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市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04

谷隶栗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为流入地提供充足劳动力从而推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使流入地政府面临向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巨大压力,从而使得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和流动人口需求的多元性与规模性成为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长期面临的一对矛盾。在相应的供给缺口无法通过政府和市场得以满足时,社会企业则展现出了不俗的供给能力。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企业尽管在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方面表现不俗,但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个案的剖析,试图探寻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社会企业;流动人口;可持续发展

成立于2009年的北京同心互惠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互惠”)是一家以北京市流动人口——来京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为服务对象的社会企业,截止到2014年7月,同心互惠的主要业务已经涉及二手衣物销售、二手电脑的销售与维修、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以及二手衣服改造与销售四个领域。自成立以来,同心互惠在解决来京务工人员就业,残疾人就业,销售二手衣物从而整合社会资源、避免浪费,向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财政自主性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采用的二手衣物回收—销售—支持公益与自我发展等的模式已经成熟,可以为具有类似追求的组织提供有益借鉴。②为此,对同心互惠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将为类似组织寻求借鉴提供有益参考。

一、同心互惠的优势

(一)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领导集体

与众多社会企业和从事公益活动的其他组织相似,同心互惠也有自己的领导核心,而与大多数类似组织不同的是,同心互惠的领导核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由7-8人组成的领导集体,在决策方式上,采用集体决策。③尽管集体决策会降低决策效率,但能够保证组织内的民主作风并避免因领导者个人无法正常履行职责时造成的组织运行混乱。此外,这个领导集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持续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善于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这种责任感、精神、意识和能力是社会企业在一个并不十分有利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软实力,是社会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精神境界。

(二)内生型人力资源供给模式

同心互惠的工作人员以在京流动人口为主,④笔者将这种服务者来自服务对象的人力资源供给模式称为内生型人力资源供给模式。这种人力资源供给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人力资源供给量充足,从而避免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欠缺;第二,潜在员工对同心互惠从事的公益事业容易产生认同感;第三,因服务者来自服务对象,所以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与体会,容易做到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第四,易于形成员工归属感,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同心互惠还很重视内部员工培训,并将10%的盈利用于员工内部培训。⑤这种内生型供给与内部培训是为社会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基本方式。

(三)完全的财政自主性

从同心互惠2009-2012年的财务状况来看,其经营收入与支出呈平衡且有盈余状态。尽管同心互惠也会接受其他组织提供的项目资金,但这类资金单独核算,而且在其资金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⑥因此,在笔者看来,同心互惠具有完全的财政自主性,尤其与缺乏经济自给能力的非营利组织等类似组织相比,同心互惠对于外部资金的依赖度非常低。这是一个社会企业实现自我供给、良性循环的表现,也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

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方面,同心互惠不仅在内部管理方面有员工参与,而且在服务供给方面,也有服务对象的直接参与。例如,同心互惠有内部员工学习制度,而关于学习内容的确定并非由管理者决定,而是由集体商讨确定;针对培训对象开办的各种学习班的学习主题的确定也并非由同心互惠决定,而是在活动上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之后才确定学习班的学习内容。⑦这种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治理方式,不仅能够防止个人的独断专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都尽量接近实际需求,从而使投入收获较为理想的回报。

(五)服装店货源多元、数量稳定而充足

根据同心互惠2012年的经营收入来看,超过七成的经营收入来自同心互惠商店,⑧即销售二手衣物的服装店。这种颇具规模的经营收入离不开稳定而充足的货源。而同心互惠的货源具有多元性,除了高校以外,企业、社区和个人都是同心互惠货物的供应主体,并且在数量和稳定性方面都有保证。⑨这种供应主体的多元性对于以销售二手衣物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社会企业具有重要启示。毕竟,保证二手衣物数量的稳定与充足是确保其经营收入稳定的前提。因此,为了规避单一供应主体给组织经营造成的风险,应拓展多元供应主体并且尽力实现各供应主体在供给数量方面的平衡。

(六)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之下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同心互惠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库房管理制度、接收制度、互惠店管理制度、例会制度等,⑩所以同心互惠的管理因为前述制度的存在而有章可循。但同心互惠管理层追求人性化管理,所以尽管制度存在,但相关制度执行并不严格,而只是通过批评控制问题。这种完备制度下的人性化管理是多数组织追求而又很难实现的,尽管由此带来各种问题,但同心互惠在这方面的追求并未停止。如果这种人性化管理能够在良性循环中得以维持,此一管理理念将成为同心互惠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又一软实力。

(七)内部学习制度

终身学习不仅是现代人为了应对时代与理念、知识与技术的快速变迁而采取的手段,也是现代不同类型的组织始终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企业同样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保持组织与时代和最新理念接轨,保证组织熟悉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并能在业务开展和服务供给中加以运用,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事半功倍。而组织的学习其实就是组织内部员工的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其实就是保持组织内部员工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同心互惠内部员工的学习内容通过集体商讨确定,而且学习内容一般都与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

(八)抗风险能力较强

同心互惠的主要业务涉及二手衣物销售、二手电脑的销售与维修、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以及二手衣服改造与销售四个领域。这种多元业务同时开展的经营策略有助于降低其经营风险,从而避免将经营收入集中于一个领域可能面临的被动局面。也正是这种策略选择让同心互惠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种能力源自其规模可观的经营收入,也源自其多元业务领域的分布。

二、同心互惠的劣势

(一)员工队伍缺少稳定性、员工结构缺少平衡性

1.同心互惠的员工待遇吸引力较弱,所以员工队伍稳定性不足。2.尽管人力资源供给较为充分,但员工队伍中仍缺少认同其理念,同时具有经营头脑的人员。3.员工队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性别结构失衡——女性员工居多,年龄结构失衡——30岁及以下员工居多,学历结构失衡——员工学历层次各异。其中,员工队伍稳定性偏弱将导致组织的培训成本高于收益;认同理念又具有经营头脑的员工的缺乏不利于组织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员工队伍结构的失衡将不利于有梯次的优质员工骨干的培养。

(二)年轻员工缺乏学习热情

据王德志先生介绍,组织对年轻员工的学习具有期待,希望他们针对国家政策、工人群体动态等展开学习,但年轻员工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作用,所以目前的做法是强制学习。员工缺乏学习热情往往是一个组织走向衰落的开始,因为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所以终究会导致组织走向衰落。为了避免这一结果,在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调动年轻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时,强制学习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

(三)人性化理念之下制度执行不严

虽然完备制度下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执行是同心互惠的一大优势,但从其实践来看,仅仅通过不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而实现的人性化管理只是一种极为初级的人性化管理,但对于人性的关怀,不等于不能采取惩戒措施。而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也导致员工工作缺乏严谨性,甚至无法接受被追究责任,这都不利于对员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不利于组织整体形象的塑造。这也使得同心互惠在这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的对比结果很容易发生改变,一旦后者胜过前者,终将损害其组织形象,甚至于损害社会企业的行业形象。

(四)经营收入来源分布失衡

据2012-2013年度的总结报告显示,同心互惠超过七成的经营收入来自销售二手衣物的商店,这一业务虽然为同心互惠贡献了绝大部分经营收入,但必须注意的是,同心互惠的经营收入对二手衣物销售的依赖性明显偏高,这种经营收入来源分布的失衡使同心互惠在保持收入稳定性方面面临一定风险。

(五)服装店货源种类较为单一

虽然服装店的二手衣物销售为同心互惠的经营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货源种类比较单一,以女士衣物居多,所以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这说明,在业务经营方面,同心互惠仍是以量取胜,还未做到以质(除物品质量外,还包括种类的多元性)取胜,尽管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其货源种类单一直接相关,但这种客观原因导致的直接结果将是在同一地区出现竞争者时,同心互惠并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在商品供给方面没有实现差异化。

三、同心互惠面临的机遇

(一)目标市场依然广阔

全国各地的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作为首都的北京虽然不是流动人口的天堂,但就业机会、基础设施等在全国范围看来依然优势明显,所以对于致力于为在京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和就业机会的社会企业而言,其服务对象群体依然庞大,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数量和种类方面的缩水,而政府和市场都缺少足够能力和精力补足全部供给缺口,所以同心互惠在为流动人口降低生活成本,提供各种服务和就业机会方面依然大有可为。

(二)官方对社会企业的认可

2011年6月,北京市委明确提出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扶持社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这表明了北京市委对社会企业的支持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为社会企业在北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将社会企业获得法律认可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而有助于其早日获得法律地位,避免当前面临的法律风险。

四、同心互惠面临的威胁

(一)缺少专门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对社会企业做出规范,这意味着社会企业的发展缺少专门法律的约束,同时也意味着这类组织缺少法律保护,这使得社会企业在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上缺乏专门的法律依据。因此,我国社会企业的注册身份种类多样,有的以企业身份注册,有的以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注册,还有的以其他身份注册,不同注册身份对组织在经营行为、利润分配等方面的约束存在明显差异。这将使具有不同法律身份的社会企业面临不同的法律约束,而且这些法律与其社会企业的内涵并不协调,从而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与政府的关联性偏弱,受政府决策影响显著

同心互惠与各级政府方面并无经济联系,只是不同层级政府部门都曾帮助同心互惠组织募捐,此外并无其他联系。这从2009年同心互惠的3个店面先后迁址可见一斑。对于同心互惠这种“草根型”社会企业而言,与政府的关系往往是其外部关系中的薄弱环节,这其中或许有不希望政府过多干涉而有意避之的原因,也可能有从创立之初就不曾与政府有关的历史原因,当然也可能是缺少与政府联系的媒介的原因。不管基于何种原因,与政府的关联性偏弱将使其受政府决策影响的程度更加显著。如果同心互惠与政府方面的联系度较高,那么2009年先后搬迁的3家店面或许可以避免搬迁的命运,而是在最初选址时就在政府规划拆迁范围之外,或者在政府规划拆迁的范围内减少店面设置,或者尽早为搬迁新址做打算。

(三)公众认知障碍与传统观念的误解

社会企业的概念传入我国只有十年左右,在大多数公众眼里,这是一个陌生事物,所以对其公信力存疑。虽然同心互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同样面临公信力与品牌建设有待强化的问题。此外,在我国公众的传统观念中,公益活动从业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所以对于社会企业通过营利从事公益活动的方式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这也影响了社会企业在公众当中的认知和推广。

五、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一)基于SWOT分析的策略选择

前文为我们对同心互惠进行策略分析完成了基础性工作,如表1所示。

表1:同心互惠的SWOT分析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同心互惠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四种发展策略。这四种策略是基于不同因素的组合而提出,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采用一种策略,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策略,但并非需要同时采用全部策略。

1.业务全面拓展策略(SO策略):在人、财、物三个关键因素均有利又恰逢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占优势地位时,同心互惠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有利机遇全面拓展自身业务,这种业务拓展既包括在地域范围上的扩展,也包括在业务领域范围上的扩展。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同心互惠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市的朝阳、通州和顺义三个区,而北京市地域广阔,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需要通过购买二手衣物、二手电脑降低生活成本,需要法律咨询等服务的流动人口还有很多,所以同心互惠可以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拓宽业务的地域范围,让更多流动人口成为其受益者。访谈中,王德志先生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与此同时,还应考虑拓宽业务领域,从而巩固其多元化业务经营策略,也可以平衡经营收入在不同业务种类中的分布。

2.业务选择性拓展策略(ST策略):在这种组合之下,同心互惠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降低、化解外部不利因素对组织造成的影响。为此,同心互惠可以实施选择性业务拓展策略,选择官方和公众容易认可的方式开展业务,从而避免引起官方不必要的猜想和公众的抵触。

3. 业务巩固策略(WO策略):这种策略选择要求同心互惠充分利用外部机遇,降低内部劣势给组织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可以通过将现有业务做精、做细的方式实施业务巩固策略。因为同心互惠业务经营虽然颇具规模,但基本上还处于以量取胜的阶段,这种优势其实并不稳固,所以需要通过将现有业务做精、做细,使其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和量双项取胜,如此更有利于塑造其核心竞争力。

4. 业务维护/收缩策略(WT策略):当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因素都很明显时,组织的发展更适合维持现状,甚至于采取收缩策略,收缩业务所涉地域和领域,维持住组织的基本实力,包括人力资源、经济实力和货物供应渠道,以待时机。其中,以维护好人力资源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只要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工作,那么其他资源都会因人的得力工作而获取。

(二)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1.同心互惠与很多类似组织一样,因员工待遇缺乏吸引力导致员工流动性较强,稳定性较弱。这对组织成长和业务开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或许会让组织的成长与巩固期变得相当漫长。因此,通过各种措施留住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在提升员工待遇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向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且双方协商培训、学习后在组织内部的最短服务年限的方式,留住优秀员工,探索员工维护、培养和使用的新路径。

此外,同心互惠员工在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都不平衡,但受客观条件所限,短期内实现员工结构的平衡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只能在日后人员招聘时注意性别、年龄和学历方面的均衡,通过长期努力实现员工结构的平衡。

培养学习型员工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学习型员工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因此,将个人受益与组织受益相结合是培养员工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为此,可以通过奖励员工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等鼓励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将一些柔性惩戒方式应用于员工管理从而避免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带来的弊端。例如,安排违反管理制度的员工从事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限制其从事偏好的工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员工的工作内容,实现工作内容的多元化,避免单一化;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工作内容实现对员工的惩戒,比直接的惩戒措施更容易被接受。

2.通过将服装店业务做精、做细,巩固服装店对同心互惠经营收入的巨大贡献,降低这一主要收入来源可能遭受的风险。为此,通过进一步研究市场需求,改造衣物,拓宽货源渠道等方式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从而为社会企业培养一批忠实的顾客群体,增强与类似组织竞争的实力。

为了进一步降低同心互惠的经营收入主要依赖一种业务的风险,将其他现有业务做大、做强并拓宽业务领域,是平衡社会企业经营收入来源的可选策略。为此,细分市场,研究市场需求,提供特色产品是提升其他业务收入比例、拓宽业务领域的有效方式。

3.拓宽货源渠道,丰富物品种类是稳定货源,满足服务对象多元需求的基础。为此,需要善于发现潜在货物供应主体并与之建立长期联系,向现有与潜在供应主体明确紧缺物资明细,从而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物资收集。此外,可以建立以物易物机制,即用充沛的物资与能够提供紧缺物资的潜在供应主体进行交换来实现紧缺物资的供给。当然,这种双赢的交换模式需要交换双方恰好拥有对方需要而己方又数量充裕的物资。

4.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即便是建立定期汇报工作的联系也是一种固定联系,长此以往,便有可能与政府部门建立深入联系,从而有机会了解政府关于社会企业开展业务的领域和地域的观点和规划,以避免从事政府不希望社会企业涉足的领域,也可以避免包括因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额外成本。

然而,很多草根型的社会企业一方面希望与政府方面建立稳定联系,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与政府之间的稳定的、长期的联系而受到政府干预。为此,通过专家、学者、媒体等中介与政府建立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而且专业人士和媒体对政府往往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但这需要社会企业选择的中介了解社会企业并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同时与政府关系密切,只有这样,中介才能代替社会企业发声,将社会企业的需求、处境、困难等传达给政府,以便在获得正式法律地位以前获得充分的政府认可,也有助于改善公众认知与传统观念。

六、结语

虽然社会企业在向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内、外部存在很多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因素。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优势和外部机遇,避免和弱化社会企业的劣势和外部威胁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保持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35022。

②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③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④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⑤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⑥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2010年同心互惠年度总结》、《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⑦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⑧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⑨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⑩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10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1-06/10/c_121516697.htm,2014年2月14日访问。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致谢:笔者要感谢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先生接受面对面访谈与电话访谈,并对访谈内容予以确认,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01)

六、结语

虽然社会企业在向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内、外部存在很多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因素。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优势和外部机遇,避免和弱化社会企业的劣势和外部威胁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保持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35022。

②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③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④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⑤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⑥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2010年同心互惠年度总结》、《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⑦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⑧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⑨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⑩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10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1-06/10/c_121516697.htm,2014年2月14日访问。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致谢:笔者要感谢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先生接受面对面访谈与电话访谈,并对访谈内容予以确认,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01)

六、结语

虽然社会企业在向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我国社会企业的内、外部存在很多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因素。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优势和外部机遇,避免和弱化社会企业的劣势和外部威胁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保持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35022。

②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③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④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⑤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⑥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2010年同心互惠年度总结》、《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⑦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⑧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⑨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⑩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1年报》,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10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1-06/10/c_121516697.htm,2014年2月14日访问。

参见2014年11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电话访谈记录。

参见《2009年度同心互惠社会企业总体回顾总结》,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同心互惠社会企业2012-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同心互惠,http://www.tongxinhuhui.org/ArticleList.asp?class1=116,2014年7月23日访问。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参见2014年7月10日对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的访谈记录。

(致谢:笔者要感谢同心互惠负责人王德志先生接受面对面访谈与电话访谈,并对访谈内容予以确认,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