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晶��
摘 要:乌铜走银这项民间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北京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如今的“乌铜走银”正以自己的发展方式叩问着世界,本文主要针对“乌铜走银”发展现状所进行的访谈调查作出分析,谨提出几点初探意见,从而为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乌铜走银的价值
乌铜走银这项民间技艺,已经有着280多年历史,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走银”工艺源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云南石屏县一名匠师岳富的偶然灵感。在一次炼铜造器时,岳富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不慎掉入炉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余,他泄愤地将周围放着的银、铝等金属全扔进炉里。气消之后,他发现炉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又经仔细的研究琢磨,终于成就了“乌铜走银”手工艺。
乌铜走银是将银丝或金丝嵌入乌铜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再加热将印丝熔化,使银与乌铜成半合金状态,稍事冷却,用手急擦,使汗汁浸渍到走银处,使铜银结合得更稳定和富有光泽。乌铜走银来源于传统工艺金银挫,所嵌银丝更细,图案更为传神,在中国饰品工艺史上堪称一绝。其绝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红铜与银的合金比例,只有达到规定的比例,浇铸出来的合金才会与人体汗液发生反应而变乌;二是焊药的配制,铜里嵌银只有用这种特制的焊药才会永远合二为一。乌铜走银的神秘就体现在这两点上,因为它是密不示人的;三是刻字与绘画,这取决与手艺人的造诣,字画的精美与否决定了工艺品的质量和品味。其在乌铜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银或金熔入刻痕中,冷却后打磨,用手反复揉摸,变成黑底白银(或金黄)的图案。乌铜走银时间越久越是黑白(黄)分明,深受人们喜爱。①
乌铜走银的代表佳作是陈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风景画。此画高1.2米,宽1.5米,在乌黑铮亮的底色上,昆明西山、滇池、大观楼分别用金、银镶嵌其间,十分精美,堪称艺术珍品。2011年6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乌铜走银的现状
目前掌现状握这门技艺的传承人并不多,全昆明大概六七个人了,金永才老人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这门技艺的传承做了很多功夫。2009年,金永才老人,首先利用城中村拆迁给补偿了280多万元,在官渡古镇开办乌铜走银传习馆,其中一楼前半部分专卖乌铜走银器具、银饰等其他物品,后半部分招收学员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现在成立了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分为昆明乌铜走银传习馆和金李记银楼。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曾用半个多小时的节目宣传,让乌铜走银名声大振。有关部门还为乌铜走银开设了网站。这也为金永财老人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的学习的弟子,其中包括来自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高等院校,每年将从从大一学生中选派贫困学生到乌铜走银传习馆实习。一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书本和学校无法教会的实作,另一方面也给传习馆带来高素质的人才,帮助传习馆进行网络营销。
三、实地访谈调查
在官渡古镇笔者见到的,多数来旅游的游客,大多对乌铜走银这一技艺没有多少的认识,首先流露的还是对这个工艺品造价较高感到十分疑惑,但是在后来经过店铺人员的讲解和介绍后,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和和工艺的复杂程度的介绍后,游客们普遍可以认同,但是实质购买的人并不多。传习馆店长小赵介绍:“官渡古镇是昆明知名的旅游景点,不用担心没有游客来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天然条件,来到这里就可以向他们介绍参观,再加之CCTV宣传片和本地的媒体报道,金师傅的名声和政府的扶持,乌铜走银有很好的市场,只是制作就比较费工时,加之是全手工完成,目前订单已经排到明年10月份。有一些订单是来自于网络,还有的是口碑相传的上门购买和定做,但是目前都是以小件为主,大件没法做,现在是开民博会,不然金师傅是每天9∶00—12∶00左右在铺子里面做东西,或者是指导一下学徒,中午吃完早饭就去唱滇戏,因为这是考眼力的活,做多了也耐不住,下午4∶30左右回来到6∶00下班。政府给了优惠,要搬到对面一点成立一个滇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乌铜走银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我们也经营其他的手工艺品,大概12月底开张。”以上不难看出民间艺人不仅指满足于个人或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他们是按照新型现代化的企业模式组建自己的民族文化公司,甚至于整合营销模式来扩大自己的发展。民间艺人除了取得首要的、可观的经济利益外,另一个重要的功利因素是通过工艺生产得到民间社会和主流社会的认可、获得民间统治力量。由于发展地方经济、繁荣是国家和政府制定并推动的,这与民间艺人们发财致富的功利意愿达成一致共同的利益不仅存在于集团和群体层面,同时也存在于个人关系中。民间艺人们很容易和地方政权相结盟,以此获得地方政权的扶持,获得必要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帮他们在民间获得稳固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作为具体工艺厂品的意蕴附着再起生产,制作的工艺品之中,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提产品的经济价值。②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评选“民间工艺大师”、“民间美术师”的称号。可以看到乌铜走银传习馆,悬挂着金大师的各种头衔,和出现在各级政府活动的照片的,都被重点保存,作为自己一种身份和被社会认可的象征。
乌铜走银传习馆对技艺的传承是十分重视的,每年都有好几批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到那里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学习,2012年,“乌铜走银”传习馆又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实行馆院合作,向在校大学生教授传承技艺,在大学生中挑选培养传承人,将现代设计和美学观念融入古老工艺,推出新器型、设计新图案,将古老的非遗技艺发扬光大。虽然各大报道都对这一培养模式叫好。笔者所见的在传习馆的学徒王师傅和赵师傅,分别来自东川和禄劝均为残疾人,在此学艺7个月。另外三位学徒都是年轻的小伙,由于是聋哑人的原因无法进行访谈。王师傅和赵师傅介绍说:“都是看到报道知道乌铜走银这门技艺,前来学习的,本来都是有工作的人,但是本着一心想学手艺的想法来到这里,前三个月是没有工资,三个月后渐渐可以加个一些东西,现在有了工资,一年左右可以做成品,卖出去还有1000—2000元左右的提成。但是工艺比较难,12道工序,全套学下来,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出师要三年左右。这几个聋哑小伙子是到学校里面的去招的,由于是聋哑人心比较静,比较适合干这种工作,他们来的时间也不久。来实习的大学生只有一个留下来,在我们看来,那些大学生,一下子怕脏,一下子怕整疼自己的手,怎么可以做出东西来,来这里也是打打闹闹的,他们来我就搬到后面去做自己的事,不然还影响我们学习的。”在此次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乌铜走银传习馆也在招聘人员,但是几天的会展下来,询问的人也不是很多。
四、结论
可以看到“乌铜走银“这一“滇”味绝技,在传承现状中面临很多问题。首先,乌铜走银工艺利用传统方式制作较慢,其工序又十分复杂,产品产量不高。要改变现状必须在工艺上进行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创新的突破点就是与高科技相结合,比如利用现代的熔金炉、电脑金属雕刻机、扫描仪、电脑处理软件等手段,整合各种技术资源,跟传统工艺相结合起来,逐步实行一部分机械化,一部分手工化的生产方式。第二,明确市场定位,扩大规模生产,只有扩大规模生产才能更好的发展此项工艺,同时明确文化(时代时尚)定位、包装定位、设计定位、推介定位、规模定位、投资定位等等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产研销体系。传统样式必须从新设计,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新,包括文化设计、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必须把握当代时尚审美方向,同时继续发扬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图案样式,改进生产工艺。第三,整合资源:包括技术资源、造型资源、材质资源、文化资源等。让所有资源最大化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可以打破乌铜走银的传统传承方式和工艺制作方式。当下是一个各种技术和资源大融合的时代,把雕刻与线刻相结合;把传统铸造和科技雕刻相结合等,才能创造出新的工艺,也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传统工艺。③
[注释]
①祝立业,赵一洁《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保山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与开发为例》,《商业文化》2012年06期.
②李炎:《在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③祝立业,赵一洁《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保山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与开发为例》,《商业文化》2012年06期.
[参考文献]
[1]陈庆德:《文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炎:《在显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法] 让·鲍德里亚. 刘成福.全志刚译. 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马翀炜:《民族文化资本化论纲》,选自《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卷.
[6]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祝立业,赵一洁《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保山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与开发为例》,《商业文化》2012年06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