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遗”视野下京族“哈节”仪式舞蹈的风格特征

时间:2024-05-04

余甜甜

〔摘 要〕京族是广西十二世居民族之一,“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神灵、敬奉祖先的传统节日,“哈节”中的仪式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文章通过对仪式舞蹈风格特征构成的宗教信仰、自然条件及生产劳动等因素进行探寻,结合各仪式舞蹈间同质与异质的对比分析,研究“非遗”视野下京族“哈节”仪式舞蹈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哈节;仪式舞蹈;风格特征

京族是广西十二世居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期称“越族”,1985年定名为京族。其祖先约于十六世纪初叶起,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2.8万人,其中,东兴市京族人口1.9万人,主要聚居在澫尾、巫头、山心等村。哈节,京语称为“艺殿耽”,意译为亭旦日,是京族人民纪念祖先、敬奉神灵、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2006年京族哈节经国务院批准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节中的仪式舞蹈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穿插在祭祀活动中的仪式舞蹈按仪式顺序分别是:《进香舞》《进酒舞》《花棍舞》及《天灯舞》。

京族哈节中的仪式舞蹈在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消化和吸收各类文化因素,通过过滤、筛选和沉淀而成,凝聚了京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意识,因此,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舞蹈风格特征。仪式舞蹈中體现出的风格特征不仅是京族人民对自身舞蹈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更是京族历史文化的艺术体现。

一、仪式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

1.宗教信仰 京族人崇拜大海、敬畏大海、赞颂大海。京族的文化艺术绝大部分取材于大海及海洋有关的题材,从而形成京族的海洋文化。出于“人海和谐”的心理,人们创造出诸如“镇海大王”之类的传说故事,并坚信这些神灵护佑四方,给信奉者带来福祉,这是多神崇拜、祖先崇拜的宗教观念的反映,而这样的宗教信仰在祭祀歌舞中获得平衡,哈节中的仪式舞蹈由此而生。

2.自然环境 京族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气候,靠海而居的自然条件影响了京族人的体质和性格。那些与大海为伍的渔民们,由于海洋那变幻莫测的特性,练就出海洋民族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沉稳深挚的气质。京族人勇敢坚忍、腼腆温顺的性格,形成舞蹈中既有柔和缓慢,又有急促激烈动作的风格特征。

3.生产方式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以渔业生产为主。受海上行船风浪造成的不稳定性影响,因此,舞蹈动作中膝部出现不同程度弯曲、起伏颠簸的典型特征;长期“织网”“拉网”生产劳动构成了京族女性灵巧的手指运动特征,造就出“轮指转花”“转手翻花”,这样取材于生活并且独具一格的典型动作,表现出海洋民族特有的审美感知。

二、仪式舞蹈的风格特征

1.共性特征 ①严谨的祭祀性:哈节中仪式舞蹈必须按照严格的仪式顺序进行,舞蹈有规定的表演模式、队形调度以及动作顺序,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规定女艺人的身体不得出现背对神台的动作,以此表示对神灵的恭敬。

②动作“屈”“圆”“收”的特性:“屈”——受常年海上作业的影响,膝部在动作中保持一种屈伸状态,无论节奏的快慢、动作的变化膝部的屈伸均协调配合或大或小、自如流畅的幅度;“圆”——圆形的动线(见图1),在队形路线的流动中以及动作变化的流动中都包含着各种圆形的动线。如调度中的横8字圆、“轮指转花”的平圆及“转手翻花”的立圆。同时,“圆”在京族人的思想观念中代表着团圆和谐之意,因此也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及向心力的表达;“收”——收敛克制的力度,无论动作的幅度大小、节奏快慢,均以恰到好处、内收控制的力度处理,表达出对神灵恭敬之意。

③鼓舞相伴的共性:各仪式舞蹈均有鼓乐伴奏。鼓是哈节仪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族老艺人阮继儒总结的表演口诀:鼓舞,以鼓带舞;怎样打鼓,怎样跳舞;鼓响舞起,姑息收舞。由此可见仪式舞蹈与打击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进香舞》与《天灯舞》更是鼓舞与歌舞多种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女艺人均自唱自舞,《进香舞》中边唱边舞;《天灯舞》中先唱后舞,歌曲均是京族传统民歌,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使仪式舞蹈充满独特的韵味。

2.个性特征 《进香舞》:又称“纳例”,是集歌舞为一体的舞蹈形式。在热烈欢快的鼓声中开始,女艺人唱着《进香歌》;左手持香;右手做“轮指转花”;时而在香上时而在香下;时而绕至身旁时而绕至头顶,伴随着“一支檀香透九重,敬天敬地敬神灵”的歌曲,贡香因女艺人“轮指转花”的手部动作及脚下行云流水的调度,营造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进香舞》动作轻柔、调度流畅,舞蹈动作在烟雾缭绕中显得如梦似幻,由此表达取悦、感谢及赞美神灵之意。

《进酒舞》:主祭向神台进酒时,女艺人随主祭及敬酒的行列在殿中所跳的舞蹈。女艺人双手在胸前做“轮指转花”及“转手翻花”,经过依次向内收的立圆和平圆有其特殊的舞蹈含义,目的为营造出行礼、作揖及推杯换盏的寓意,双膝跟随热烈紧凑的鼓点配合上下屈伸,表现出对神灵虔诚与恭敬之情。

《花棍舞》:哈节“送神”仪式之前的一段仪式舞蹈,舞蹈意为“驱邪赶鬼”,为“送神”开路,以保佑全岛人畜平安。《花棍舞》由一位女艺人表演,女艺人腰中系红色腰带;以巾蒙面;双手持由竹子刨丝制成的“花棍”,其上由彩纸点缀色彩,借此烘托祭祀的神圣气氛。《花棍舞》有七套固定动作,动作按固定的动作顺序进行,“花棍”在女艺人手中变化多端,时分时合,时上时下,有双棍同时向外绕立圆,也有双棍分绕立圆,脚下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西部上下的屈伸起伏。伴奏鼓点的速度由慢至快,给人一种急促紧张的感觉,伴随着女艺人将“花棍”抛出店外将哈节仪式推向高潮。《花棍舞》动作幅度跌宕起伏,紧凑连贯,动作表达出一种“驱赶”“驱逐”的寓意。

《天灯舞》:又名“灯舞”,是在哈节最后一个晚上表演的仪式舞蹈。女艺人头顶倒扣的大碗;碗上叠盘;盘中燃1至3根蜡烛,手中各持一杯;杯中也各燃1根蜡烛(见图2)。“天灯”舞是歌舞结合的二段体结构,女艺人面对神台恭唱《天灯歌》,歌曲结束鼓声骤起,伴随着热烈欢快的鼓点,女艺人持“手灯”交替转动,流动过程中膝部保持稳定的屈伸微蹲舞姿,表现出对神灵的虔诚、敬奉之情及对幸福生活的祈祷。《天灯舞》舞姿端庄肃穆,殿中荧光流转,极富浓厚的宗教祭祀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京族哈节中的仪式舞蹈不仅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经过精纯和凝练的艺术体现。仪式舞蹈从最初的神话信仰到纯正质朴的精神追求,即“真善美”的境界;其风格特征中所表达出的相同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及审美意识,是仪式舞蹈的立身之本,更是京族的民族内聚力、向心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象征。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广西卷[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8

[2]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9

[3]黄小明.论京族舞蹈的美学特征[J].舞蹈,2013.12:388

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非遗”视野下京族“哈节”仪式舞蹈风格特征的研究》成果,编号:YB2018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