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剑鸿 黄绘霖 黎影 徐俊荣 何文林
摘 要:本次调查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发放问卷以及访谈收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论证,在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探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现存问题的成因,并在激励机制、活动类型、志愿服务宣传方面等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
一、 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背景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大学生参与为主题,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现阶段高校开展实践性德育的有效载体,开展好此项活动意义重大。
自共青团中央1993年12月提出组织“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便蓬勃开展起来。2015年3月,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教育部制定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育人平台。
(二)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意义
1. 对社会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实施以来,得到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响应,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收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 对学校的意义
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促使高校提高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重视和组织力度,包括投入相应的资金、奖励制度、服务渠道等的支持;促使高校尽快完善校内的大学生志愿者体系,制定科学有据的志愿服务机制,使得志愿服务更精准有效,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3. 对个人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会为大学生带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业优待、实践锻炼以及增长社会经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等等益处。
二、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并得到我国政府、高校等各类机构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对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建设、教育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奉献着自身的力量,并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过,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放了500份问卷,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志愿服务的参与状况
本次调查中,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群体,缺乏大三大四研究生群体的有力参与,参与途径较为单一,仍然以通过学院或社团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主,没有充分发挥“i 志愿”服务系统“互联网+”的作用,并且大部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次数较少,主要集中于双休时间与寒暑假时间,不利于全面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
(二)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
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动机都是正面的,是为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小部分学生的动机需要纠正,他们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找工作更容易一些,因此加强志愿者培训很有必要。
(三)志愿服务的活动类型
从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多种多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愿意选择参加助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青少年问题、环保以及幼儿园、中小学校支教等志愿活动,导致志愿活动类型局限化、形式单一化。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现存的问题,我们三个角度入手,分别是社会、学校、个人,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方面
首先是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较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网絡化的高效性、共享性等优势进一步凸显,但正是因为缺少一个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平台,各个志愿者组织之间缺少交流,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共享,阻碍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其次,资源调动能力有限。因为开展志愿服务所需经费较多,发动机构要不断通过申请拨款和募集赞助获得经费,但是未能得到政府、社会、企业等的足够支持,所以开展志愿者服务事业存在更大的难度。
(二)学校方面
根据调查的情况得知,以佛科院为例,在校的各志愿者组织都缺乏足够的联系与合作,缺少老师的指导,缺乏一套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而且专业性培训不足,培训能力有限,直接导致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较弱,使他们无法很好地服务于需要帮助的群体。其次,学校的重视程度、组织力度不够,导致缺乏物资和没有形成太大的号召力。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学校的重视和大力组织、开展,包括相应资金、奖励制度等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靠社会组织自行开展,无疑是难上加难。
(三)个人方面
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尚未感悟到志愿服务的精神,很多人做志愿服务的初衷是想让自己的简历丰富或者是来交朋友的。另一方面,大学阶段繁忙的学业任务,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挤不出时间参与志愿活动。
四、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激励机制方面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存在着资金支持短缺、缺少专门培训指导工作等问题,要想促进服务事业长期性、持续性、稳定性发展,学校应当加大激励性政策支持,同时可以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源弥补资金短缺、专业培训问题。例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要求学生每一学年要完成40个小时的服务时数,这条件作为加学分或者评比奖项的优势,因此这极大的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另外,虽然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强调“不求回报”,但是采取适当的激励性奖励措施能够促进服务事业发展更加地可持续稳定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也曾有此类志愿者服务激励措施,例如,日本推动志愿服务课程与设立了志愿者活动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英国制定“做起来”、“千年志愿者”等以社区为单位的志愿服务和促进就业相结合的计划。
(二)活动类型方面
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最大的阻碍多种多样的服务项目,目前传统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主要集中于助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青少年问题、支教等志愿活动,出现了单一化、局限性情况。如果通过创新志愿服务内容、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的需求,将会促进志愿精神在各地开花结果、促使志愿服务遍布各地,推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志愿服务宣传方面
目前大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太小,许多大学生经常错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布信息,并且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布信息不够详细,最终导致很少同学关注。因此,要通过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以“i 志愿”服务系统为核心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将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推送给学生,结合微信信息推送功能及时将信息推送给每一个注册志愿者,线下则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宣传摆摊为学生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萌.杭州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3(01).
[2]朱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胡秋林.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J].工作指导,2016(01).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