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识传统音乐韵味 传承优秀文化内涵

时间:2024-05-04

甘群

〔摘要〕传统音乐只有得到中小学校的教育传承,才能从根本上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扎得更深。桂林市各中小学校把被边缘化的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契合地方文化资源,在校园团队活动和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把广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艺术特征与学生特点、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相结合,促进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在继承中实现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文化内涵

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并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①中国各地的民歌、民族器乐曲、地方戏曲、民间舞蹈音乐等体现着各民族、各地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要求,桂林市中小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从三个层面来实施传承广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一、品音乐韵味,感音乐风格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有列入国家级非遗的传统戏剧中的桂剧、彩调剧、壮剧,曲艺中的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等丰富的各种以非物质形態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人们从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中品味音乐的韵味,感受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

(一)桂林市拥有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给予中小学校园传承广西优秀传统音乐肥沃的土壤

桂林市人文底蕴深厚,是广西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戏剧曲艺的故乡。各地戏曲曲艺专家、非遗传承人、表演艺术家及高校研究者们就广西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保护、传承、推广、宣传、研究和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桂林市中小学的师生们得以在各种展示活动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桂林市戏剧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桂林地方戏曲节目《桂林有戏》集桂剧、彩调、文场、大鼓、弹词等多种戏曲表演形式之精华于一体,将传统的非遗活态传承与现代的审美理念相结合.创新和传统的突破呈现了桂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组织各类活动促进优秀传统音乐进校园传承

各级行政部门组织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老艺术家、桂林地方戏曲传承人、高校老师、桂林市非遗传承示范校代表、中小学老师代表等进行研讨和师资培训,每年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近二十场,戏剧院的专家演员们走进桂林市各校园,为中小学生表演独具特色的彩调、桂剧、文场等,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为普及地方戏曲基本知识,丰富学校传统音乐文化做好了铺垫。

桂林市教育局每年主办桂林市校园文化艺术节“课本剧、地方戏剧”比赛,比赛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民族和地方特色以及学生们对课文学习及桂林地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完美诠释。在地方戏剧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师生更为喜闻乐见地去传承本土文化,同时积极反映学生们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这样的展示活动极大地推动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建立起各类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从根本上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扎得更深

桂林市区中学有26所、小学有近90所(据不完全统计)。在桂林市教育局积极倡导下,80%以上的学校以各种形式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发展。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作为首批“全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在“桂林市首届中小学地方剧暨曲艺比赛”中,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表演的彩调《采茶》和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零零落《桂林小吃》表现出色。2017年桂林市中山中学荣获“全国非遗京剧、桂剧传承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原创桂剧高腔《望断南飞雁》美轮美奂。

二、释文化内涵,悟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道德感、文化积淀和审美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把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艺术特征与学生特点、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年课本剧《中山剧社》是根据校史记载的该校中山剧社在抗战时期一段真实的故事创编而成。剧中的桂剧表演栩栩如生,唱腔纯正.学生们穿越时空,与抗战时的普通百姓进行了一次有着教育意义的对话,宣扬爱国甘愿奉献小我的民族精神。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根据侗族多耶“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各班演唱自编的多耶,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800人的多耶表演恢宏大气,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得到面向全体学生的传承。

(二)以“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为特色,用课程打开特色发展之门,用研究性学习铺设特色发展之路,用社团搭建特色展示的舞台,用活动拓展特色发展的空间

桂林市第五中学是广西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致力于传承地方戏曲精粹,打造地方戏曲特色课程。用研究性学习铺设特色发展之路,用社团搭建特色展示的舞台,创编渔鼓《桂林五中美名扬》歌唱学校的办学特色,用广西文场音乐创作的《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等,将教学与传承更好地结合起来。大河中心校表演的原创戏曲小品《大树下小梦想》表现孩子们纯真的梦想;中华小学表演的桂剧《闹龙宫》热闹非凡。

三、传文化价值,创传承路径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校本教材的创编使用,使学生能近距离地对我国传统音乐及相关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桂林市中小学优秀传统音乐传承的路径,以期实现优秀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优秀传统音乐的传承,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引领者

201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文章《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如何“圈粉”》中提出:“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全面、系统、可持续性,课堂是最好载体。”学校要让传统文化不仅走进学校,更要走进课堂。《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③桂林市中小学音乐老师们组建戏曲社,研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传统音乐教学。在桂林市教科所定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音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老师们把优秀的教学课例进行全市推广,提升优秀传统音乐在校园、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真正把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项神圣的历史使命承担和发展下去。

(二)结合课题研究,编写可以推广使用的地方戏曲校本教材,促进优秀传统音乐在校园的发展和传承

音乐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彩调校园传承研究”,于2015年顺利结题,提出了“桂林彩调”校园传承的具体措施与建议,并编写了校本教材两本,在相应的学校得到推广。

四、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在桂林市中小学校园传承发展引发的思考

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也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价值观念,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的根。但是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薄弱的传统音乐师资,学校场地的限制,对传统音乐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新能力,适合中小学生表演的优秀传统音乐作品,进入课堂教学的相应教材和对应的音响资料的匮乏等都限制了优秀传统音乐在校园传承发展的步伐。因此,“传承什么,如何传承”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学校和音乐教师是实施音乐课程的关键因素,桂林市各中小学把被边缘化的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契合地方文化资源,把广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音乐艺术特征与学生特点、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编创相关传统音乐的校本教材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将在促进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在继承中实现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张贵志)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③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广西优秀传统音乐在中学校园传承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B0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