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芸芸
〔摘 要〕社交类APP的用户体验决定APP的用户粘性,也决定某一个社交APP的生存性。设计一个社交类APP应当基于用户体验设计来进行,同时考虑在第一印象上给予用户一个良好的观感,因此要着重对社交类APP图标设计进行思考,文章当中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用户体验;社交类APP;图标设计
设计一个产品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在于“了解你的用户”,用户是产品最终要面对的人群,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产品最终能否留住用户,社交类APP的设计同样如此。APP图标是一种视觉符号,在设计APP图标的图形前,必须要先清楚用户的心理感知过程,遵循思维规律,才能设计出能够给予用户深刻第一印象的图标。
一、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简单说即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当中所感受到的以及所得的全部内容的体验综合,它并不是产品是如何工作的,而是产品如何与外界的用户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当人类在创造出第一个工具时,就开始产生使用工具的体验。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曼提出了用户体验的概念,并且他也成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个用户体验架构师,致力于为苹果设计和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一书当中指出的用户体验设计应当是可用性和功能性设计,不需要多美观。这种设计理念对当今的设计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产品和互联网已经深刻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用户体验设计也在不断被完善,现在的用户体验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含着一系列和这个产品相关的所有物品和服务。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首先会看到的是星巴克的LOGO,然后从进门开始一直到离开的这个过程当中会和服务员交谈,付费,寻找座位等等,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对星巴克的用户体验。现代人是“视觉动物”,人的眼睛是最敏感的感觉器官,眼睛为大脑提供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人看到一件物品的第一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使用这一物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这里突出了用户体验的表现层,即视觉上的效果,视觉效果好,人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好,才会去使用它,进而体验到产品的功能。
如果人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会不会使用这一产品,那么用户体验设计的中心就是用户,在设计当中就必须要以视觉效果来吸引到用户。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人的行为与心理,进而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二、社交类APP图标设计分析
(一)基于用户体验的社交类APP图标设计思考
社交是人类作为社会性群体的基本属性,从人类诞生开始,不管形式如何,不管是否在意识支配下,人类的社交活动就从没有停止过。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交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社交类APP作为线上应用、线下实际社交活动的二维上的自然延伸,是技术条件下人类社交需求的必然产物。目前,移动APP市场上拥有大量的社交类APP,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社交类APP的图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社交类APP的情况。因为图标是社交类APP的门面,就像是星巴克的LOGO,看到它的第一眼就知道是什么地方。
对于社交类APP而言,看到APP图标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APP是干什么用的,比如微信这个在社交领域的庞然大物,它的图标就是两个对话气泡,直接就暗示这是一款社交APP;又如抖音直接就是一个音符,揭示的是一款音乐类的APP。在图标设计上需要给予用户一定的暗示,这样才能让用户使用它,否则APP的功能性就体现不出来,因为用户根本就没使用过,又何来的功能体验。
对于社交类APP图标设计来讲,实际就是UI设计,直接定义APP的外形,这个是对用户体验有着最直观影响的一个方面。一个好的UI设计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UI的美化,更主要的是针对用户体验的设计和优化,让用户能够通过图标很好地使用APP,使得视觉注意力多元化,并使人最本能的认知信息通过视觉图形语言来转化,在潜移默化当中,通过图标给予用户的视觉引导来处理好交互任务。
例如微信,它的门面是两个对话气泡,而打开微信后可以看到内部图标设计非常的普通,没有特色,在素材网站上就可以下载到相应的图标,微信内部的图标就好像直接是从素材网上下载的图标贴上去的一样。比如微信底部的导航栏图标,一共就四个,第一个是一个对话气泡,暗示这里可以进行聊天;第二个是一个人形框架配上三条长短不一的横线,暗示这个是通信录;第三个图标则是一个指南针的图形,暗示发现;第四个图标就是一个由线条构成的人形框架,暗示一个“我”。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这里微信的图标设计要更加简单,且没有特色。因为微信是一个超级APP,其用户量约10亿,已经不需要通过特别的视觉设计手段去提升用户的认知度,而且因为微信本身所需要面对的用户更加广泛,图标设计的功能识别性要更加重要,所以也就并不需要去将图标设计得“花团锦簇”,反而让图标看起来更加具有普适性。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微信是超级APP,其用户基数非常大,其图标设计策略并不能用来应对所有社交类APP的图标设计。对于一些普通的社交APP的图标设计,如果采取微信的图标设计策略,那么APP的UI将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吸引不到用户。
(二)基于用户体验的社交类APP图标设计策略
UI是社交类APP的门面,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用户对APP的观感以及是否会使用它。如同上文所言,人是视觉动物,社交类APP的UI如果具有视觉冲击力,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到用户,然后才能让用户体验到APP的功能,并进一步强化用户的粘性。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在做图标设计时,应当注意用户的注意广度,一个人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某项任务,这个就是所谓的注意广度。人的注意广度,由专注力影响,时间长短不一。而基于用户注意广度,依托菲茨定律,用户选择或者抵达某个目标的时间,是由到目标的距离以及目标的大小来决定的,在一個APP的界面当中,大而近的目标区域,意味着用户不需要做太精细的调整就可以轻松达到或选择目标,反之,小而远的目标区域将影响用户注意广度,并且需要用户从一个较长的距离当中做一系列精细的调整,这将消耗用户大量的注意时间,从而给人一种不友好的体验。所以在UI设计当中包括界面按钮的设计等,一定要体现强交互性,同时要将它们尽可能地设计得大一些,从而让用户的点击体验更加轻松。并且相关的元素应当尽可能地靠近彼此,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视觉上增强用户对其相关性的认知,并且减少用户在选择这些元素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比如微信底部的导航栏图标数量只有四个,并且每一个图标都紧靠在一起。
许多产品设计师认为,如果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或者选择,那么他们的产品价值就越大,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误区,大量的选择可能导致用户的决策瘫痪,而且可能导致用户产生焦虑情况,选择的数量越多,选择的复杂程度就越高,用户就会花费更多的决策时间。因此在UI设计当中就不能给予用户太多选择,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重要性排列和用户需求有关的功能和选择,同时将一些复杂的任务选项拆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简化有关选项。比如微信,微信的整个界面除了聊天记录,只有五个选项,底部导航栏四个,顶部一个“+”号收束了四个选项,细分项也不是很多,而且也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序,比如发现图标下排第一的是朋友圈,这个是微信当中非常常用的一个功能,因此排第一。
结 语
综上所述,看到两个白色的对话气泡就会想到微信,这就是把图标设计成了品牌的标识,图标也就代表了品牌,看到一个图标就想到一个品牌。因此在图标设计当中需要让图标的图形能准确表达相应的操作,即看到一个图标就知道这个图标所代表的含义,运用抽象的或者是具象的形象,来增强图形的视觉识别度是图标设计当中必须要重视的点,要把图形符号所指代的“意”和图形图像的“形”紧密联系。而间接、对称的图形较之于复杂和不对称的图形更容易让人发现以及识记。 (责任编辑:张贵志)
参考文献:
[1]吴永坚.移动端APP图标设计探索[J].艺术评论,2017,(7):161-164.
[2]赖守亮,尚津.从媒介认知能力角度浅析智能手机APP图标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7,4(34):169-171.
[3]谢往都,张健,陈正铭等.移动终端App图标设计规范与技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8):17-21.
[4]鞠函余.探究IPhone APP游戏图标在设计上的性别差异[J].学园,2015,(25):122-1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