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韩景愈 金佩璇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共同作用下,大量外出务工的现状,无疑会阻滞农村家庭三大功能的正常履行,而由家庭功能运行缺失导致的各类社会问题必将成为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外部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家庭功能的实现带来的弊益的基础上,从社会支持理论及农村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概略思路。
关键词:家庭功能;社会化;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农业产业化
一、 家庭基本功能概述
人类学认为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亲子是它的结构,生育是它的功能。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任何文化情境中,家庭总是赋有生育之外的功能。社会学研究认为家庭的功能除了绵延子嗣之外还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生产功能、消费功能、赡养功能。但是家庭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决定家庭功能的社会需求和家庭本身的特性这两个因素都在历史地变化着。故结合各学科的解释及当前的社会文化变迁,本文把家庭功能主要聚焦在经济互助、情感陪伴与社会化三个方面。
1. 经济互助功能。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有为彼此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的责任。比如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子女赡养年老体衰的父母,及夫妻双方互相资助过程中付出的经济成本皆为此功能的体现。这一功能是家庭为防御外界风险,传承香火延续的基本保障,也是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首当其冲的选择。
2. 情感陪伴功能。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每个人特定的生命周期内或在遭遇特殊事件时应给予彼此的精神慰藉。比如父母与幼小孩子间的亲密互动,成年子女对年迈父母的嘘寒问暖,当家庭成员面对挫折、不幸时能给予关怀、安慰、疏导,帮助其走出困境及其他精神层面的支持与互助都是该功能的现实表现。这一功能既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家庭顺应当前时代变迁的必然选择。
3. 社会化功能。是指家庭环境及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影响产生的结果。父母双方营造的家庭氛围,树立的价值理念,展示的行为习惯,对情感和爱的表达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未成年子女,并塑造他们的人格、行为系统、道德系统等决定一个人成年之后生活状态的关键要素。这一功能既与传统的教育功能有相似吻合之处,又比传统教育更全面、更立体的体现了家庭对个人的型塑意义。
二、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功能实现的助益与滞碍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一现象也不例外。从家庭功能实现的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经济互助功能的实现有极大帮助,但对情感陪伴功能及良好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却是弊大于利。
1. 对经济互助功能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8896元,收入增长速度为9.3%,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增长13.9%。由数据可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贡献明显,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家庭生存资源不足、发展资源乏力的制约。农民的住房条件、生活质量及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都随收入的提高而产生了变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经济收益稳固了家庭的物质支撑,提高了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规避了部分因经济因素导致的家庭破裂、失和问题。
2. 对情感陪伴功能的影响。情感陪伴是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信任、说服力及爱的源泉,是家庭内在的、隐性的联系纽带,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基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让渡出陪伴配偶、子女、父母的时间。经年累月的异地分隔的状态,使得家庭成员间亲密关系的构建失去契机。而这种亲密关系的缺失必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妇女的生理需求问题、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问题等无疑都与这一功能的缺位有着直接关系。这些问题产生的结果不容小觑,既会瓦解家庭系统的良性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发生的社会恶性事件已经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3. 对社会化功能的影响。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家庭对个人社会化影响的几个层面出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各有呈现。首先,从家庭环境建设来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必然会与外部环境发生信息、观念的交换,带来生活方式、文化教养、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为农村家庭注入一些民主的、科学的、正向的风气,继而提升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子女产生良好的影响。其次,从感情与爱的培养来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暇陪伴子女,子女无法接受父母的爱抚、安慰并失去这些活动伴随的感情交流,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其感情的正常发展。个体对爱的理解、接受及给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父母的情感互动经验,外出务工现象阻滞了家庭情感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再次,从父母的权威对子女的影响来看,因父母外出务工,子女在生活及心理上无法对父母产生依赖,父母也无法成为孩子心中全知全能的权威。故父母对子女进行的社会化指导,子女常常表现出抗拒,二者无法形成沟通默契,常引发各类家庭矛盾。
三、相关对策建议
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的构成单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既关乎个体人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家庭自身的团结稳定,还关乎整个社会的良序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农村家庭功能履行不畅的现状,本文分别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角度,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建议:
1.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体可以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支持。所以,对那些农村立地条件比较差,无法在当地获得工作及发展机会,必须外出务工的农民来讲,其家庭功能实现过程中,因缺乏必要的家庭成员而造成的制约,则应由其他社会主体弥补。民间组织、基层政权组织、社区组织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一些科学理念和工作方法,把“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引入到农村家庭功能恢复领域,并与民政工作系统分工、整合资源、密切合作共同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为每一个家庭制定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以解决各类因家庭功能实现不足而导致的问题。
2. 对那些自然条件较好,自身资源禀赋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衍生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来为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创造价值增值的机会,把他们留在农村、留在家庭。这一举措的实现离不开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支持,需要各级政府调整投资方向、健全金融市场,并通过加大对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的投入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鼓励农民开发本土的优势资源尤其要重点扶持农村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及信贷等方面的便利,以此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比较劣势,打造农村自身的吸引力。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农村发展问题,也避免了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引发的家庭功能无法实现产生的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2-63.
[2]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8-89.
[3]赵立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研究[M]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63.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K].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