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探讨

时间:2024-05-04

周晓明

摘 要:情境教学法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带入课堂氛围中。本文以道德与法制课为例,详细探讨了道德与法制课情境式教学的方法,以期为研究情境式教学的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弱,他们可能不能透彻理解理论化的内容,而道德与法制课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单靠老师一张嘴去讲解,势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相较于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讲解而言,有声有色的视频、动画、图片、文本、音频等内容更容易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享受感官盛宴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能自主探究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例如在教学《江山多娇》时,老师如果单靠嘴巴去描述我国的山河多么秀丽,自然风光多么美好,小学生可能很难想象出这一美景。而如果老师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无论是动态的视频或是静态的图片,都能让小学生立刻感受到我国山河之壮丽,由此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讲解奠定情感基础。在此条件下老师再进行教学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课堂互动

相较于老师单独讲解的模式而言,多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更能让学生增强课堂参与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也会越来越强烈,课堂有效性便会提高。在进行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转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来沟通和互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环境的自由和平等,在此环境下再来沟通和交流才会更加高效。比如在学习《尝尝苦滋味》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想想,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觉得很苦的事情,后来是怎么解决的,解决了这些“苦”之后,他们的心情和感受是怎么样的,抛出这一系列问题之后,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然后让学生站起来分享他们生活中“苦”的经历。如果学生不善言谈,经历了漫长的思考之后还是没有人发言,老师可以先同学生分享自己曾遇到的“苦”的经历,该经历一定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这样才能快速激发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除了激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享问题之外,针对某些问题,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或直接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氛围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角逐的过程会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倍增,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培养,且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

三、巧用故事或案例

启发式教学是长期以来教育理念中极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多,对于某些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在无法充分理解课堂内容的条件下,让他们坚持学习可能会非常困难。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听故事,将启发式教学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导入一些故事或案例,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借助故事中的主人翁事迹或故事情节来引发学生思考,最后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循循善诱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例如在教学《诚信是金》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讲述《狼来了》的故事,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男孩第三次在村子里面大叫‘狼来了时,村民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呢?”在刚刚听完故事之后,学生意犹未尽,而当遇到老师的问题时,他们会快速思考,并回答问题:“因为小男孩之前两次都说了谎话,村民已经不再相信他说的任何话了。”由此,老师便能够快速进入教学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如果小男孩诚信待人,没有说謊,村民也不至于都不相信他说的话,小男孩最后也不至于被狼吃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警示我们什么道理呢?诚信的力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文中才说‘诚信是金呀!”由此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教学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社会热点

道德与法制课的一个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老师想让学生对社会的道德法制有更全面和充分的了解,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来尽可能多地搜索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话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切入,让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并能够同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联系和融合,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抛出“青少年网瘾”的热点话题,并播放相关新闻事件,像某少年七天六夜待在网吧,最后直接倒在键盘桌上等,这类热点话题让人触目惊心,也会让小学生感到非常震撼。播放和讨论社会热点话题之后,老师可以趁热打铁地问学生:“这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对于我们而言,如何更好地安排休闲生活呢?大家日常休闲时,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和家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天气好时,约上朋友出去郊游”“练习书法、画画”等,在学生非常活跃地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便可以引出课堂主题:“大家的休闲方式比较文明和健康,这样不仅能够陶冶你们的情操,同时能够提升你们的个人技能,这样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你们的未来一定大有可为!”这种联系社会热点进行循循善诱的方式能够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主题,进而引发他们思考和讨论,之后再给出总结性的概括,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堂内容,课堂效率也会由此提高。

五、强化小学生表演,建立体验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适当地建立体验情境,让小学生通过表演来逐步理解一些角色,进而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例如在讲解尊老爱幼相关内容时,老师单一的语言输出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年人的不容易,由此,老师可以快速在课堂上建立起体验情境,比如让学生扮演老年人,表演弯着腰、拄着拐杖蹒跚挤上公交车的情景。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会快速进入到老年人的角色,通过模拟老年人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推想他们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等,一定会快速理解老年人的不易,在此基础上来讲“尊老爱幼”的话题便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六、结论

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开展情境式教学,以此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氛围因为情境教学而变得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风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北师大版一年级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6):132-1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