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歌剧表演对声乐研究生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时间:2024-05-04

吴静

〔摘 要〕艺术实践是声乐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民族歌剧表演对提升声乐研究生艺术实践水平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培养声乐研究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培养复合型声乐研究生人才,全面提升声乐研究生的演唱与表演水准,有效全面促进民族声乐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歌剧;声乐研究生;艺术实践

随着现代化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己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声乐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的声乐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有效提升了声乐人才培养的档次和规格,推动了我国声乐演唱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声乐研究生数量在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状况,被业内称为“研究生不如过去的本科生”现象。有专家学者将其概括为:知识多而智慧不多,欲望强而能力不强,学历高而境界不高。这种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声乐研究生培养问题之所在。

声乐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含有招生选拔,课程设置、招生机制、授课形式、艺术实践、毕业音乐会、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声乐作为一门表演的艺术,艺术实践是声乐研究生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艺术实践作为声乐课堂教学延伸的最佳方式,是培养锻炼学生歌唱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直接反应声乐硕士生导师的教学水平。但目前声乐研究生的艺术实践表现为严重不足和滞后,不能适应和跟上声乐研究生的应有水平。究其原因导师思想方面对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的问题实质认识不深刻,忽略了对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在琴房里面的教授为主。其次大部分导师们的艺术轨迹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除了考试和毕业音乐会,本身上舞台的机会就不多,给学生讲述舞台经验的更少,导致声乐研究生艺术实践较少,水平低下。

声乐研究生们学习声乐时间普遍不长,声音功底不扎实,声乐基础薄弱,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舞台表演经验更无从谈起,即使是毕业音乐会,有的学校研究生仅仅是上台演唱了几首歌曲,对演唱曲目的选择、难度、完成情况等缺乏相应的考评和评价机制。其次声乐研究生把学习的重点也是放在声音的技能技巧上,对于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歌曲结构、歌词内容了解甚少,严重影响了演唱水准。

声乐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学习有明显不同,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方面应比本科生更体现广度和深度。如何有效提升声乐研究生的培养水准,提高艺术实践水平,笔者以为歌剧表演尤其是民族歌剧表演对提升声乐研究生艺术实践水平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声乐研究生高度的文化自觉

***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问题与实现中国梦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歌剧(opera)作为舶来品,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而民族歌剧是在向西方歌剧学习的基础上,扎根于中国戏曲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用中国的语言书写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的歌剧。

在声乐研究生的教学中,歌剧选段特别是一些经典民族歌剧选段的演唱与教学成为研究生声乐教学重头,许多咏叹调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声乐教学、教材的主体部分,更是声乐研究生学习的重头戏和音乐会上的试金石。如《白毛女》中,“恨是高山仇似海”,《江姐》中“五洲人民齐欢笑”,《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小二黑结婚》中“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这些经典的民族歌剧,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充满时代感的内容广为流传。学习这些经典的民族歌剧唱段,能使声乐研究生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亲近感、对民族歌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刻体验民族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歌唱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复合型声乐研究生人才

从目前高校声乐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有的院校虽开设了专门的表演课、歌剧重唱等课程,周末音乐会、学年音乐会也按期举行,但要能够完全达到声乐高水准表演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的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经典民族歌剧的大量唱段由戏曲的板腔体模式构成,即在一些重要唱段中,运用不同板式、腔式的连接和发展,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涨落和矛盾冲突,进而运用音乐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如《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这些歌剧的共同特点都是运用板腔体的思维、板腔体的结构来抒写、抒发主要人物处于特定的戏剧情境里面复杂的层次变化。

其次民族歌剧讲究形神兼备和歌演俱佳。具体表现为要求演员不仅唱功好,表演也要好;演员不仅唱得好,相貌、体态乃至举止、行动和精神气质也必须切合所扮演的人物。诚如著名导演黄定山提出的,今天的歌剧不光要好听,而且要好看。要求歌唱者不仅通过声音,还应通过形体动作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声乐研究生不断加强吸收借鉴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的训练,达到在舞台上肢体与演唱的高度统一。通过民族歌剧片段的表演学习将有助于声乐研究生加深对民族歌剧的理解,更好地了解歌剧创作背景,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正确传达情感,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声乐复合型人才。

三、全面提升声乐研究生演唱水平

各种经典民族歌剧选段构成了声乐研究生教学的主要内容,成为声乐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经典民族歌剧中的大量唱段,其难度丝毫不逊色于欧洲歌剧唱段的难度,如《白毛女》中“恨是高山仇似海”,《党的女儿》中“万里春色满家园”,《江姐》中“五洲人民齐欢笑”,都多次出现超高音bA2,,bB2,,这就要求演唱者声区更加统一,气息更加悠长,音域更加宽广,音色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如果没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借鉴美声发声方法的精髓,是难以胜任的,通过学习这些高难度的歌剧选段,对学生的声乐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的艺术,我国民族声乐传统十分讲究“字正腔圆”“字领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斤白,四两唱”之说。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活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①把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置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如“四声不可不分,平仄不可不调”“辙韵不合,则不堪入耳”等②,足见对语言这一因素的重视。许多声乐研究生的演唱吐字咬字含混不清,如钝刀杀人,但通过民族歌剧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强化,吐字咬字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全面提升演唱水平。

四、全面提升声乐研究生的表演水准

歌剧极具有表演性,它包含有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场景布置等。声乐研究生以前的学习重心更多关注歌唱的技巧,追求声音的正确与华美,忽视了歌曲只是歌剧中的一部分,培养出来的声乐研究生大多只能胜任民族声乐表演,而无法胜任民族歌剧表演。出现“演唱者众多而民族歌剧表演者不多”,“会唱歌者多而会歌剧表演者较少”的现象。而通过歌剧片段的排演和學习,使声乐研究生领会到,在歌剧表演中,不光要唱好自己的角色部分,还有可能要和其他声部的配合,如果做不到多种角色的兼顾,将无法完成歌剧片段的排演,严重影响演出效果。

在声乐研究生的艺术实践中,如能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经典当代中国歌剧主要唱段,如《白毛女》《江姐》《党的女儿》等,通过歌剧的故事情节、音乐、唱腔、吐字、人物造型、表演形式以及歌剧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情绪等要素的综合表现,将全面提升声乐研究生的表演水准,促进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

综上,将民族歌剧表演纳入声乐研究生的艺术实践,本着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西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艺术性与现实性、时代性与发展性、社会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将各种歌剧表演手法手段融合在艺术实践中,将有效弥补传统声乐教学中仅仅关注发声技能技巧的缺陷,培养声乐研究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提高声乐研究生的综合表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声乐研究生的演唱与表演水准,全面提高声乐研究生的培养水准,促进民族声乐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刘小红)

注 释:

①舒模:《继承和发扬民族声乐艺术传统》载管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②同上

湖南省教课规划办《我国12所院校声乐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证研究》一般项目阶段性,项目编号:XJK18BTW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