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时间:2024-05-04

张慧

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因冷战结束而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亚太地区经济经历了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繁荣使得经济体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为促进经济交流更加深入,区域内迫切需要降低许多壁垒,同时提高各个方面的合作,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成为亚太地区经济继续发展的必要。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亚太地区首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首都堪培拉举行,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当时东盟六国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了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二、中国加入APEC的历程与作用发挥

2001年,中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在我国的积极推动下,亚太经合组织在新世纪又焕发了活力。以《上海共识》为标志,亚太经合组织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工作重新取得进展。2006年,亚太经合组织将亚太自贸区确定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长期远景。在随后的几年间,亚太经合组织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金融危机,创新增长和互联互通等作为工作重点。

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这个亚太大家庭里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经济体,始终重视并积极倡导和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各领域合作:2004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宣布中国将成立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2006年在越南河内,提议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2010年在日本横滨,提出建立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中心。……这些积极倡议,体现了各方意愿,凝聚了广泛共识。在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中方的这些倡议得到落实,不断丰富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内容,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又一个有效平台,对亚太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中国在时隔13年后再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亚太经合组织在各方期盼中迎来了“中国年”。中国国家主席***在2013年10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指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面向未来,谋求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勾画亚太长远发展愿景。”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系列会议将以此为指引,紧紧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探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等议题,精心描绘亚太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蓝图。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利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1.首先是协调一致的问题。由于APEC成员的多样性,地理环境、发展水平迥异,因此,在削减关税问题上矛盾重重,成员国往往从己方利益出发,竭力避免由于大幅减税而造成的经济冲击。

2.其次是机构扩充问题。由于APEC实行的是“自由+对话”原则,不具备强制性约束。根据已有的经验,成员国越多,协调困难越大。如果在21个正式成员的基础再度扩充,则更难形成集体共识和行动计划,使自贸区建设更加缓慢。

3.第三是面临TPP等新一代自贸架构的挑战。TPP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形势。其地理结构覆盖太平洋东西两端,吸纳对象包括所有APEC成员,涉及内容包括市场准入、技术性贸易壁垒、法律和制度、跨领域服务、竞争、投资、环境、农业、知识产权、海关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高标准谈判规则,极有可能成为建立亚太自贸区的现实路径,进而“架空”APEC。

四、中国推进APEC创新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比APEC其他成员经济体而言,中国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危机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乏力;日本经济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严重下滑,国内需求持续萎靡不振;欧盟经济疲软,深陷债务危机;俄罗斯由于受国际油价下跌和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迅速下滑;而中国在2008~2013年期间,GDP却依然保持着平均7.5%的高速增长率,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中国模式”成为多数国家效仿的对象,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战略上和经济上稳固和提高中国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在促进APEC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区域经济方面,中国应竭力做好以下几点。

1.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积极推动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监管框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以期达到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推动APEC金融创新增长,提高人民福利的目标。

3.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贡献。对于转变中国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路径而言,一方面,要从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要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等自主研发方式,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此外,通过完善政策法制保障,建立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法规,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国际经济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2]孟夏.《亚太区域贸易安排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02

[3]吕秀莲.《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设想》. 国际经济合作, 2005, (06)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