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金萍
摘 要:***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加强“互联网+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本文基于此探讨“互联网+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大学生;管理;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中,各类移动社交软件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强,生活方式前沿,也是应用移动社交软件、智能手机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互联网+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将其应用在大学生管理领域中,可以显著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
早在2015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企业的生产方式、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沟通交流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对于当代95后、0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就对新生事物的触觉敏锐,当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时,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理性筛选、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而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则容易使其生活、学习、心理、甚至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出现偏差,形成不正确的价值意识。此外,在一些所谓的“网红”主播、“网红”软件的影响下,引发了许多大学生较为严重的一切“向钱看”及非常严重的拜金主义现象。
二、 “互联网+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 “互联网+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转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基于时代特征来创新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的整体功能,关注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动等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及时提供专项指导,让思政教育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翻转课堂、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时时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刻刻用思政教育的方法来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 构建完善的互动管理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要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将思政工作、教书育人、学生管理工作深度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互动管理机制,做到“立德树人”。在这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专门供高校教师、学生、优秀校友、甚至是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共同交流的平台,推送讨论有深度、有思想的内容。一方面,发挥“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时效作用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其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作用和实时监测作用。当然,在交流平台的管理方面,需要全面而有效。
(三)在平等的关系下实现信息共享
“互联网+思政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在“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平台上,需构建平等的交流氛围,为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提供支持,切实发挥出“互联网+思想教育”的积极效用。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化管理模式瓶颈,正确对待“敏感话题”,基于信息的即时传播性理智、客观的做出引导,尊重网络信息的共享性,让“互联网”成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桥梁。
(四)构建专项思政管理部门
为了提高“互联网+思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引导,反馈思政教育精神,需要构建出专项化的思政管理部门,分别培养建设出一支政治硬、本领强、标准高的教师网络思政管理队伍和学生网络思政引导队伍。一方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其需要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理性筛选和优化整合;另一方面,在热点事件爆发后,及时、准确的澄清错误事实,理智、客观、权威的控制舆论导向,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与疏导。
(五)加强“互联网+思政”的协同管理
“互联网+”时代各类社交软件的应用满足了“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校互动”、“朋辈互动”要求,交流形态从传统静态转化为动态。“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要借助多元化的网络合作、评论、交流、宣泄,让师生之间可以在多向、双向交流中研究问题、交换意见,形成共鸣,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的,这是“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最佳状态。在学生管理模式上,也要以此作为导向,推行协同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各类交互资源的有序流动。
三、 结语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了深刻影响,改变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各类负面网络信息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需要将其与“互联网+思政教育”相结合,从平台、方法、思想上来创新,提高管理能效。
[参考文献]
[1]肖姣平,谢勇军.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探讨[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02).
[2] 姜燕.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运行保障探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3]余贵贤,金华.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 才智. 2018(06).
[4]李韫伟.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03).
[5]武玟斌,徐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 党史博采(下). 2019(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