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古典哲学的圆融无漏之境

时间:2024-04-23

【摘要】东方哲学是早熟和圆融无漏的。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未然性”是中国哲学打开众妙之门的口令,“自然”是他们最神圣的信仰,而这正是古典西方哲人的致命弱点。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特重精神的作用,这些正是我们拥有哲学自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中国哲学 圆融无漏 哲学境界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正确的实践,从而由理想化为现实。这大体上是不错的。换言之,正确的理论可以引导历史的前进。

然而,我们很快会提出一个问题,理论的正确性,不是“自为”之物,因之,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实践”是一个永恒变动着的(所谓“易”)概念,于是理论的正确性也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正确的理论不是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殆的圣典,而是要因时间、条件、地点的改变而修正或完善。否则,我们会陷入神学的藩篱之中。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东方哲学的早熟和圆融无漏。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

东方哲学中的“自然”,大体类似西方哲学中常用的“自为”一词。东方人深知自然的大不可方和小不可测,即《庄子·天下》篇中惠施所谓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先外祖父缪篆先生,固近代中国之大哲,他讲“一”指“天”,这“一”字与负阴抱阳的“人”结合,便为“大”。《老子》中开宗明义地讲:“大”原来是“道”之“名”,“道”只是“字”,“字”以彰“名”。至于“大”,老子称“强名之曰大”,即勉强称之为“大”。因为老子有另一命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宇宙之大,从没有一物是长驻不变的。因之“未然性”乃成为中国哲学的灵魂,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瞬息。

恒变不居,是东方哲人信守的哲学最高境。东方无神,从经典著述中,我们可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老子哲学中的“自然”,乃是本体论和方法论合而为一的最佳名词。本体是自在而已然的,方法也是自在而已然的。这里的“已然”和“未然”又构成了一组同一性(齐一)的哲学命题,即“已然”和“未然”的合二为一叫“自然”。与老庄哲学异曲同工的佛教哲学,视宇宙万物和精神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存在?当我们看到时,已成往迹。宛如我们观测夜空的星辰,那灿然而在的距我们几百亿光年之遥的明星,早已是往迹。佛家讲,“一念之中有九十九刹那”,任何时空中的存在都是虚妄,当你见到时,它已过去,不会有稍纵的停留。黑格尔之所以对东方哲学有误解,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不了解中国语言,他说:“因为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没有连接词、没有格位的变化,只是一个一个的字并列着,所以中文里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①黑格尔不得不承认“定在”是有限地扬弃了理想的环节,而“自为”存在只是理想性。然而黑格尔本质上对东方尤其是对老子的“无为”心怀厌弃,他说:“凡是厌烦有限的人,决不能达到现实,而只是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黑格尔永远不会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也不会理解佛家心中所追逐是“无量光”,是生命的“得大自在”,他们都不曾“消沉暗淡”。②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四十二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这是老子哲学的警句,意思是“无为”之境乃“道”之境,它不需反复增添,而需不断减略,以到达无为之境,这样就真正接近了“道”,就可以与天地精神相往还。宇宙之太初,本是极单纯、极宁静、极均衡的,那是“无为”的“无何有之乡”。如果按黑格尔的方法去解释:“它们增长由于减少,反之它们减少由于增加——这也是说得很笨拙的。”③我想笨拙的可能正是黑格尔自己。

我想就下列三点指出黑格爾对中国语言的隔膜而产生的荒诞结论:其一,“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是这样吗?中国人的智慧在于使用者的判断,当其对象“不确定”时,中国人会用“或”“虽然”“然则”等相对不确定的词表述之,而当其对象“确定”时,则用“固”“唯”“当然”等确定之词表述之,用词游刃有余。然而宇宙万物瞬息万变,中国人对凿凿之言往往放出一条可变的生路,不以“格位”作不可移易的限定。

其二,“没有连接词”。中国会意性的语言特色使中国的哲学语言带有了浓郁的诗性,正是如此,中国人打通了诗意判断与哲理判断之通道,其所摒弃的正是黑格尔所追逐的“规定”或“确定”。黑格尔之意,希求将中国纵横恣肆的哲学,纳入西方有严格限制的“规定”或“确定”之中,这无异于削足适履,驱楚辕而入赵辙。更厉害的是,中国哲学把“混沌”视为中央之国的帝王,七窍开而混沌死,事实上对无始无终、无际无涯的时空,黑格尔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管窥而蠡测,永远无法达到宇宙的极限。

其三,中国语言之妙在隐含着的连接词,会使境界豁然大开,“未然性”是中国哲学打开众妙之门的口令。庄子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正说明了“彼”与“此”的相互依存和转化,这里不需要连接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谙熟中文的人十分清楚,这两句话也不需连接词,而不像黑格尔一把钥匙只对着一个锁孔——彼即彼,此即此,或非彼即此。

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

中国哲学在至高之境,往往将方法论与本体论合而为一,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凭着中国先哲的感悟与归纳,“高明”和“中庸”是同出而异名的宇宙本体论和方法论,“混沌”则极言宇宙的深不可测,那是“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的大规则。它无处不合理,无处不恰到好处。若想一一弄清,那将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从为人的心气而言,中国古哲对宇宙服气,而西方哲人不服气,必探求其“确然性”而后止。中国古哲则知道一切都处于“未然性”,“自然”是他们最神圣的信仰。而西方从柏拉图的“永恒理念”、到笛卡尔的“纯粹信念”、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永恒地在追逐黑格尔所谓的“逻辑的次序”,坚持着“坚硬的理智”——“特殊事物能植下根基,能固定下来”,④而中国哲人对“固定下来”,则永持怀疑的态度。endprint

黑格尔在十九世纪当然是哲学界的魁星,我所陈明的是他对古希腊哲学传统之外的哲学所抱的偏见和误解。黑格尔本人已经从神学的困境走向了辩证法,列宁在读完黑格尔的《小逻辑》之后,不胜感慨地讲:“值得注意地,关于‘绝对理念的整个一章,几乎没有一处讲到神。”列宁大概有点失望。其实从十七世纪开始,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以及十八世纪的卢梭和康德对上帝早已经历了科学和哲学的质疑和改造,只是他们尚对宗教裁判心存恐惧。只有到了十九世纪末,大哲尼采无所顾忌地宣称“上帝已死”,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无疑一声巨雷。尼采对“确然性”提出质疑,以为应当超越“非此即彼”而探求“亦此亦彼”。以尼采的天赋,他是不会抄袭庄子学说的,只是他比庄子晚了二千二百年。二十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本质属性(‘是什么的确然性)向现象(纷陈的混沌,‘亦此亦彼)的还原”。受胡塞尔影响甚深的海德格尔更提出:“纯粹的存在(指东方所称之‘道或‘自然)是超越任何确定之属性的”,这是对西方往昔只重“确然性”的当头棒喝。

十八世纪末,作为理性主義集大成者的康德,已天才地以为自在之物不可知(即无“确然性”)。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是检验往昔一切认知本身的“确然性”,于是他有三批判书问世:《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至十九世纪末,尼采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诞生。

以上我们大体上有了中国的哲学自信。中国最晚在2300年前庄子的《齐物论》《知北游》《让王》《列御寇》四篇文章中提到了“宇”和“宙”,庄子教导人们不要迷惑于“宇宙”,而要立于宇宙之中枢。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宇”,和无起无止的时间——“宙”之前,庄子是何等潇洒。康德在二千一百年后认识到这种无限性,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道:“如果人们要假定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的世界边界,他就绝对必须假定世界之外的空的空间和世界之前的空的时间这样两个怪物。”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用一个“空”字来陈明时与空,那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对“空”的天才描述。佛教自东汉来到中国,它的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中国人特重精神的作用

古典西方哲人的致命弱点,是他们不知道或者不重视物质和精神的转换,不知道以“未然性”(非确然性)为本的中国本体论所要把握的,恰恰是西方所遗忘的精神势态,这种精神势态正是物质和精神转换的胜果。在这时我们才知道,对于宇宙而言,“本体论”和“方法论”合而为一,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存在状态。法国哲学家裴程先生有云:“以把握道之未然性为目的之中国本体论就是方法论。恰如范曾先生所说:‘阴阳二元论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杰出方法论和本体论。在这里本体论和方法论是合而为一的。”(裴程:《言不言之美》)

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中国人特重精神的作用,从东周老、庄,到南宋朱熹、陆九渊,到明代王阳明,都是“天人合一”的持论者,在这里,“人”指人的精神。北宋“二程”(程颐、程颢兄弟)则更提出“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合”,这是至今为止,有关宇宙和人之关系最为透彻的哲学命题。

有、无同出而异名,天人合一,未然性,道法自然,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齐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时、空的无始无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为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峻论伟说,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巅峰。当量子力学时代来到人间之时,我们益感中国古哲思维的前瞻性和魅力,它不是有漏根因,而是无漏之境。

(作者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

【注释】

①③[德]黑格尔著、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40页。

②[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05页。

④[德]黑格尔著、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68页。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