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J].中国商论,2019(08):205-206.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