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愿景引领探索学生干部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4-05-04

陈瑶

摘 要: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干部群体的成长。在探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改革中,西方愿景领导理论的诸多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借鉴。结合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深化愿景引领,构建一个广泛参与、充分沟通、与学生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具有自生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是做好学生干部成长成才工作的有益思考,也为高校辅导员“培养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先行和示范。

关键词:愿景;愿景领导;学生干部管理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基层管理者、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好,高校学生工作各项事务就有了踏实的落实,学生群体也更有凝聚力和前进动力。新时代赋予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培养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艰巨任务,“带好一支队伍”成为关乎学生工作的开展、学生干部群体的成长成才、时代使命的实现的重要议题。

十九大以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普遍共识。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如何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如何实现学生干部集体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除了已有的教育管理方法,西方管理学领域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经验。其中,愿景领导理论所提倡的诸多管理理念,既回应了时代的关切,又切合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我们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愿景理念及愿景领导理论的发展

愿景(Vision)一词源于古拉丁语中的“Videre”,原意是“看见”。领导学领域的“愿景”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本尼斯(Warren G.Bennis)和伯特·耐纳斯(Burt Nanus)在1985年提出并界定,他们认为“愿景为组织描绘了一个可行、可信、充满吸引力的未来,通过充分挖掘组织的情感与精神力量,塑造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状态”[1]。此后,“愿景”一词在领导学领域被广泛应用。1992年,伯特·耐纳斯(Burt Nanus)基于“愿景”概念提出了“愿景领导”理论(VisionaryLeadership),指出所谓的愿景领导是指组织可靠的、真实的、具吸引力的未来,它代表所有目标努力的方向,能使组织更成功、更美好。愿景领导者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改善成员的工作方法,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组织走向永恒。[2]。强调基于现实的“取景框和视野”,通过广泛参与、充分沟通,致力于“未来的共同目标的展望”[3]的愿景领导概念逐渐清晰。此后的几十年间,愿景领导学不断完善,特别是教育领域学校愿景领导实践成果显著,展现了这一理论强大的组织适用性。

受西方领导学发展影响,国内的相关研究也风生水起。例如贾良定等人就愿景领导在中国企业家中展开实证研究[4];彭湃、储祖旺等人则进一步将愿景领导引入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领域,提出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愿景领导的有效策略[5]。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管理理论,愿景领导还在不断完善中,但其中对管理领域愿景概念的辨析和重视愿景因素在领导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也为我们从事学生干部管理工作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

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远景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应扩大教育的开放,“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6]。因此,我们在从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时,同样可以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领导管理理念,这并非一种强行趋附新潮的无聊做法,而是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的回应和思考,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自身的需要。

(一)重使用、轻培养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导致学生产生工作迷茫。

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承担的基层学生工作可谓“上面千头线,底下一根针”,任务重、重复性强,很难面面俱到,其中诸如班级管理、信息普查核对、活动组织、宣传文案等工作,都要靠学生干部帮助分担。时间一长,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成为常态。由于精力所限,老师对学生干部工作方法的指导、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却远远滞后。学生干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宣传文案工作,但却没有对应知识传授,做班级管理却不懂管理,搞宣传却不懂文案,办活动却不了解策划。很多学生仅凭自己的理解来工作,有时甚至为完成工作采取错误的方法,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工作质量,更使学生干部对工作和自身能力产生怀疑。

(二)低效的成才培养方式,导致学生白白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尽管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办法、章程制度建成体系,但在工作实际中,大多数学生干部队伍还是停留在简单的传帮带、安排什么干什么的工作方式中,优秀的学生干部的成长长期基于“多干活的经验收获”。固然“实践出真知”,但如此低效率的能力锻炼和培养方式也暴露了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方法滞后的问题,学生的精力投入与收获悬殊太大;囿于年龄局限,很难从实践中升华出真理的指导。此外,老人带新人的工作方法限制了经验的传承,好的经验做法无法共享,每一届学生干部都将大量精力花在重复前人的工作上,队伍整体能力提高很慢。

(三)不恰当的激励机制,不仅适得其反,反而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

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奉献多、物质报偿少,鉴于此,很多学生工作者、辅导员采取“包评优”、“帮入党”的错误方法弥补,不但带不好学生干部队伍,反而助长了功利心。中山大学为学生干部定级事件引发热议,就体现了全社会对学生干部官僚化的担忧。其实,很多学生加入学生干部队伍非为评优、当官而来,更多的是希望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有机会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共同成长,希望为将来踏上的工作岗位积累更多锻炼和经验。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社会人”,金钱和物质虽然对其积极性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但物质报酬从来不起决定作用[7]。做学生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对人而言,精神和思想的力量远远大于物质报酬。能给予学生干部精神的引领,凝聚他们的精神力量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使用、轻培养,低效率、高重复等诸多问题,亟待改革,需要一种可循环、有自生动力的新模式来替代,这种新模式不能采用物质激励做动力,而应利用学生对成长的渴望核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来实现。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Peter M.Senge)认为,愿景和现实之间就好像有一根无形的橡皮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愿景与现实的差距是实践发展的动力,犹如橡皮筋张力的产生,能够将现实与愿景拉近。***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青年立志、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也是对人生愿景的一种阐述;强调广大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8],便是对个人愿景与集体愿景的统一和整合。愿景之于一人,能为个人成长提供动力。而将成员个人愿景整合为集体愿景,则能为集体注入凝聚和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愿景模式实施思路

综合愿景领导理论研究成果,基于愿景的领导实践通常包括愿景建构、愿景实现和愿景审视三个大的方面,其中立足实际、广泛参与、充分沟通、及时反馈等原则尤为重要。基于此,为构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远景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一)通过大学习,植入愿景理念,为愿景建构打下基础

充分的了解是行动的指南。总的说来,建构并落实学生干部队伍集体愿景的工作中,如果对理念把握不准确,只是在实践中依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工作落实走样,不但违背初衷,更可能适得其反,打破学生工作中固有的平衡。另一方面来说,愿景领导理论认为,有效的愿景形成需要组织成员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集体愿景的构建,所有学生干部都是参与者,都应熟悉并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学生会例会、学生干部培训会、学生党员三会一课等集体活动,介绍愿景领导相关知识,宣传“愿景”理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要重点辨析愿景与目标、价值观、梦想等词汇的差异,以突出愿景的独特性、重要性,而非“新坛装旧酒”,使学生认识到,愿景不同于目标,具有长期性、宏观性;不同于价值观的既成性,是对未来的展望;不同于梦想的虚无缥缈,是基于现实的,“由我们的取景框和事业所决定的”。同时,要将愿景理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在强化个人理想信念的同时,构建集体愿景,使愿景理念深入人心;又要培养学生正确审视个人愿景与集体愿景之间的差异,及时调整个人愿景,培养正确的人生理想。

图1 某学生干部在“愿景学习”中的画作,直观的展示了个人对愿景的理解,强调愿景的激励引领作用

(二)通过大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干部群体诉求,整合建构成集体愿景

“愿景建构”是所有工作的基础,要“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

[9]

,首先要保證集体愿景是真正为学生干部群体广泛认同的,而不是由学生工作教师或少数主要学生干部决定并自上而下摊牌下去的。因此,在愿景建构的过程中,要坚持广泛参与和有效沟通的原则。通过广泛的调研,使所有学生干部都能参与到意见的收集,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调研过程中,既要收集关于“个人工作现状”、“个人对目前学生干部队伍的看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等个人对现状的反映,又要收集关于“个人愿景和诉求”、“理想的学生干部队伍形态”等应然问题的看法,保证愿景的形成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顺应集体发展又不与个人愿景的实现相冲突。

此外,意见的收集中要保证有效、双向的沟通,对于收集的意见,不能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群体讨论,整合出最具有共识的、表达频率最高的观点。在班级内部达成共识后,将意见汇报到年级,在部门内部达成共识后,将意见汇总到委员会,再由年级、委员会汇总到全员大会。在全员大会中,所有学生干部可以监督参与集体愿景的最终形成,使集体愿景真正成为所有人共享的愿景。

(三)通过大改进,将愿景领导理念融入实际,实现愿景的落实和审视

愿景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自省的动态过程。在愿景实现的过程中,行使领导职能的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应注重监督和追踪,通过阶段性或局部工作目标的确立将愿景分解成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通过对小目标的落实及时监督、修正愿景的实现过程。通过“愿景实现”环节的循环监测和“愿景实现”与“愿景建构”间的循环监测这一双循环模式,既及时了解愿景的实现情况,修正不合现实的愿景,形成有生机和活力的动态工作体系。例如,第一届参与学生干部队伍愿景模式的学生认为,现在学生干部工作规矩纪律性不强,很多人玩忽职守、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利益。因此,“正气、规矩、专业”是当前诸多问题中被最广泛提及的,也是所有成员对学生干部集体的愿景。这一愿景既有助于整体发展,也保证了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第一届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完善工作规定、落实责任到人、加强自查等小目标的确立和落实,有序的推进愿景实现,并在学年末,通过规章制度汇编、普通学生对学生干部工作打分等形式考察愿景的实现情况。然而,随着这一阶段愿景的达成,新的诉求可能会占主导,或由于换届、毕业等大规模人员调整,学生干部意见发生变化,那么就应根据实际,再次凝练、落实新的集体愿景。

图2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愿景模式概念图

正如文中所强调的,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管理学理论,愿景领导只有区区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还在不断完善中。基于愿景领导理论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模式探索,绝不是将现有的理论成果

照搬照抄到学生工作实际中,更多的是一种新理念的强调和对新

时代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式方法的重新思考,以更好的服务学生工作全局,实现“培养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Bennis W, Nanus B. Leaders [M]. New York: Harper &Row, 1985: 102

[2]Riggs D E. Visionary leadership: Creating a compelling sense of direction for your organization : Burt Nanu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2. 237p. $24.95. ISBN 1-55542-46[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1992, 20(5–6):237.

[3]小威廉姆E.多尔, 诺尔·高夫. 课程愿景[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贾良定, 唐翌, 李宗卉,等. 愿景型领导: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 管理世界, 2004(2):84-96.

[5]彭湃, 储祖旺. 试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愿景领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0):103-106.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222.

[7]梁作强. 论霍桑实验的借鉴意义[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9(2):59-60.

[8]周莹. 从“***回信北大学子”解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陕西教育(高教), 2013(9):79-79.

[9]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M].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