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路径

时间:2024-05-04

李荷园

摘 要:新時代要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需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美共融。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融的道路上,要从内容认知、心态纠正、与时俱进三个维度入手,进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基础性、科学性、核心性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凝聚中国自信提供精神力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路径

中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对国家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必须要从辨识把握内容、摆正心态共融、与时俱进创新三个措施着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融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是实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离不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积极推动二者的融合成为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生活、社会繁荣、民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养分。“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1],马克思主义这一优秀外来文化要在中国落地扎根发扬,就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吸取其文化内涵,寻找理论结合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深厚的历史底蕴、精神支撑,其仁爱、思辨等元素融入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丰富了文化元素,夯实了文化基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而且还影响着中国未来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二)中国理论自信的内在动力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就是中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先进科学的真理,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融和与时俱进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内容和方向指引,为中国的理论发展、道路前途彰显了自信力,因而是中国理论自信的内在动力。

(三)中国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

在当前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

信”[2],不断发扬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一味地追捧西方文化,贬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信仰的缺失。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助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正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反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据新时代发展需求,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立场,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获得世界文化领域话语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融的对策分析

文化建设实现繁荣首先是要对文化本身有正确的认知,进而推动不同优秀文化间相互交流。为此,只有找准关键解决对策,从文化自身出发,探索二者融合的新方向,才能更好地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掌握世界文化话语权。

(一) 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一是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社会变迁的传承发展,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根基强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发扬进步,就要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要从根本上破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误读,做到“正本清源”。从传统文化包含的各方面内容着手,针对传统文化繁而杂的部分批判选择,找准核心内涵,制定政策加以保护发展,破除传统文化“复兴热”中优秀标准难定问题。要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优秀部分进行修复,对缺失、误读的内涵要重新下定义,以保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精髓的逐步填充完善,进而才能更好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更好地认知、解读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的内容在历史与时代的需要中不断被选择。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更新,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内容,积极发扬精华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的”[4],要紧跟时代需求,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统筹把握,做到对传承内容的新选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时代有效性。要在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精髓不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前民族、地域各方面的具体实际,考虑社会具体现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三是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整体统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全方位认识其思想导向、道德引向等功能,在发挥其功能作用时不偏不倚。在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的交流平台,营造文化氛围,“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咨政育人的作用”[5],以增强其在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高尚美德、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供给文化养分。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精神、大同理念等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力量,凸显其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凸显文化价值的时代性。

(二)摆正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心态

一是要不忘本来,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常心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性不可容觑。尽管中国社会曾遭遇外来入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冲击破坏,但我们依旧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6],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不能降低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持平常心态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要加强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编写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图书读物,确保百姓看得懂,记得住,更用得上。以传承感染民众,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彰显其优秀的常态化,弥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文化缺失。

二是要吸收外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心态。“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是否有自信心,还要看其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7]。要在不断推进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保持包容心态,不盲目排外,不过度高扬自身的伟大辉煌,要摆正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积极开放交流,“强调本土文化价值的意义,并非是要拒绝全球性的价值,中国人正是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本土经验的重要性”[8],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基础上,做好借鉴,择善而从,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契合,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新时代的共生。

三是要继往开来,树立美美与共的对等心态。***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9]。要发挥政治文化发展的机制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既要在当前世界文化激荡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又要把外来文化引进来。化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迷状态,走出发展困惑境遇,以本土文化带动外来文化,外来文化助力本土文化。在实现共融的同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美美与共的氛围。

(三)与时俱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一是要融入时代要求,完善体系。“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0],对待历经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要给予新方向。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21世纪中国需要改革创新,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又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理念融入其中。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在人们生活中发扬光大,“拉近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距离,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差距,完成其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和再适应”[11],促使二者的共融更好地指引国家建设走上康庄大道。

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同向同行。文化交流的碰撞,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新共性,要做到持久性发扬,科学性应用。要通过国家支持发力、社会组织推崇、百姓了解认知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走入生活,感化育人,以全新的机制体系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社会化、生活化。要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大局,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指导,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部分,构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共同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做到同向同行,形成合力,融合成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整体助推社会发展,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是实现整体规划,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優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以思想传播为主线,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就要注重以实践需求推动理论发展。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积极融入地域优秀文化、纳入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内容,在保持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规划,弘扬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二者的整体发展方向,不仅国家建设需要,还要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人民生活需要,实现社会化、生活化的全方位覆盖。

[参考文献]

[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3.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

[4]高长武.***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J].东岳论丛,2017:11-21.

[5]高长武.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反对四种错误倾向[J].红旗文稿,2016:24-26.

[6]***: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9-25(1) .

[7]林默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9-166.

[8]赵剑英,干春松.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J].学术月刊,2005:9-16.

[9]《***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6.

[10]***.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 (2).

[11]潘昱州.着力破解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三重困境[J]. 长白学刊2018:143-149.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