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童逸伦:我在美国打橄榄球

时间:2024-05-04

秦东颖

童逸伦是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会计和数学系的大二学生。定期去健身房锻炼是他的习惯。童逸伦小时候是“体育困难户”,永远是全班体育成绩最差的几个人之一。一个不能从体育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孩子,是怎么变成一个“运动达人”的?童逸伦说:“在美国高中打橄榄球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我父母也觉得我好像脱胎换骨了。”

被酷炫装备所吸引

1.70米的身高,戴着一副眼镜,童逸伦的外形颇符合“理科男”的特点,甚至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人误认为“宅男”。

童逸伦高中时去美国做了一年交换生,之后就读于北野山私立高中。他介绍:“学校会根据季节推出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选修。秋季有橄榄球、足球、长跑、草地曲棍球;冬季有篮球、摔跤、游泳。我当时选了游泳,因为小时候就学会了游泳,此外还选了橄榄球和田径。尽管这些项目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可以通过它们多交些朋友。”

对于橄榄球的认知,童逸伦仅限于从美国好莱坞电影里所看到的,他说:“闪亮的头盔、坚硬的肩甲、帅气的制服以及场边的啦啦队,学校的橄榄球队简直就和我在电影里所看到的一模一样。”橄榄球赛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体育赛事,童逸伦早就下定决心:“我要改变自己,加入这个全校最酷的队伍。”

对于能否入选校队,童逸伦起初有些担心,他说:“以前每次选篮球队员,我都是去凑数的,总是最后才被选上。”在一轮紧张而激烈的选拔之后,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好消息是:他这个体重不到60公斤、身高不过1.70米的“竹竿”竟然被选中了;不怎么好的消息是:他被选中的原因是橄榄球队员奇缺,所以凡是报名的学生都被录取了。

橄榄球队一共有近60人,童逸伦先加入二队接受训练。“连我这样的人都能被选上,球队的实力可想而知。在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项目是足球,校足球队经常蝉联冠军,基本上校园明星的头衔都被他们捞去了。不过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毕竟足球队没有这么帅的头盔和肩甲。”童逸伦说。

感谢他们没有放弃我

冲撞几乎是橄榄球项目中的“主旋律”。童逸伦在训练中的第一次冲撞,直接把头盔都撞掉了。他说:“第一场正式训练之后,我就对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制服恨之入骨,头盔和肩甲又重又紧,本来就跑不快的我,像一只背了一个沉重的壳的乌龟。我的位置是receiver和corner back,简而言之,就是接球和防守接球的人。有着奇怪形状的橄榄球与我秀气的小手接触,就像同性的磁极,互相排斥。每次别人传球给我,基本就跟传给空气差不多。”

那时的童逸伦恐怕不会想到,在橄榄球队学到的东西,会比在课堂甚至整个高中生涯学到的更多。他说:“的确,那时候我是全队最没用的队员之一,不少队员都对我的表现感到失望。很多次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都在想,随便找个理由逃掉明天的训练吧。但沃尔士教练改变了我的想法。”

无论在训练中是多么的一无是处,沃尔士都没有放弃童逸伦。“教练对我的态度,跟对我们球队的一号球星的态度一样,他总是给我证明自己的机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相信我的人,我才不停地努力。也正是因为他,队友们逐渐认识到我的存在并且选择相信我。”童逸伦说。在比赛中,面对体重比自己重一倍的对手,童逸伦从来没有退缩过,每次他都是擦干脸上被撞出来的血,继续站在对手面前。沃尔士教练总是对童逸伦说:“无论对手是谁,你都要勇于接受挑战。”他让童逸伦亲身体验了美国人所信仰的价值观——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影响童逸伦的还有他的队友。童逸伦说:“教练有一个令我们很感兴趣的训练方法。他把所有的队员分成两人一组,一个人做一圈来回跑,另一个人在队友跑完前做俯卧撑,互相交替。在跑的时候,我只想着一件事:快点跑完,这样我的队友就不用做更多的俯卧撑。当我做俯卧撑的时候,我一直相信队友会很快地跑回来替换我。”对于初到美国的童逸伦来说,体育运动成为他更快地融入新生活的方式。虽然跟队友还称不上是知心好友,但童逸伦和大多数队友都谈得来。当他们一起穿着同样的制服,站在同样的场地上,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每次跌倒,都会有人把他扶起。当因为疼痛而萌生退意时,当想到队友们都在忍受着同样的痛苦时,他又站了起来。他已经习惯了因为冲撞而全身布满乌青和划伤。

最让童逸伦难忘的一场比赛,他没有上场,他的球队也没有取得胜利。那时他还在二队,目睹了一场雪地中的热血较量。“对手的实力比我们高出很多,可是那场比赛我们并没有完全处在下风,每个队员都在拼力搏杀。最后我们输了,但两队的比分差距非常小,我在场边看得热血沸腾。”至今回忆起来,童逸伦还有些激动,眼里闪着泪光。

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

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两个小时,包括上午一个小时的健身房力量训练,童逸伦逐渐按橄榄球队的作息时间生活。他说:“最近我在上海的健身房锻炼时,旁边的人都夸我,看我块头这么小的人,负重能力却超强。我的体重是63公斤,卧推达到80公斤,深蹲负重可以达到100~110公斤。”

外形变了,不再像细竹竿似的弱不禁风;性格变了,更加坚韧和自信。对于儿子的改变,童逸伦的父母看在眼里,甚感欣慰。童逸伦说:“我们家没有人搞体育,但我妈妈很认同体育运动的作用。”

童逸伦用一句话概括了他在橄榄球队的经历:“It is all about the game.”他接着说:“这就是个游戏,我更看重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成为球星、偶像。我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在参与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美国校园的体育文化,很多中国家长通常会说:“他们没有升学压力。”童逸伦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升学压力其实哪里都有,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体育,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读书与运动的时间。读书其实并没有那么忙,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中国学生,不要拒绝体育,因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