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喻佳
〔摘 要〕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璀璨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汉族民间舞占据着主要地位,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湖南花鼓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族民间舞;湖南花鼓戏;舞蹈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璀璨的湖南民间舞蹈更是人们丰富地域生活和精神情感的集中写照。在湖南民族民间舞中,汉族舞蹈占据着主要地位。其中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南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湖南花鼓戏舞蹈,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湖南花鼓戏舞蹈的由来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地方汉族戏曲剧种。它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汉族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花鼓戏的起源发展过程是在民间玩灯歌舞的基础上加上说白、情节发展而来的。过去民间玩灯无论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采莲船都需要鼓锣控制节奏。玩灯者高兴时还要把民歌小调掺杂进去,一唱众和,旋律活潑、跳跃,具有古朴原始的乡音之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湖南花鼓戏由于地域性民俗及声腔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主要流派。湖南花鼓戏大多以人们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的民间生活为主要题材。它曲调活泼、通俗易懂,用方言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形象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情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湖南花鼓戏在“灯戏”乃至花灯、地花鼓一类的歌舞演唱形式上发展起来。它的表演形式从最初歌舞形式的“两小”(小丑、小旦)发展到“三小”(小丑、小旦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逐渐具有戏剧性质,较有故事情节,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后来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现在的戏曲剧种。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
二、湖南花鼓戏舞蹈的特点
湖南汉族民间舞最具特色的就是以湖南花鼓戏为原型,从湖南花鼓戏中提炼的花鼓戏舞蹈动作,其舞蹈动作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湖南花鼓戏舞蹈的表现形式为载歌载舞,内容丰富。载歌载舞是湖南汉族民间舞蹈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在表演中常常有歌伴舞、歌舞相间、载歌载舞等多种形式。歌舞中有描述劳动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也有淋漓尽致地倾诉心境。湖南花鼓戏舞蹈,演员在表演的同时以戏曲方言的演唱形式,配上各种传统的吹、拉、弹、唱的民族乐器伴奏,形成一种热闹非凡的场景。特别是湖南花鼓戏特有民族乐器大筒的使用,使湖湘韵味更加浓郁。在演绎过程中,演员如果在演唱时,则舞蹈动作会相对简单、幅度不大,重在演唱和表演上下功夫;但在过门和需要表演情节时,演员则会全身心投入,展开舞姿,在激烈的乐器伴奏中舞动起来。舞蹈的动作也与唱词密切相关,人物的表情也会随着唱词的内容和情节展现出来,或含蓄、或欢快、或沮丧、或悲伤……如犁田、使牛、推车、砍柴、绣花、喂鸡、纺纱等,惟妙惟肖,美不胜收。如在《补锅》中,演员边唱边做“拉风箱”的舞蹈动作,这些歌舞不仅能表达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更能抒发细腻的思想感情,能看其舞、听起声、表其意,有声有色,具有着强烈地艺术视觉效果,在中国悠久的表演艺术中占有突出地位。
2.湖南花鼓戏舞蹈在表演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道具,表现力强。我们都知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内容及舞蹈的情感,常常使用道具。扇子和手巾是湖南花鼓戏舞蹈使用最多的道具。道具的使用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感情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根据剧中情节的需要形象地模拟花和蝴蝶等,如在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女演员们都手拿扇子,时而拿在手随身摆动,时而插入腰间,时而害羞地遮于脸前……这些从生活元素中提炼的舞蹈动作都加强了舞蹈的形象感。扇子在花鼓戏舞蹈中运用很广泛。不仅小旦拿扇、小生拿扇,有时小丑也拿扇。这就需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来变化扇子的力度及舞蹈动作。如在演绎开心或高兴时,扇子动作轻巧、明快,开合有力;在演绎心情沉闷、苦恼时,扇子动作则沉重、缓慢。因此道具的动作也会根据情绪的转变而变化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小;自然而然,舞蹈的情绪所表达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说明了道具在舞蹈动作中的重要地位,都为美化表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湖南花鼓戏舞蹈在动作中大量运用民间舞的特有元素,特色鲜明。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利用肢体来完成各种优雅和高难度的动作。湖南花鼓戏舞蹈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大量运用了民间舞面部表情、肩、手型、步伐等元素,强调“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舞姿体现出“三道弯”曲线美,其中“眼随手动”“神形兼备”更体现了舞蹈表演上的内在美。湖南花鼓戏舞蹈中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不仅是演员塑造人物、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活灵活现的肢体“道具”。在表演时, 演员通过眼神与对方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观众通过变化多端的眼神读懂角色的内心, 我们只有发挥好眼睛这个特有“道具”的功能, 才能使演出的角色“活”起来,才能使角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湖南花鼓戏舞蹈中还大量运用了特定的舞姿动作:如点头、抖肩等细微动作来表达情感,更有一些与汉族舞蹈动作紧密相关的形象动作,如“风摆柳”“三点头”“鸽子翻身”“金鸡独立”等,这些舞姿动作及造型的运用与表演者的唱词有关。演员一边唱,一边表演,如《刘大娘》演唱中,刘大娘一边唱“刘大娘笑呵呵……笑呵呵呵呵”,一边眯着眼,轻轻碎抖肩,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及舞姿造型来强调舞蹈的韵律感;同时这些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的动作,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了舞蹈的协调美、造型美、韵律美。另外,湖南花鼓戏舞蹈中还大量运用多种舞蹈步伐。如“云步”“矮子步”“十字步”“圆场步”“花旦步”等。这些步伐看似各有不同,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却有着相同之处。它们都强调着身体的左右摆动的动律,注重上下身的协调配合,这些动作也成为刻画剧照人物性格的典型符号。如在《刘海砍樵》片段中,为表现刘海哥上山砍柴的情景,就运用了大量的民间舞步伐——登山步。在初上山时,刘海哥的登山步伐轻快愉悦;在踏泥趟水时,则采用了重心落地稳、实,膝盖起伏小的登山步;在穿越丛林障碍时,刘海哥则运用带小腿左右划圈的登山步和后踢步,来形象地描述他穿越障碍的不易;这些侧身、步伐并配合道具扁担的运用,形象地刻画出了山路的崎岖不平、起起伏伏,让观众也身临其境。而作为精灵的狐仙——胡秀英,在舞蹈道具的选择上,双扇不断抖动变化,时而害羞含蓄、时而热情洋溢,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与处理上则步伐轻盈、形象活泼俏皮,楚楚动人,十分让人喜欢;在与刘海哥的双人舞段中,运用了大量的“十字步”。两人一起歌唱,一边起舞,山坡下坡,你追我赶,场面风趣,生活气息浓烈,把情感和欢乐一起推向了高潮。
总之,湖南汉族民间舞湖南花鼓戏舞蹈这种古朴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是舞蹈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共同反映,是湖湘文化长期的沉淀,它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将在艺术表演中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鲁冰倩)
参考文献:
[1]余凯亮.歌舞共娱、雅俗共乐——湖南花鼓戏舞蹈初探[J]文艺生活,2010(6).
[2]黄娇.浅析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艺术特征[J]青春岁月,2013(4).
[3]宋玲.从湖南花鼓戏看湖湘民俗文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4).
[4]江正楚.祝天下夫妻恩爱一路同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赏析[J]艺海,20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