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墉
现在的小孩与其说是很无厘头,不如说有时是因为他们不懂礼貌,以为摆酷才有个性,或是有趣,其实给别人的感觉并不好,尤其是对于长辈或陌生人,可是他们不知道。
今天早上,我起床,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只好打你妈妈的手机,手机是你接的。“你们到哪里去了啊?”爸爸问。“你难道不知道我今天要上中文课吗?”你在那头说,“我们正在去徐老师家的路上。”
晚餐前,爸爸到厨房的柜子里拿酒杯,你也过来,伸手往同一个柜子里摸。“你要什么?”爸爸问你。你没回答,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碗,把碗在我眼前晃了晃,就转身走了。
早上,因为你正要去上课,我不好多说;晚上,又因为是吃饭前,怕影响你的情绪,我也没讲话。但是现在爸爸必须对你叮嘱一番。
愈是当你们大了,有了主见,或进入青春期,愈得教你们说话的礼貌。
譬如你今天早上对爸爸说话,不是就不够礼貌吗?当爸爸问你在哪里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们在去上中文课的路上?”相反地,你用了一句责难的话——“你难道不知道我今天要上中文课吗?”
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知道说话的技巧了。会说话的人,绝不是总以责难的语气咄咄逼人的。
想一想,如果天气冷,你穿少了,妈妈对你吼:“你想冻死啊?”是不是在感觉上远不如她对你温柔地讲:“今天天冷,多穿一点。”想一想,如果你在教室里开窗子,有同学对你喊:“你不冷吗?你不冷,我们冷。”是不是远不如她对你关心地说:“别开窗子了吧,回头着凉了。”
“多穿一点”和“别开窗子”都是正面的句子,很简单、很明确,感觉上比你用带有责难语气的“问句”好多了。
相对的,有许多直接而简单的句子,你又应该改为“问句”,才显得婉转。譬如你问:“对不起,我能不能离开一下?”“对不起,我能不能打扰你一分钟?”“能不能麻烦你把胡椒递给我?”是不是比你直接讲:“我有事,要离开。”“我要问一件事。”“把胡椒递给我。”感觉有礼貌得多?
再谈谈你晚餐前拿碗那件事。
你知道华人常用“颐指气使”形容人没礼貌吗?“颐”是“面颊”,“颐指”的意思是用半边脸来指挥;“气”是“气音”,“气使”表示用“哼、嗯、喂”的语气使唤人。
西方也一样,当你指挥别人,只有动作没有声音的时候,是最没礼貌的。
举例来说,你去餐馆,茶杯空了,你最好对侍者说:“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续杯?”或者一边指杯子,一边简单地问他:“我是不是可以……(May I?)”除非那侍者距你很远,你叫他会吵到别人,否则你绝不能光指一下杯子。即使指指杯子不说话,你也一定要看着他,露出笑容。
至于你去银行或邮局那些柜台前面有玻璃的地方办事,更要注意不能用敲玻璃来引起对方的注意,而是必须开口说话。即使不得不敲玻璃,也必须伴随着说一声:“对不起,打扰你。”
好,现在回头想想,爸爸要说你什么?
晚餐前,你把手横过爸爸面前,去拿碗,是不是不如开口问:“Daddy,能不能请你把碗递给我?”就算你自己拿了,当爸爸问你要什么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应该开口说“我拿碗”,而不是在爸爸面前晃一晃碗?
最后,让爸爸告诉你两件有意思的事——
爸爸在研究所念书的时候,有个在餐厅打工的同学曾经偷偷告诉爸爸:“如果有客人耍大牌,颐指气使,我就在他的菜里吐口水。”还有一个在领事馆做事的朋友说:“我最恨人家敲窗子了,我又不是动物园里的动物。他只要敲,我就装作忙,要他等;如果他再敲,我就找他麻烦,刁难他。”
无可否认,这两个人做事的态度很不对。但是你能不知道、能不警惕吗?没礼貌,除了显示自己没教养,还常吃闷亏呀!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五官容貌,却能够以微笑展现欢颜。笑容是温暖的阳光,可以照耀每一颗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