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国政治博弈下的卢旺达惨剧

时间:2024-05-04

王钰航�オ�

摘要:1994发生在卢旺达的一场种族屠杀事件震惊了世界,约有80-10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死亡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1/9以上,可悲的是,这场大屠杀是在卢旺达政府的推动下产生的,并获得了当地媒体和军队的支持。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国际社会对这一惨剧视而不见,特别是当时联合国和一些欧美强国的所为有悖他们一贯追求的“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然而卢旺达大屠杀并不只是简单的种族灭绝事件,该事件的爆发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场屠杀是大国博弈下的政治悲剧。

关键词:卢旺达大屠杀大国政治博弈种族隔离殖民统治

1994年4月7日到6月中旬发生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已经过去22年了,在这场屠杀中,大约100万无辜的图西族死于非命。卢旺达政府是首当其冲的凶手,数千万胡图族平民亦参与了这场惨无人道的种族屠杀,他们屠杀的对象是昔日和睦相处的邻居、朋友。但造成这场屠杀的罪魁祸首必须要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西方国家对非洲的委任统治和人为造成的种族隔离。正是由于种种历史遗留问题,才导致在二战已经结束50年后爆发了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这场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改变了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由于大量青壮年男子被屠杀,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大量逃往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①

这场大屠杀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在这漫长的90天中,国际社会的所为令人哀叹。联合国在这场种族屠杀中表现消极,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亦十分冷淡。可以说,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卢旺达种族屠杀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说卢旺达大屠杀是大国政治博弈下的一场悲剧。分析卢旺达大屠杀爆发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教训,避免人道主义危机的再次发生。

一、卢旺达大屠杀的根本原因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造成种族隔离

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相继侵入卢旺达。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894年至一战结束,德国殖民者便于统治卢旺达,编造“含米特人”②说,人为将卢旺达国内划分出两个不平等的种族:图西族和胡图族。胡图族和图西族在卢旺达国内人口分别为85%和14%。殖民者利用人数较少的图西族对当地进行间接统治,认为图西族是优等民族,而胡图族和特瓦族是劣等民族。

一战后,德国战败,其非洲的殖民地被瓜分。卢旺达成为比利时的殖民地,被奴役接近半个世纪。比利时人贯彻德国殖民政策,引进一种身份制度来区分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人。在政治上,殖民者扶植图西人为利益代理。通过图西族来控制卢旺达既可以减少殖民阻力,又可以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矛盾转嫁到代理人图西族头上。③1959年后,比利时转而支持胡图族。开始打压图西族人。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压榨了卢旺达经济发展,只将卢旺达当作原料提供地和生产地,限制卢旺达的产业发展,长时间的殖民统治使卢旺达变得贫困,在国内积累了大量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随时可能爆发。

(二)法国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比利时的非洲帝国梦破灭后,法国亟欲取而代之,法国在非洲法语区施加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为了获得法国的支持,胡图裔总统哈比亚利马纳政府接受了法国关于多党民主化的提议,造成图西族和胡图族矛盾加剧。从1973年起,法国一直支持哈比亚利马纳政府。在卢旺达的内战中,法国始终是胡图族政府的忠实盟友,不仅在国际舞台上为其辩解、开脱,更为其提供军火,帮助训练政府军和胡图族民兵组织,这些民兵成为日后种族大屠杀的主要罪魁。

不同时期的殖民统治是造成卢旺达爆发种族大屠杀的根本原因。殖民者为了稳定在当地的统治,有意识地将被殖民的国民划分出种族壁垒,借此使卢旺达国内产生种族矛盾。其实胡图族和图西族人从肤色到毛发再到语言文化没有任何差别,从本质上来讲这两个族群归根究底是同一族人。但是由于殖民者的有意区别,使得这两个民族成为世仇。加之几十年的殖民剥削,以及卢旺达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各种问题频发,尤其是比利时人先扶持图西人,又转而支持胡图人,更是将整个卢旺达的社会结构破坏殆尽,为卢旺达大屠杀埋下了导火索。

(三)国内贫穷的经济状况和密集的人口压力导致残酷竞争

卢旺达独立后,因为之前遭受的殖民掠夺,居民受教育程度低下,所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农牧业还是主体经济,可供出口的只有咖啡和一些矿产资源。和其他落后国家一样,在贸易中遭到发达国家剪刀差的掠夺。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中,还要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如1987年的经济危机,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大幅下挫,这使得卢旺达经济雪上加霜。④国内遭受的贫困生活使得卢旺达国内矛盾重重。同时,卢旺达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408人/km2。高人口密度和快速整张的人口使卢旺达的基建不胜负荷。贫困的经济和高密度人口使卢旺达生存压力一直居高不下,这也是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种族灭绝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种族屠杀爆发的直接原因

(一)卢旺达政府对种族主义思想的继承

当欧洲殖民统治结束后,卢旺达成立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这个重要方面,新政权继承了殖民遗产:种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对种族主义的继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确立胡图人的统治地位,卢旺达政权承认了殖民政府确定的图西人/胡图人这种二元体制,即卢旺达社会是由两个互相对立的种族集团组成。这是对种族主义划分标准的继承。二是在对胡图族/图西族关系的处理上,胡图人集团将政权建立在对图西人的统治之上,这种模式并未彻底否定殖民主义制度,而只是将其倒置过来: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地位互换。这是对种族主义统治理念的继承。⑤殖民统治虽然结束了,但是殖民统治期间的种族隔离思想却深深植入了卢旺达人民的脑海中,新型政权对种族主义思想的继承是引发种族大屠杀的直接因素。

对国家主义的继承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胡图人对图西人的统治继承了殖民主义民族压迫政策,而这种压迫正是建立在有效的国家机器之上。国家政权从统治到镇压,再到直接策划、制造、操控大屠杀。第二,任何人都必须为国家利益服务,连教堂都成为贯彻国家意志的工具,卢旺达的大主教竟然成为执政党的中央委员。第三,培养对国家权力的崇拜成为胡图人上层集团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也使政府将图西人作为替罪羊的策略得以实现。对胡图人大众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再由图西人掌握,他们可通过国家权力体会到种族优越感。领导者体会到权力的重要性,他们可以利用国家机器来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为了推广这一理念,胡图族政府利用媒体不断对胡图族平民进行洗脑。胡图人报纸《坎古拉》(Kangura)在冲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0年第6期发表的“胡图人十诫”,告诫胡图族人不得与图西族通婚。国家的卢旺达电台也竭力传播民族仇恨, 1993年,胡图人极端派的“米勒·科林斯解放电台、电视台”开播,它与政府关系密切,在大屠杀前后起了极为重要的宣传和煽动作用。⑥

(二)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Habyarimana)遇袭身亡。

为了获得法国的经济援助,总统哈比亚利马纳接受了多党民主化的提议。这导致流亡乌干达的20万图西族人做出了回国的决定。他们组成的“卢旺达爱国阵线”向国内进军。这为现政府以维护政权稳定为由,大肆渲染“图西人威胁”,意在挑起国内紧张氛围。1994年6日,哈比亚利马纳总统与布隆迪总统乘坐的专机在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机场时遭到火箭袭击,两位总统同时遇难。胡图族极端分子立即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图西族的大清洗。

(三)早期预警的忽视

1990年10月的三年内,卢旺达成为非洲第三位武器进口国。据专家估计,在导致屠杀发生的这三年间总共有11,200万美元的资金被花在了武器上,可以说胡图族血腥清洗图西族早有预谋。但这并未引起西方国家的警觉更未对其武器禁运。同时,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发动了一场旨在宣扬民族仇恨的运动,创建了名为《坎古拉》的刊物和臭名昭著的“千丘自由广播电视台”(RTLM),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公开宣扬种族仇恨竟也未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谴责。而早在1994年1月11日,大屠杀发生前3个月,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司令达莱尔就预感到可能发生大屠杀,并向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门发出警告,希望维和部队介入,收缴胡图族民兵的武器。然而,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门竟然以“超越权限”为由,拒绝了达莱尔的请求。达莱尔转而向美国、法国、比利时驻卢旺达大使馆通报了这一情况,但仍未被重视。于是在各界人员疏于防范的情况之下,一场大屠杀开始了。

三、大国政治博弈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造成的非洲权力真空

自赫鲁晓夫起,苏联对非政策一直被称为“机会主义”,即利用一切可乘之机插手非洲事务,显示其大国地位。其对非战略目标体现为三个方面:(1)获取战略要地,建立战略据点;(2)谋取在非洲事务中的发言权,确立大国地位,(3)排挤和削弱西方国家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其对非政策趋于务实,反对在非洲四处出击的作法。他认为,非洲事务往往缺乏与苏联实际利益的直接联系,过多干涉非洲事务,不仅无助于苏联在这一地区扩大影响,反而会引起非洲国家的反感。因此,在修正旧目标的基础上继承性地确立了新的目标。由于美国在非洲的扩张侵犯了苏联的利益,他提出要争取非洲国家在国际裁军间题上的支持,牵制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实施进程。集中力量抵制美国在非洲的扩张,是戈尔巴乔夫用以取代削弱西方国家和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新目标。⑦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解体后的俄罗斯不再具有能力保有在海外的势力范围。因此,非洲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在单级格局下,面对卢旺达国内爆发的种族屠杀,唯有美国和联合国有能力制止这一惨剧的发生。但是由于美国的冷淡应对,加剧了种族屠杀的恶劣性质。

(二)美国关注巴尔干半岛、在索马里的失败导致漠视卢旺达大屠杀

美国向来以“人权代言人”自居,但卢旺达大屠杀中美国的不作为使美国名声大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当时正值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之际,由于巴尔干半岛的敏感位置,美国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波斯尼亚。这场战争持续了3年半以上,牵制了美国的心神,因此,美国低估了卢旺达种族屠杀的结果。导致了这场屠杀的扩大。(2)在索马里的失败使美国政府对在非洲用兵慎之又慎,即产生了“索马里阴影”。1992年12月9日至1993年3月底,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共派遣2.8万军队进入索马里展开“恢复希望”行动,最终死亡44人,耗资超过25亿美元。由于美国在索马里“恢复计划”的失败,导致国内对直接参与当地政治经济事务表现出了极大地不满,为了安抚国内,总统克林顿对对卢旺达种族屠杀事件表现冷淡。⑧

(三)联合国的消极应对导致惨剧的扩大化

1994年4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增兵卢旺达的第912号决议,但因为意见不一而作罢。直到6月22日,法国在得到安理会授权之后,派出2,500人的部队,对卢旺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代号为“绿松石行动”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但面对卢旺达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和国际舆论的质疑,法国政府严格限制了法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在看到图西族武装已经取得全国政权时,法国政府为不得罪新政府,不顾非盟和卢旺达境内胡图族人的请求,草草收兵,这使“绿松石行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冷战阴影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影响

卢旺达大屠杀爆发于1994年,恰逢冷战结束后不久,整个国际社会依旧处于一种美苏长久对峙的之后的阴影中。这种昔日的两极格局使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仍旧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当苏联解体之后,整个国际社会处在以美国为首的单级格局里。面对卢旺达的惨剧,当美国表现冷淡后,整个国际社会对卢旺达自然也不会过分关注。因此可以说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对卢旺达大屠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小结

卢旺达大屠杀尽管已经过去了22年,但是带给世界的警示却是深远而巨大的。通过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我们可以吸取一下经验教训:

1.国内的生存压力和贫困会导致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为了生存,道德、良知都可以罔顾。一旦出现导火索,整个国家就有可能变成人间炼狱。因此,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民众生活处于温饱状态,民众的素养提高之后,才有利于国家稳定。

2.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必须建立并重视早期预警机制。如果国际社会能够早在1990年卢旺达初期开始购置大批武器的时候就进行严格的监管,那么也不会有大量的平民被屠杀身亡。如果联合国能够重视卢旺达援助团司令达莱尔的警告,那么这一场屠杀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3.作为国际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欧美等国应该反省自己。特别是美国自诩为“人权”国家,时常以“人权问题”作为借口来抨击他国内政。但是在居然在数百万图西族人生命垂危之际袖手旁观,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因此,各个国家都应当警醒,避免类似卢旺达大屠杀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1781237.htm fr=aladdin。2014年7月25日。

②关于含米特理论的经典论述,参见[英]塞利格曼著,费孝通译:《非洲的种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9-114页。对这一理论批判最有力的是塞内加尔学者安塔·迪奥普。关于中国学者的观点,参见宁骚:《西非古代文明与“含米特假设”》,载《非洲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 1982年版,第127-154页;李安山:《论黑非洲历史的非殖民化》,载《亚非研究》, 1994年第4期,第66-86页。

③田哲:《卢旺达种族屠杀的原因——殖民主义遗毒》,《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8月,第12卷第8期。

④田哲:《卢旺达种族屠杀的原因——殖民主义遗毒》,《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8月,第12卷第8期。

⑤李安山:《论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的互动——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反思》,《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

⑥ 李安山:《论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的互动——对卢旺达大屠杀的反思》,《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

⑦阎学通;宋宪澎:《戈尔巴乔夫的非洲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1987年第5期。

⑧颜旭:《卢旺达大屠杀中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政策及其原因》,《大庆师范学院院报》,2007年8月,第28卷第4期。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