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于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内容的探讨

时间:2024-05-04

周启

摘 要: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正是由于很多物理知识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很多学生认为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物理还是需要将教材作为根本系统性的展开。机械运动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学科模块,是学习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教材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变,但是还是有一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以高中物理“机械运动”相关内容为例,探讨了相关问题,首先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然后分析了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材内容,分析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关键词: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内容;修改;教学质量

1.前言

高中物理教材中“机械运动”整个一章节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为了将物理教学的现代化特征体现到位,文章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并且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借鉴价值的问题。

2.探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

探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深入了解物理教学内容,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物理本身就是生活性质很强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学内容接近现代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保障物理教学内容真正与时俱进,真正满足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需求。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物理教学内容的罗列需要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和依据,现代化教学资源中,促进相关内容可拓展程度的加深,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已经整理好的现代化教学内容中,需要有选择性的讲解一些物理内容,将物理教材作为基础,渗透工作做到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保障分析的具体性。新课讲授前需要强调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体现,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高效调动。

3.分析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材内容

3.1弹性势能借助类比法完成推测

在了解高中物理教材现代化情况的前提下,以“机械运动”相关内容为例,分析物理机械运动教材内容。首先,了解弹性势能的教材内容,弹性势能的预测是借助类比法完成的。教材选择预测法将弹性势能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展开了推测,但是这样一来很可能会由于学生对双方相似性的认知匮乏,导致类比活动难以高效的开展下去。事实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弹性势能相关概念,因此根本无法了解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因此无法严格按照教材的引导展开学习,更无法有效的将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类比开来。很显然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法推测弹性势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双方相似性的认知,使类比活动无法顺利的展开。

3.2判断动能表达式

对于动能表达式的判断,教材中的描述是w=1/2mv2-1/2mv12,单纯的分析这个物理公式,学生可能会认为1/2mv2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物理量,并且具有特定含义,认为这个公式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动能表达式。以上内容对于动能表达式的判断相对模糊,主要原因就在于教材讲的“这个量在过程终了和过程开始的差,等于外力对物体本身做的功”这仅仅是将功能关系体现出来,但是1/2mv2到底是什么能,还是需要结合表达式的物理量构成以及单位完成相关判断。想要直接从功能关系角度出发,得出精确的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3.3预设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前提条件

高中物理教材在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内容讲述的时候,这样写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特定定量层面的关系,这里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子,探讨这一问题,仅仅考虑物体的受重力情况,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显然是不合适的,原因在于这个前提的出现将语教材演示实验之间的联系切断了。教材在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时候,已经设置了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演示实验,对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到,小同时受到重力,拉力,空气阻力的影响;对小球做功的是空气阻力以及重力,而重力对小球做功使得小球的机械能朝着内能转化;结合这一问题判断出当有且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机械能是守恒的。这一推理的正确性与否,就是接下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将解决的问题加以论证,但是教材却要求探讨物体仅仅受到重力的情况,演示实验和推理论证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4.修改建议

结合教材实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首先试图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影响弹性性能大小的因素,可以借助小木块固定在一段弹簧上,手松开之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木块被推出,弹簧的压缩量越大,小木块推出的距离就越远,表明弹性势能越大;整个试验选择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可以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开展这一实验不需要负责的器材,操作也示范简单,在短时间内完成判断,分析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包括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弹簧本身的形变量。

其次,明确1/2mv2是否可以判断动能,教材需要补充说明。例如借助表达式的物理量构成和单位完成詳细的判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材中,对物体的讨论仅仅考虑重力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借助演示实验完成分析,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否守恒。

5.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高中物理机械运动相关内容,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教材,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优化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于相关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对整个物理学科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吴周扬.对于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内容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5):78-79.

[2]黄敏敏.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学习中的应用[J].高考,2013(12):100-100.

[3]石磊.人教版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内容质疑[J].教学与管理,2016(7):50-51.

[4]刘波.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3):221-221.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