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之美

时间:2024-05-04

周选超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诗词艺术歌曲很好的借鉴和吸收我国传统戏曲的诸多方面,如:咬字,行腔,气息,表现手法等;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之美可以表现在歌曲的演唱方式与演唱风格上。

〔关键词〕通透演唱民族声乐意境

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乐论·师乙篇》就提出了:“人居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贯珠”。说的是:演唱时要自如转换,行腔变化合乎规律,每个字每个音都要像穿玉珠一样串在一起。这种理论,在今天来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很多的老师在上声乐课时,经常会要求我们说,演唱时要把每个字象穿珠子一样串起来。类似的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论著也很多。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提出:“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说明唱情得以融神的艺术效果①。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形式还借鉴和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菁华。我国戏曲艺术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南宋时的南戏。南戏的演唱方式是多样化的,它既可以独唱,又可对唱、轮唱、合唱等,戏曲的雏形,到元代基本形成。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论真正的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开始也。”②

元《唱论》的作者芝庵,论述的虽然是戏曲声乐的演唱方式,但其中的一些如:“字真”、“声要圆熟”、“腔要彻满”与我们现代演唱中所要求的“字正腔圆”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他十分注意唱腔的旋律美,提出歌唱时要注意“抑扬顿挫”、“索纡牵结”、“敦拖鸣咽”等。还提出气息的支持的重要性,提出“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爱者有一口气”等观点。他还注意了歌唱者不同的音色与演唱风格问题。

通透———①精通、透彻。

②穿透,常比喻能看透人心。

这是通透的原意,用在声乐艺术上,人们说有通透感就是演唱者声音运行无阻、贯通、通达、不憋屈,听着很清澈,没有乌哑的感觉。而作为本人对通透一词的理解,首先,是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及风格的把握,民族声乐演唱讲究“依字行腔,以字带声,以字传神,以字传情,唱声唱情,以情动人”,并且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文艺百花园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抒情性,音乐性,结构性,独创性,地域性,语言性,所以要求声音清澈干净,明亮透彻,能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我们可以看看当今的民族声乐的歌唱家们,例如从彭丽媛的演唱风格当中,可以看出她的演唱风格是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早期的大气、热情、后期的明净,飘逸。其中不变的是声音的通透,那种从容不迫的一气哈成的感觉。这种通透的声音,能给听者传达出美的意象,使声音充满画面感,类似于中国很多艺术种类中经常运用到的“移情”或“通感”。如绘画、电影等。从绘画中简单流畅的线条能体会天地宇宙;从电影移动的画面能体会出岁月人生;同样,从通透的歌声中能体味如玉的润泽与豪迈的情怀。

其次,中国民族声乐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演唱者在演唱时还需具有通透的审美价值。人们常常用通透来形容一块好玉的质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之美,体现在演唱者对声音的完美运用以及对艺术美学的不懈追求,更体现在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正确领悟。这些作品大多是现代作曲家为古诗词谱曲的作品,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技巧结合我国的传统民族调式,根据诗词作品的内涵而创作出来的。

同样,在我的演唱实践和教学中中,也选择了一首能表现通透之美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例如:

李白诗、刘文金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歌虽是送别好友,却不哀伤离情。歌声中传递出自信、高瞻以及潇洒。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辞”字、“下”字、“孤”字、“尽”字、“唯”字和“流”字,诗人举重若轻的几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顺序上把楚天吴地的阔大空间尽收到一幅长河画卷里,其艺术形式犹如电影的长镜头,其神韵使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前奏部分如潺潺流水,表现出友人乘轻舟渐行渐远,诗人在黄鹤楼上目送友人离去,吐出自己的心曲。

演唱者在演唱上半阙时,应借鉴京剧演唱方法,润腔运用自由灵活,装饰音的音色变化轻巧通透,后面两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字,声音色彩变化对比强烈,让人有一泻千里,畅快淋漓的感受。虽然音色上有如此多的变化,但是声音的支点与气息的支持却始终如一。听觉上既有声音强弱的变化与对比,又能体会到声音的连贯和统一,既声音的通透感,这种通透感的完成,需要我们具有很好的声乐技术技巧的支撑。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感”,即演员好像不是在事件当中,而是抽离于事件之外,冷静地看到所发生的一切事件。这就需要演唱者抽离于情绪本身,表现出一种淡远透明的意境。

下半阙歌词是上半阙的重复,但表现的内容以及音乐形式却完全不一样,上半阙是唱给友人听的,下半阙是唱给自己听的。友人已经乘轻舟远去,即使天际依稀还能看见帆影,而那已不是帆影,只是歌者的臆想。用比上阙稍快的速度向自己说“故人已去”,我在此处向扬州远眺,希望你能一路走好。如果说上半阙是抽离于离情之外,那么下半阙应是由于友人的离去,歌者可以将自己的不舍之情完全释放出来,因为他不愿看到友人离别时回望的眼神,因此演唱者在最后两句必须唱出最强音。这歌声是对友人的祝福,对人生的喟叹;这歌声如挫金碎玉,穿越岁月时空,在长江上迂回流转。

再如:由[宋]李之仪作词、青主作曲《我住长江头》,原词牌名《卜算子》。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名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演唱这首作品时,速度要快慢适中。气息要深,叹到底去唱,上下通道要完全打开,声音的效果是通透而富于情感的。不管诗人与曲作者要表现的是爱情还是友情,不同时代的演唱者的演唱方式和表现内涵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效果。过去有过去的理解,现代有现代的理解,当我们欣赏不同演唱者的演唱时,得到的审美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演唱这首歌时,声音的力度是呈递进式的,前面六句可以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后面的几次反复,情绪可以一次比一次递进,在进入尾声时,才逐渐放缓放弱。只有情感的完全投入,气息和共鸣腔的有力支持,声音位置保持不变,咬字放在支点上,每个字都串起来,这样声音的通透效果才能突显,听者才能得到愉悦心灵,情境交融的美的享受。

还有曹雪芹词、王立平作曲的《红楼梦》中的歌曲:《葬花吟》、《枉凝眉》等。作曲家根据《红楼梦》中的诗词,创作出精典的民族声乐作品。我们可以听听不同版本的歌唱家的演唱,比如陈力、宋祖英、吴碧霞等。曹雪芹对作诗、作文的见解,是把“立意要紧”⑦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在读他的诗文时,会得到身心的整体愉快和通透,我想这也是至今红学研究依然火爆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可以先读一下那些精典名段。例如《枉凝眉》中的: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又如《葬花吟》中的: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再如《秋窗风雨夕》中的: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我们读曹雪芹的诗表面看都是写景写物,其实写的却是人生。同样王立平作曲的《红楼梦》中的歌曲,是词与曲的完美结合,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愁绪千回、风流婉转、荡气回肠。这种意境的传达,需要靠演唱者的再度创作。我们可以听一听宋祖英演唱的《枉凝眉》或吴碧霞演唱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她们对声音的控制、音色的把握、情感的投入、以及对词曲的理解,经过再度创作,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品曲,我们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听唱,我们同样感受到通透美。同样的通透感,我们还可以从彭丽媛演唱的《中国民族歌剧经典片段》中的唱段,例如,《万里春色满家园》、《北风吹》、《血里火里又还魂》等作品中感受到。这些歌唱家的功力,在歌曲中得以完全释放,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歌唱家对歌曲的演唱方式与演唱风格的成熟演绎,可以让我们体味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之美。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之美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挖掘作品的内涵,在演唱和教学当中能够有的放矢的运用;技术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因此,再好的演唱方法,也需要你在表现作品时,投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技术解决了,接下来是对审美的追求,对文化的追求。(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

[2]陈秉义编著《中国音乐通史概述》第117页。“元杂剧”中的论述。

[3]王国维著《人间词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