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使高中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时间:2024-05-04

李来存

摘 要:数学高效课堂的提出、探究、推行,势在必行,这项工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进而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教之道在于度”,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媒体、发挥学生主动作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意识;独立思考; 情景创设

一、教师解绑、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出发,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而不能一味强调解题。有些教师总认为老师一放手学生就茫然,教师不讲的问题学生就肯定不掌握,于是 “满堂灌”就有了“天下”,占领整个课堂,一讲到底,老认为讲得越多,学生掌握得就越多,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常听到某些教师责怪学生:“类似的题目已讲过很多遍了,怎么还是不会?” 属不知学生的许多毛病都是老师替学生包揽大量的工作、久而久之惯出来的。有些责任心极强、深爱自己学生的老师,正是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奋斗去慢性自杀自己的预设目标。束缚着自己手脚、解不了绑。有句歌词“你(教师)总是心太软”,正是这些教师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要避免这些悲剧的再次重演,教师就得设法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别把课堂当 “霸主”。 古人云“退一则是为了进三”。我们不妨解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课堂上老师退一步,多让学生去思考,多让学生大胆提出一些质疑性问题并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让重心下移,反而会更有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精彩合适的引入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人人皆晓。这就像人吃饭一样,合胃口的饭食即使无人强调,自己都要想方设法尝一尝,不合胃口的饭食,那怕就是别人给你喂到嘴里,自己也觉得不是滋味,再别说吃了。数学学习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只能是“望洋兴叹,可望不可即”。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就要想方设法、采取一切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融入问题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并能够化解学习中的一些重难点,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情景创设”的重要性,让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背景、认知基础及课堂教学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境才能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否则必将导致数学课堂“数学味”的丢失。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传统式的教学是教师把自己获得的直接经验、知识间接的传授给学生,高效课堂倡导的是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就会体现得越好。虽然间接经验得到的知识重要,但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在人的大脑留存的记忆周期会更长。所以,建议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包揽一切,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让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实践后能够回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幸福感、优越感。就是因为学生敢去大胆地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亲自动脑、动手,完成教师想要学生完成的任务,从而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成绩是学生的劳动所得,自然在心中就燃起求知的激情,“枯燥”再也不会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四、不能“重结果而轻过程”,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说远比结果更重要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许多教师甚至认为教概念不如多讲几道题目更实惠。有些教师在上新概念课时,既不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也不谈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产生概念的过程轻易带过,而把重心放在如何应用概念去解題上。这样的现象不仅在概念课上发生,在一些重要公式推导、定理证明等课上也是如此。教师对证明、推导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这些对学生思维有很高锻炼价值的内容一晃而过,只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定理即可,然后就应用它们来讲解例题。这就是教师在认知上存在“重结果而轻过程”地错误认识,认为教学中不需要教过程,关键是学生会做题。这样一味地通过训练得到的好成绩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不懂过程、不理解原理,学生只会机械模仿,只会做一些类似题目,一旦出现稍加变化的题就不知所措。因此要避免类似现象重演,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这种认识和做法。只有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分析、如何联系已知与未知、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一系列过程性的做法。即使出现新题型也会自己去设计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来。这不就“既受了鱼又受了渔”,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数学高效课堂的提出、探究、推行,势在必行,这项工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进而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教之道在于度”!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一中学,甘肃 定西 7483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