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去年国庆节放假,我带两岁多的女儿远游,甚少出远门的她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指着车窗外不断跃入眼帘的景色不停地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草……”除了能辨认一些常见的绿植,其他问题我只能含糊其词地回答。孩子是天生的自然观察者,他们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敬畏,而我贫乏的自然知识甚至已经不能满足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知和想象,我不禁为自己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汗颜,并心想要及时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有时候,工作与生活竟是如此不谋而合。假期结束,编辑部召开例会,主编向我们极力推荐了台湾学者潘富俊——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主编还提议2016年对杂志内容进行微调,将原来的“名校校训”改成介绍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一期一会,为大家普及一些自然知识,打开一扇更好地了解自然的窗口。关于自然教育的文章我们的杂志之前刊登过一些,而且每期的《天下》栏目中都有一些关于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文章,但专门开辟固定的版面介绍植物还是今年的创新。对这个提议,大家都拍手叫好,并建言献策,为这个新栏目起名字——《植物古趣》《草木往事》《绿野仙踪》等名字纷纷涌出。经过集体商议,我们最后决定首先连续介绍《诗经》经典篇章中的植物,暂时以《〈诗经〉中的植物》为栏目名称。
一提到《诗经》,人们就情不自禁地吟诵其中那些朗朗上口的名句,但对这些名句中所提到的植物却知之甚少。潘富俊先生说,植物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经》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自然科学与文学之间的鹊桥,在《诗经》的305首诗中,有135首中出现植物,而且它们都有着美好的文学意象。在我们周围生长着这么多有灵性的植物,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曾用诗的语言触摸它们的光华;200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逐渐远离大自然,但是通过这扇窗,我们想和读者一起认识并探索我们身处的世界。
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在与书结缘后称呼自己为“迟学者”。迟学者——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定位。在大自然这部皇皇巨著面前,我就是一个迟学者,而且我愿意做这样的迟学者,去认识这些跃动的生命音符,只为与这个世界更好地相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