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书法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欣

摘要: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仅能够起到一般文字所具备的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兼具审美以及培育高尚情操的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已经载入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史册。作为党各个时期所要完成的一项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在过去、在今天、或是在不久的未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令人欣喜的是,一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支持力度,不仅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从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方面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以此为背景,加之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以及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借鉴的趋势,这就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新的视角和载体提供了可能。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進行提供了新的突破点。

关键词: 书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具体的,如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等,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这些教育过程都必须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而载体就是这样的组织形式。书法不仅是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熏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思政工作的理论价值可以由此作为载体来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首先,以书法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之下,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来体现出来,而书法,正是中国文化精髓中的精髓。如果从殷商甲骨时期开始,书法艺术传承至今,已经经历了四千年历史的洗礼。可以说,书法艺术演绎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演进的历史。所以说,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书法艺术的教育来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以及价值,进而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汉民族发展的历程以及著名书家的人格魅力。因为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写得好算不上书法家。凡是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情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唐穆宗向柳公权讨教书法,柳公权认真严肃地答道:“心正则笔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笔谏”。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字很好,但由于后人恶其为人,“黜蔡京而进蔡襄之名”。秦桧字也很好,但同样没有人喜欢和赞扬。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以这些书法家的字来作为楷模,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欣赏,另一方面都以这些大家的高尚人格作为榜样,学习和发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另外,以书法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情操。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字好,更为重要的,是“字外功”,也就是文好,书家若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作支撑,写出来的作品便会“直落匠气”,不能登大雅之堂。就拿“书圣”王羲之千古不朽的名作《兰亭序》来说。论书法,这件作品无可挑剔;论文采,当中表现出来的襟怀与情感也是淋漓尽致。再比如苏东坡的名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是苏轼本人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困顿中的产物,此时的他所追求的早已不是那种刻意的、讨好的美,当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书写者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另外又可以以艺术为载体,刺激、净化欣赏者的内心世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效果。

最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据说,东汉的草书大家张芝,为了练习书法,竟然写黑了一整池的水。“书圣”王羲之为了学习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自己在山谷之中,不知用了多少树叶和山石。隋朝的智永禅师,三四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平日里他准备了一个大瓮,毛笔写秃了,就扔到大瓮里面。天长日久,竟然积累了十个大瓮之多。后来,他把这十个大瓮掩埋起来,称之为“退笔冢”。这个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唐代“颠张醉素”中的怀素和尚,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经禅文暇,颇喜笔翰。”出家人无钱买纸,他就在寺院后面的荒地中种植了上万棵芭蕉树,等芭蕉长大了,怀素就把叶子摘下来,铺在桌上当纸用。日复一日的苦修,最终成就了一代草书大家。宋代大书法家苏轼被好友黄庭坚这样评价:“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潇洒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从这些著名书法家的经历来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管有再高的天赋,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修行,这些书法家的学习经历势必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此外,现如今的时代,市场化高速发展,社会上人心浮躁,而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的塑造,具体体现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投机取巧,在社团工作当中急功近利,而以书法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来感染学生,缓解学生内心深处的压力,使他们可以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宣泄胸中的情绪,同时在笔与纸的相生相发的过程当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5-21.

[2] 吴爱萍:《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兼析“告别革命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36-38.

[3] 蒋旭东:《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9):34.

[4] 高燕宁:《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兼论“告别革命论”的理论缺陷》[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02):24.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 3003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