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团委角度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

时间:2024-05-04

吴文壹

摘 要:青年职工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培养和利用好青年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兴企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笔者所在的国有钢铁企业大部分青年职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但也有部分青年职工只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企业发展前途漠不关心。另一方面,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部分青年职工由于年轻化、知识化、意识形态多样性等特点,辞职转行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严峻形势下,如何组织、发挥好青年职工的生力军作用,对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此笔者作为企业的团委书记,本文结合当前的青年员工现状,从团委角度对如何提高国企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积极性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80后、90后们正逐渐替代60后、70后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笔者所在国企青年员工占比约为50%。青年员工都有着非常自我的個性,其目标、理想和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老一辈们有很大的区别,三观、生活态度等也截然不同。新一代的青年员工们大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企业工作的,从象牙塔直接过渡到压力相对较小的国企。受生活水平的影响,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他们一方面对国企“吃不饱、饿不死”的薪酬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愿跟老一辈的职工深入生产一线刻苦工作,逐渐的在国企“混”成得过且过、丝毫没有工作积极性的被动工作者,将国企当作自己的“养老院”。青年员工的这一发展趋势对国企百害而无一利。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青年员工是企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在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和谐有效发展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调动广大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广大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足岗位成才,是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就笔者所在的公司青年员工的情况,谈谈调动青年员工积极性的科学对策,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企传统“标签”对青年员工的影响

与外企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反馈与监督机制相比,国企存在以下几种传统“标签”:

1、“大锅饭”。国企大都崇尚平均主义,使国企缺乏较好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反馈与监督机制,因而青年员工工作效率不高,且由于国有企业的工作氛围一直沿用传统的事业单位性质,是由以团队为单位来完成工作任务,比如说班组制,在一个班组里大家一起干活,报酬平分,干多干少都一样,有时甚至新员工干得很多还是和老员工拿一样的工资,这种没有绩效区分的工作方式直接抹杀了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逼迫其过上得过且过的工作生活。

2、“关系户”。国企里一直都是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因而依靠关系进行人才任命、提拔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这种不公平合理的人才机制特别是裙带关系的提升机制让普通青年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普通青年员工没法凭自己的能力得到公平的晋升,其取得的实绩也不能完全与其利益挂钩,因而国企缺少一定的学习氛围,一些青年员工的学习欲望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就极大的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很多希望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的年轻员工就选择了离开。

3、“铁饭碗”。由于国有企业的工作氛围一直沿用传统的事业单位性质,员工没有竞争意识,也没有被淘汰的压力,他们普遍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而部分高技术人才则选择能发挥他们潜力的地方跳槽。这种机制使员工对企业缺乏忠诚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人心稳定和发展后劲。

4、“吃不饱、饿不死”。国企员工普遍由于收入不多,且内在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青年员工的内在满意度较差,他们对工作期望不大,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底层员工不仅工资不高,而且工作内容繁杂没有挑战性,难以挑起员工的工作和创新的热情。

三、青年员工思想特征

从现状来看,青年员工大部分是80、90后,时代的变革造就了这些80、90后,他们有着不同的需要、态度、志向,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潜能等。虽具备敢闯敢拼,思维敏捷、个性张扬的优点,但大部分刚从校园步入社会,难免浮躁和稚气。部分青年员工从小过惯了衣食无忧,唯我独尊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心的态度。

笔者所在国企青年员工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党政后勤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其中70%的青年员工集中在企业经营生产的第一线,是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第一保障。他们克服了好逸恶劳的陋习,坚守一线踏实工作,从内心渴望体现出自我的价值以及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但同时这部分青年员工还有着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以及缺乏环境适应能力的缺点,因此繁琐而又单一且又不能及时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一线生产工作,往往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调动青年员工积极性的策略

正如***总书记所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共青团的作用就是调动青年职工对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立足岗位发光发热,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有一段时间,共青团工作弱化,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团的组织机构设置越来越简化,团的干部均为兼职,对团的工作精力相对分散,在部分领导眼里,共青团岗位成了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岗位,因而不注重选拔优秀人才来担纲、不注重对团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团干部的素质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数量逐渐增加,结构复杂,需求多元化,创新意识和接受新事物快,共青团组织必须发挥出自身优势,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制定符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的共青团工作思路,在团的阵地上发挥出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笔者作为团委书记,结合团委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调动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相应对策:

首先团委要深入了解、跟踪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浮躁、消极的青年员工积极交流,将团委建设成为青年员工的港湾,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再开展以下工作:

1、结合企业现状,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文明岗位、五小发明、创新创效等活动,给青年员工展示才华提供舞台,找到自身闪光点,增强自信心,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成长。同时,青年活动也能丰富青年员工生活,促进青年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增强组织凝聚力。

2、利用年轻人之间容易沟通的特点,采用谈话、问卷和网上聊天等方式,定期了解青工思想动态,建立共青团工作 QQ 群、微信群,定期发布工作信息,通过回复情况,观察部分青年的动態。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区,引导青年员工树立责任意识,使青年员工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4、引导青年员工规划职业人生,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

5、通过开展座谈会,积极宣传企业文化,鼓励青年员工自由抒发想法、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领导干部要认真处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使青年员工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主人翁作用。

6、加强青年员工培训,经常提供青年员工参加技能比赛、外出深造、参与比赛的机会,激发员工潜力,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7、建立“师带徒”机制,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法,加强青年员工业务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年员工消除稚气与浮躁,去除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毛病。督促青年员工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敬业奉献。

8、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与任用机制,综合考核青年员工的人品、能力、业绩等多方面因素,量才委用,激发青年员工踏实肯干的上进心,营造必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党委要高度重视青年员工的政治进步,坚持在团员青年中认真落实“推优入党”制度,把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最大限度激发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搭建领导与青年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定期组织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了解掌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倾听其意见和建议,为青年成才构筑绿色通道。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广大青年员工是非常活跃的群体,青年员工代表着企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企业发展的未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及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企业一定要以科学的手段深化发展,坚定不移的创新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在思想上完善企业建设,加强文化构建,扩宽员工的晋升渠道,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励员工积极进取,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帆.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3

[2]雷勇,蒲勇健.国有企业员工有效激励与退出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p14-16

[3]赵步同 《国企、民企、外企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比较研究——基于苏州地区企业调研的实证分析》 [J]《 科学管理研究》 2008年4期

[4] 赵步同 彭纪生 《民企、国企、外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J]《科学管理技术》2008年第9期

[5]董立军 张振宇 耿伟卫 《 论在当前阶段如何调动国企员工积极性》 [J]《剑兰文学》 2009年11期

[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 [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年 p16-18 p24-28

[7]唐杰 《对国企员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J]《疏导》 1996 年第6期

[8]严世雄、赖定常 《关于调动国企员工积极性的思考》 [J]《经济前沿》 1999年第1期

[9]汪明元 《提升国企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3年第9期

[10]郑明炎 《国企员工培训需求政策性激励》 [J]《中国培训》2003年第2期

[11]范庆晖 《解决国企员工薪酬内部公平问题》 [J]《人力资源》 2004年第12期

[12]邓英樱 《谈国企员工的危机感和凝聚力》 [J]《创造》 1995年第6期

(作者单位: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重庆 4000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