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情感化设计中的APP视觉资源研究

时间:2024-05-04

许梦阳

〔摘 要〕随着自闭症儿童数量的不断增长,运用情感化设计理论,设计符合自闭症儿童教育特征的APP,将大大减轻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与教育负担。研究从满足自闭症儿童体验的目的出发,从本能层次的感知设计到行为层次的交互动画设计,以及最后对反思层次的自我形象设计三个层次展开,最终分析得出APP视觉资源所需的各种动画类型、插图与卡通造型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APP;视觉资源

我国自闭症辅助类APP目前存在开发不完善、定位不明晰、干预效果不明显等情况,而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从设计师的伦理道德出发,还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这种情况都急需得到改善,设计符合自闭症儿童教育特征的APP将大大减轻家长及监护人的经济负担与教育负担。因此,本文对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的设计策略展开分析,主要根据唐纳德·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论,梳理、归纳APP的设计流程,从满足自闭症儿童体验的目的出发,将本能层次、行为层次与反思层次的设计理论运用到此类APP的设计中。

一、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设计策略建议

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的前期调研,笔者主要探究了交互艺术下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的设计架构对于自闭症儿童使用的合理性问题。专家提出并强调辅助类APP应从提高认知能力、辅助家长与孩子的互动着手。现整理出对APP架构有价值的策略如下:

(1)APP应针对自闭症儿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设计。许多自闭症儿童拒绝与他人进行沟通交谈,在认知层面通常只进行机械记忆而无法独立思考。现如今自闭症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认知障碍、社交障碍等,而核心问题是持久性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兴趣狭隘、异常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

(2)注重儿童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使之产生语言及眼神的交流。在自闭症儿童干预疗法中,眼神的交流极为重要,若经常有眼神交流及语言的交谈,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会有极大提高。

(3)APP中的内容设置应寻找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点,在极大程度上激励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自闭症儿童在沟通过程中会出现眼神飘忽、走神的情况,所以针对此情况应做出一定的激励措施。

(4)在实际设计中应遵循自闭症干预疗法。自闭症治疗中最常用的疗法包括行为疗法(ABA)、结构化教学、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等,其核心是任务分解,即训练者发出指令、观察儿童的反应、对儿童反应的应答、停顿。

二、情感化设计理论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是为了促进自闭症儿童利用APP学习的有效性,赋予具有辅助治疗功能的APP设计策略更广泛的指导意义。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体验未满足预期时,会产生苦恼、抗拒的情感;反之,当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满足之后,还满足了更高层次的情绪需求,用户自然会产生愉悦、喜爱的情感。早在2002年,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产品特质划分为功能性、有用性、易用性和愉悦四个层面,由低到高,而情感化设计则位于顶端的位置。他还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visceral)、行为(behavior)、反思(reflective)的设计。本能层次是指源于人类天生的本性,所以关注点包括产品的外形、颜色、质感等。行为层次是指使用产品的行为,主要关注产品的功能和实现。反思层次是指产品的使用会激起用户的思考、回忆、共鸣等情感。因此,一个人的自我反应与认同就在反思层,它与展示和使用产品时引起人们的满足感有关,但每一个层次在设计作品中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正如诺曼所指出的,产品必须是吸引人,它必须是快乐和有趣的,不过,它也必须是有效的、可以理解的和价格适当的。

三、本能层次的感知设计

在本能层次的设计中,关注的重点是用户的生理要素和内心感受,应把注意力转移到自闭症儿童首先会注意到的地方:感知设计。在感知设计中,内容、功能和美学汇聚到一起产生一个最终的效果,完成其他层次的所有目标,同时也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感官感受。因此,即使设计的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界面得到大部分儿童的审美认可,还得考虑表现层是否与战略层、结构层匹配;还要考虑产品的外观是否破坏结构,结构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区别是否清晰。视觉设计并不仅仅是一个美学的问题,还应该是战略定位的问题。在以自闭症儿童为对象的APP视觉设计中,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征,大量使用插图会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要运用插图完成此类型APP的视觉感知设计。

一图胜似千字文。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一个复杂的思想可以通过单一静止的图像来表达。人类的大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视觉处理,甚至有一些研究人员声称,人们处理的信息超过90%是可视化的。因而,插图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图像,与界面设计的其他元素类似,插图应该是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界面的功能元素,具有特定的用途。

首先,插图可以带来更大的信息量。认知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在目标群体是自闭症儿童的时候,APP内的教育内容一旦涉及到概念的描述就会很难顺利进行。而插图所自带的一种能解释事物的力量就可以被利用起来,设计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属性。

其次,插图可以有效增强阅读体验,传达重要文本的上下文。APP想要让自闭症儿童熟悉某样功能时,可以使用文本显示,但是没有视觉效果的文本看起来很乏味。普通自闭症儿童在使用数字产品时并不是在屏幕上仔细阅读文本,而是快速浏览。所以,要避免屏幕上充斥着冗长乏味的文字。

最后,插图可以取悦自闭症儿童。有意义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更快地解释产品,还可以让自闭症儿童辅助类APP界面更生动,给自闭症儿童带来美好的感受。“讨人喜欢”是我们用来描述给自闭症儿童带来愉悦的互动效果的一个词。自闭症儿童每天都可以与许多产品进行交互,但他们总是记住那些感觉很棒的产品。发现这样的产品时,他们很有可能會保持忠诚。

四、行為层次的交互动画

行为层次的关注点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功能和实现,产品美观的界面以及产品操作是否简易是情感化设计中的重点所在。比如在设计初期,应以产品的受众调研数据作为设计依据。在数字媒体时代,APP产品的行为层次设计既要注意能否让用户有效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注意是否赋予用户具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而功能性动画则可以补充视觉设计并支持有效的人机交互。

1.系统提示动画

动画是自闭症儿童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谈到移动应用程序的动画过渡时,有很多事情可以用动画巧妙地交流。如发送消息、打开设置、选中复选框、导航到另一个页面等,这些都是情感化设计的行为层次。利用动画化的过渡来加强引导自闭症儿童的操作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例如,当自闭症儿童触发某个动作时,APP系统为了继续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的自闭症儿童持续学习,需要给他们看到一个可视的响应,即APP系统应该清楚地用动画效果表明它收到了请求并正在处理它。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一,确认操作。自闭症儿童获得系统接收操作的确认,即视觉反馈,这可以防止他们再次点击相关控件或者按钮。二,使用下拉手势刷新页面上的内容。加载指示器格式的可视化反馈帮助自闭症儿童了解系统正在处理他们的请求。三,等待内容加载。几乎任何应用程序在加载内容时都会利用一个微妙的动画来防止操作者离开,可通过加载动画让自闭症儿童忙于视觉反馈。但是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加载动画需要精心设计以证明等待并不无聊,让自闭症儿童感知到更短的等待时间。

2.多步骤操作的引导动画

有时自闭症儿童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完成一个操作。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障碍,这些步骤相互关联的关系会给他们带来认知负荷。而此时,引导动画可以帮助他们连接每一步,创造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动画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更好的空间信息心智模型。由于手机屏幕的有限性以及自闭症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原因,很容易导致他们在迷宫般的屏幕中迷失方向。因此,引导动画不仅可以用来引导自闭症儿童的操作,还有助于解释信息是如何从一种状态连接到另一种状态的。动画通过向自闭症儿童提供其正在经历的事情的信息,来防止他们迷失方向。除此以外,动画还可以帮助APP创建渐进的进程,通过减少一次显示的信息量或者逐步显示信息使界面更容易学习。

3.辅助理解动画

认知负荷是使用一个产品所需要的脑力劳动。认知负荷会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与应用程序交互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使用一个产品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就越不受欢迎。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创建一个易于使用的界面。当APP系统在页面上引入一个新的对象时,一定要注意将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象上,并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看到这个新对象?”这时,就可以导入简短的阐述动画,帮助他们定义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层次结构。当元素在交互之后更改其功能时,就会发生功能更改。例如,当儿童点击按钮时,按钮将意味着会执行一个新的命令,但是命令具体指向哪里,自闭症儿童并不清楚。因此,此时帮助自闭症儿童找到“这个元素现在做什么?”的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样,当自闭症儿童达到某个目标时,屏幕上出现的动画或插图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觉,即他们靠自己实现了某个重要目标。如果使用得当,动画可以减少儿童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工作量。比如,几乎所有的APP都需要填写一些表单,许多表单都有文本占位符作为字段的标签。当自闭症儿童点击这样的字段时,标签就消失了。因此,自闭症儿童很难弄清楚这个字段代表什么。如果此时使用浮动标签来帮助他们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就可以使他们获得更舒适的体验。

用户真实稳定的情感感受,来自不断的互动。因此,当APP想以复杂的结构呈现时,动画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解决了界面中的许多功能问题,并使自闭症儿童感觉APP的活跃性,以及APP真正在响应他们的操作。

五、反思层次的自我形象设计

反思层次的设计是最高层次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表达产品的意义,建立产品的品牌与价值,并与用户建立长久的关系。本研究主要与自闭症儿童长期的感受有关,他们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身份认同都较为复杂,变化也快。因此,在这一层次如何做好APP的自我形象塑造,完成自闭症儿童对品牌的认知,让产品成为他们情感的载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卡通形象

卡通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决定品牌的身份。根据品牌视觉语言创作的卡通吉祥物能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回忆,当自闭症儿童看到这样的卡通造型时,他们会立即将它们与品牌联系起来。卡通形象吉祥物同时也是一个特定的插图对象。一个精心设计的吉祥物可以在自闭症儿童和产品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引发人们认同产品或品牌。

2.利用启动画面

启动画面是自闭症儿童在启动应用程序时看到的第一个视觉设计。通常情况下,这个屏幕包含应用程序的名称、徽标和一些背景图像。并且,启动画面在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中的作用非常大,这是已知的事实。根据研究显示,第一印象的形成94%与视觉设计效果相关。糟糕的设计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例如,让自闭症儿童在第一次体验启动APP时,会有短暂而必要的等待时间,如果APP的启动时间不能缩短,那至少可以切入一个可靠的有趣的动画,让他们的等待更愉快。这就是启动画面可能会派上用场的地方。因此,使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启动动画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积极的干预。

结 语

情感是沟通人与外物的桥梁,情感化设计注重人与产品的关系。该策略主要利用APP丰富多彩的界面与交互艺术的多感官共同参与特点,将动画、插图与训练内容相结合,吸引自闭症儿童持续参与学习。运用情感化设计理论,从满足自闭症儿童体验的目的出发,将本能层次、行为层次与反思层次的设计理论运用到此类APP的设计中。本文所研究的自闭症儿童教育类APP的设计策略,主要也是考虑提升他们在使用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是依靠情感与设计的力量帮助自闭症家庭减轻教育的压力。这既是一种止于至善的追求,同时也是设计师发自良知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美).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5-07.

[2]梁慧颖,庄一兵.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商品包装设计[J].设计,2019,32(15):93-95.

[3]何雨威,张朵朵,谢慧玲.基于触点体验的手工艺品电商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14):236-241.

[4]潘茗姝,周赳.纺织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8(10):108-1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SJA0557);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重点资助课题(201720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