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征国忠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这是建设“世界人民向往的扬州”的题中之义,也是再现扬州城市辉煌的重要路径,更是引领扬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坐标。
一、新兴科创名称建设的重大意义
1、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抢抓创新发展机遇的战略举措。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生产形态和市场格局,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先后作出了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在国内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城市间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成为增强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扬州必须以加快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为抓手,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不断培植区域竞争的新实力、增创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2、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引擎,创新型城市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扩大投入支撑了扬州的发展。当前,城市之间发展的激烈竞争,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资源要素扩张驱动发展的老路子难以为继,现在既没有当初那样发展的条件,当前的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旧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在创新载体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上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从而为扬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扬州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3、建设新兴科创名城,是扬州再创辉煌的可靠路径。扬州历史上兴盛于汉、繁盛于唐、鼎盛于清的“三次辉煌”,都得益于开放创新的内在基因和城市特质。新时代的扬州要努力建设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争创扬州发展第四次辉煌,必须传承和发扬开放创新的发展基因,必须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以科技创新作为扬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动力所在,根本之路。将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主航道,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富城市特质的创新之路。
二、我市科技创新的现状与不足
扬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与先進发达城市创新驱动的水平相比,我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髙新技术产业相对单薄。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虽然连年取得突破,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缺乏像苏州纳米、无锡物联网、南京软件、常州石墨烯、南通海工装备、泰州医药等等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前瞻性的高技术产业。同时,园区产业集聚度不高、对全市的贡献不大。招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项目不足,高精尖、重特大外资项目明显偏少,项目储备厚度不够。
2、科技创新人才相对不足。具备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短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引领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比较少,成功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更为缺乏,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也较大。2017年底,我市高层次人才总量6.03万人,而南通为7.8万人,苏州为22.29万人;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为21.8万人,而南通超过39万人,苏州达54.87万人,差距比较明显。
3、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相对较少。无论是高新园区、科技产业综合体,还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扬州市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总体上存在着层次偏低、规模偏小、种类偏少、支撑产业不足等问题。扬州市共有近40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但企业重点实验室仅有3家,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仅6家,企业研发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比重位居全省十一位,企业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各类创新载体创新要素的集中集聚程度不够,承载技术开发、孵化科技企业的能力不强,高新园区、科技产业综合体及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和综合发展水平都不突出,缺乏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配套,重点实验室60%以上为农口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短板明显,对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有限。
4、科技创新政策有待加强。在社会发展导向上往往习惯于硬件投入,对技术自主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气魄不大。全社会对研发创新的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还有待建立和完善。2016年,扬州市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为3.87%,低于省均0.0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7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1%,在全省排名第7位。同时,扬州周边城市纷纷通过加强战略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等不断完善创新生态环境,以竞争外部资源、推动内生增长,与先进城市相比,扬州的政策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5、企业主体作用有待加强,企业研发强度偏低,2017年全市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不足50%,61.7%的规上企业研发强度小于1%;全市近20万家企业中,仅3000余家拥有授权专利。企业研发投入的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22%、规上企业也仅为0.94%,全社会科学技术研发投入普遍过低。因而导致了规上工业企业中70%的企业生产中间产品,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三、新兴科创名城建设要紧紧抓住“企业”这个牛鼻子
面对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全市要树立“抓科创就是抓发展,谋科创就是谋未来”的理念,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新兴科创名城抓出成效。市领导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新兴科创名城,是有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带动、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成果加快转化突破、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涌现的活力之城、创新之城,使扬州真正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力。新兴科创名城如何抓出成效?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主体作用。
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有效益的增长,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知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实现经济利润过程中会产生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与源源不断的需求。政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都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其创新行为不是来自市场,这样就可能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产业上不可行的现象,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而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映最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更易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总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需求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决策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风险承担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受益主体。只有以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人类的科技创新史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依赖于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化的运用。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企业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企业在新兴科创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主体作用,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处于关键环节和核心地位。過度强调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指导作用, 并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普遍有效的方法,高成本重大技术的单向突破不符合科技创新的自然机制,也难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过度依赖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导向不相协调,对经济有效益的增长推动力不强。
强化企业作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的核心主体地位、发挥企业作为新兴科创名城的主力作用。政府必须主动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加强扶持,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者、科技成果的吸纳者、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产业技术的引领者。
要做到这一点,对我市科创政策和生态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要更好破除制约企业及其企业家进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拆除各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全面、精准、有效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及其风险,千方百计地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不遗余力的帮助企业提高创新的能力,通过搭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等,让企业创新有渠道、有场所、有保障,并通过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科技园区,组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所、科技综合体等形成全市新的、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科创成果转化及扩散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多元多层次人才集聚基地,科创企业成长基地。要打通科创成果转化通道,提升企业承接技术转化的能力,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努力提升企业在新兴科创名城工作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力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委党校,江苏 扬州 225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