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昌舜
摘要:在当今这个繁杂的艺术生态中,鲜有人能在各自作品中感受到与自身心灵所向之间的神秘关系。然而塞尚与曹吉冈绘画中“山”题材的作品具有现代性的价值。塞尚是众所周知的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思想与绘画风格在众多领域影响着后人,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值得我们不断回到塞尚身上探讨。而曹吉冈作为当代艺术家在山川表现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领悟,他能在当代这浮华繁杂的社会中脱身而出,创作出如此悲壮而宏伟的作品,这与塞尚也有着不期而同的相似。大山是有精神品格的,在经历时光的摧残之中,它见证了这世上万物的诞生与消逝,它身上的斑驳与肌理那便是时光经过的痕迹,虽仅仅留下了这些残余的迹象,但在总体与细节中就能捕获大山的精神状态,如何与大山融为一体,这便是本人从塞尚与曹吉冈身上得到的启发。
本文试图通过塞尚与曹吉冈“山”题材作品的特点,从精神层面与艺术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艺术与自然的神奇关系,正是因为两位艺术家有着沉着冷静的精神状态、淡泊的心境使其能够洞察大自然最神奇而微妙的动人之处。
关键词:塞尚;曹吉冈;精神品格
1.塞尚与曹吉冈对“山”的观照
被世人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这一生他面临种种挑战,重重困难,但他不断的挑战自我勇于冲破传统绘画的束缚,形成自我的独特见解与观点,在艺术探索之路不断前进。印象派对塞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追随印象派的过程中,塞尚发现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只是对自然表面的简单复刻,并没有体现自然的本质,于是塞尚逐渐抛弃了印象派的表面复刻法,开始自己探索事物的本质,建立在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下把事物的本质用自身的绘画语言表达。
在当代众多画家中曹吉冈并不为众人所知,他潜心不动声响的艺术专研,身上没有世故气息又带着沉着冷静的心态,在探索艺术道路上虚怀如谷不禁让人敬佩。早期的作品《长城组图》中能明显看出他扎实的基础功,一组长城在画面上已能够使人感受到历史的苍劲与宏伟。然而在接下来的艺术追寻中,他突破了自我,并不只是现实主义和具象再现方式,他的勤学刻苦与从容不迫使他的画面又给人一种新的体会——崇高、静穆。他巧妙把传统山水精神融合进西方油画,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他给出了具有时代性的转变。
塞尚与曹吉冈绘画中“山”题材的作品带着别样的情感。塞尚在面对圣维克多山他曾一度下不了笔,他认为自己并不会画圣维克多山,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面对这片风景他陷入了深思,如何让这山在画面上真实的存在,他说“我愿意消失在自然当中,随着大自然重新成长一遍。”作品《圣维克多山》在塞尚眼里是自然的一种表现,他画的是这山的景象同时也超越了这山本身的景色,表达出的是塞尚自身的对圣维克多山的情感。对于曹吉冈来说他作品中“山”是带着精神品格的,这山有着时间的痕迹,留下残剩的迹象。曹吉冈面对大山持着孤独而又沉重的心气将西方油画转换为带有中国传统山水的表现,以水墨的表现形式用油画颜料来转化,使得中西方对“山”这个物象的表达巧妙的融合,这不可思议的结合也是现代绘画的一种完美超越。
2.塞尚与曹吉冈大山作品特点的异同
2.1心灵上的共性
塞尚对圣维克多山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不是对自然风景纯客观的机械性描摹,而是让圣维克多山来到自己身上思考,与大山融为一体。在这一点上,曹吉冈作为现代人他的看法与塞尚不谋而合,山川的变化莫测,烟云缭绕,单纯的临摹并不能表达大山的精神品格,须凭借自身对大山的情感转化为绘画表达才能把握全景。时光的消逝自然也随着磨灭,艺术家对自然充满敬畏,这种情感应完美的融合用艺术家个人的绘画语言风格表达出来。塞尚说与风景一道萌生,面对自然他将自身投入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在他与自然在现实景象感受中获得的视觉与心灵的关联。在面对自然的宏伟与磅礴,塞尚与曹吉冈不禁都为之震撼,他们都在心灵上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之意与其内心所崇尚的真正艺术是相通相映的,当艺术家的心灵与所表达的景物有了某种程度的契约,那么艺术家的画面上就会流淌着自然的脉搏,生生不息。
2.2空间意识的和谐感
塞尚与曹吉冈在画面空间共同追求平面空间的和谐构成,塞尚晚期的作品抹去了形体,消融了形体的坚实感,他彻底面对自然的深度在画面上带着某种还原性,个体性。他的画面表现多样但是却又统一整体,繁复中带着协调性。塞尚对构图也有了新的理解,画面中丰富的色彩层次和明暗变化交融形成节奏感,并带着紧密的空间意识,塞尚独特的形式具有庄重、简朴、严谨的特点,这与曹吉冈有着莫名的相似。
塞尚作品《圣维克多山》画面的气势庄严、崇高,略带苍郁,反映出塞尚对自然深沉的思考。在这幅画中,山体的造型都处理得极为严谨,山体与地相接的地平线在画面中的切割也甚是讲究,树的排列与穿插也在支撑着画面的平衡。他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表现出物象的细微差距。画面中的颜色虽然不多,但每一个色块都有着丰富的变化。明度与纯度巧妙变化的土黄、土红占据画面的主要色调,然而那沉稳而浓烈的绿隐约衬托出大地的苍茫,山体与天空的蓝相互交渗,看似简单的颜色却使得整个画面宛如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曲,正如塞尚的内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种画面空间与内心的和谐正是促使塞尚对圣维克多山有了特
殊的情愫。
曹吉冈作品《黄山写生》的画面似乎重现了古代的文人山水,但是却不似水墨画的虚渺,各个局部的刻画都控制的当,局部的抽象化处理,纵观整幅画又不失整体感,画面笼罩着一层恢弘与苍劲氛围。每一个笔触都与这氛围相互照应,使得这山的轮廓明确而不僵硬。色彩表现看似单一但却有着细致入微的变化使得画面更具统一感。或说这只是一幅写生画,可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在绘画的心理过程中与面前的景物紧密交融,内心与景物的交融充分表达在空间画面的和谐上。
2.3材料运用与质感的差异
塞尚与曹吉冈在对材料的运用上有著明显的差异。塞尚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到最后的水彩有着明显的区别,塞尚的水彩比油画显得更加轻盈通透,具有柔和的流动性。水彩不同于其他材质,纸质本身的空白能够带来一种具有光感的空气,使得画面更富有流淌的生命和灵动的气息。在水彩的材料特殊性上,画面因为色彩的流动和密切的过渡,质感方面也与油画有了很大的改变,没有了粗布的纹路纸张的细腻也给了圣维克多山别样的精神面貌,有着它的绝对真实性。而曹吉冈则利用了丹培拉的材质以达到他对转变西方油画性质的要求,恰似文人古画的水墨晕染丹培拉的运用完美的实现了,这一举动使得曹吉冈的“山”既有西方古典绘画技术的细腻与造型又能充分表现他对水墨画的巧妙转变。不同于油画颜料,丹培拉的色调更为沉着冷静更符合中国古代水墨画的品质,不似油画块面的质感也不同于塞尚水彩的柔和,曹吉冈的丹培拉运用既有温润的玉质感也有山脉磅礴的恢弘气势。
2.4色调韵味的差异
塞尚与曹吉冈画面中的色调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印象派的影响下塞尚对色彩也具有明显的感知,明朗的色彩关系,用厚重的块面表达物象层次也随着丰富在画面中流露出塞尚的深沉。而曹吉冈的色彩表现上看似单一但在认真揣摩之后却有着各种的细微变化,整个画面色彩构成简单干净但却变幻莫测。中西方的艺术差异就在此显露出来,西方油画的色彩多样化和色块厚重感与中方水墨画的色彩简单但却细致入微各具有明显的特点。塞尚有着西方印象主义的色彩丰富,在画面用色块填补的厚实透露着西方艺术的特点,然而曹吉冈的色调单一,并不似塞尚用色块来表达而是用湿润流淌的颜料细腻刻画,使得在看似简单的画面中却充满了变化,也如中国古代文人的水墨画,仅用墨色但却能表达大山的千变万化。这明显差异也使得二者在各自的画面中用不同的色调表达出不同韵味的“山”。
3.结论
综上所述,塞尚与曹吉冈在艺术探索之路对艺术与自然给出了新的定义,正确地阐述了艺术家与自然之间难以分割的情愫。许多艺术家在面对自然只是一味的模仿,这种客观机械性的行为压抑了艺术家的主观个人意识,同时也制约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自由发挥。这两位艺术家并没有屈服于这个社会,与大部分人不同他们坚持不屈的精神为艺术创造了新高度。
在文章中本人根据所查阅的资料与画册比较塞尚与曹吉冈绘画中“山”题材作品的特点得出了艺术与自然浑为一体不可分离的结论。塞尚与曹吉冈在绘画风格有着许多共性与差异,本人从空间、色彩、材料方面进行探讨,意识到对事物形态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遵循事物外部形态的真实性,从事物本质出发获得最具价值的艺术表现。就本人而言,大自然是有深度可以挖掘的,艺术家的表达更应接近自然的真实性,面对自然的深度以及自然的生命需要同我们的内心融合起来。
[參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李泽厚.美学三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
[3]宗白华.美学与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5]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何政广.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夏可君.曹吉冈绘画的恢宏哭泣的石头与余象的风景[J].当代油画,20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