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孟子》中“心”、“性”、“天”的思想

时间:2024-05-04

陈花艳

摘要:心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生来相近,而后天的积习却相差很远,最早将人性问题明确提了出来,但孔子并未进一步详细论述;郭店楚简中,有《性自命出》一篇,首次把“性”与“天”联系起来。孟子继承孔子、子思的思想,研究人与“天”、“性”、“心”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心性理论,其核心是“尽心”、“知性”、“知天”。

关键词:孟子;心;性;天

在孟子思想中“心”、“性”、“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很难分开来讲,但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孟子“心”、“性”、“天”的具体含义,准确把握孟子的心性论,本文为了叙述方便而逐一进行分析。

一、孟子关于“心”、“性”、“天”的基本含义

1、“心”,在孟子这里心的主要含义有两种。

(1)自然心

自然心在其实质上是官能之“心”,也就是心的机能,具体指人的主观活动即人的主体意识。心是人特有的活动,心的特点是思,而心所思的是内在的道德体验。“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把“耳目之官”与“心之官”都看作是官能。孟子告诉我们“耳目之官不思”因此容易为外物纷繁复杂的表象所遮蔽,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心是思维的器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去‘思,否则就不能得到,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

(2) 道德本心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人只有充分的扩张自己的道德本心,才能够认识到人的内在本性。然后达到“知天”,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的要求自觉“事天”。孟子明确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清楚的表明了人人都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所以人人也就具有仁、义、礼、智这些道德,仁、义、礼、智非由外入即不是由别人强加的,也不是受到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才有的,而是个人本身内在所具有的。这里的“心”即道德本心,换句话说人心即仁心。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没有这四种心和由这四种心而来的四种道德,那肯定是没有深入思考的原因。只要深入的思考了,孟子认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四个方面,就是孟子所说的道德本心的体现。

2、“性”

孟子言“性”是通过与告子“生之谓性”的辩论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在此意义上,“性”是告子所谓“生之谓性”的性。孟子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但是这种自然之性不但人具有,其他动物也具有,因此,它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不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不能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其次,在孟子看来,君子所谓之“性”有它的特殊意义,这就是作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并且这种“性”是善的。孟子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所谓的“性善”,当然不仅仅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进一步指出人皆有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孟子认为,这种向善的内在能动的主体性通过人的心理情感而显现出来,是从人的现实的心理情感展示出人的先在的向善之性,认为只要是人,就内在必然地具有向善的能力,因此说人之性善,即是说善与人的存在内在地合一。

3、“天”

在孟子的天道观中,更多的是强调道德、义理之天。受孔子“天生德于予”和子思“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影响,孟子也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也就是说天道就是诚,孟子给自然之天赋予了道德意义,并把天视作仁义礼智的道德根源。

二、孟子关于“心”、“性”、“天”关系的思想及其影响

1、“心”、“性”、“天”的关系

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由此可见心与性的关系呈现出:“性”是“心”的根据,“心”作为思维和认识的器官来表达“性”。孟子认为“尽心”则能“知性”,心与性作为两种存在却统一在一起,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道德本心就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则本心中包含着自己的本性,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这里所指的性,是以天为根据的性,君子行其本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天、知天。然而,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又是根植于心的。由此可见,“天”是“性”的最终根据。那么,这一思想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前后矛盾吗?当然不矛盾,孟子受子思“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影响,“天”是超越性存在,是德性的根据。天赋予我性善,那么对于个体我来说就是“我固有之”,人的道德行为根源于人自身,但最终来自于天。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了解自己的本心,就会知道本心具有仁、义、礼、智之端;如果知道了自己本性是善的,也就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天道之本然。将仁、义、礼、智之端存于本心,就是滋养自己的诚善之性,也就是侍奉于天道天体。“尽心”是“知性”、“知天”的前提条件,只有确信天是心的终极根据,也就能做到“知性”、“知天”。孟子认为性在心,尽心则可以知性,人之性受于天,所以知性则亦知天。在“心”、“性”、“天”的关系中,“天”是“心”、“性”的终极根据,“尽心”、“知性”不过是达到“知天”的途径。“心” 、“性”、“天”这三个概念的顺序是由浅到深的关系。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孟子的心性论对于倡导发扬人的心性自觉性和主体性有重要的作用,对人而言伦理道德的建构需要心性的自觉意识和主体的把握。

2、影响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主要是建立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之上,并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最主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心”、“性”、“天”互相诠释。“尽心”就是把自己内在的道德本心发挥到极致,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把心的要求体现出来。在孟子看来,尽其心者则可知自己内在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自己的内在本心即是自己的本性,或者说,做到自己的本心所要求的事就从中认识到我们的本性。即知性则知天,在于悟出自己的本性就是天道,或通过知性而知晓天理达到天人合一。

从整个心性论的发展脉络来看,孟子的心性理论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孟子的心性理论不断为后学所吸收和发展,逐渐形成“从孔、孟以降,中经佛禅、道教重铸,迄至张、程、朱、陆、王等人综合、提升和重建,形成一脉相承的心性论体系……”,对人的道德伦理建构提供了心性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