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静
[摘 要]佛像在我国雕塑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其艺术风格的变迁作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而实际上,影响其风格演变的除了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宗教与政治、经济等等。因此,探究佛像艺术风格的变迁,也应着重关注这些因素。
[关键字]佛像 神化 人化 演变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像作为宣传教义的工具也一同进入中土。但是,最初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神佛不分,佛主只是被人视为神仙,仅仅取代神像而已。因此佛像风格与神像一致,强健而庄重,神秘而威严。在奴隶社会“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 。①汉代佛像是基于原材料形状雕刻的,造型自然,简练,雄浑,夸张,显示出丰富的自然生命形态。这一方面是为保神秘肃穆,另一方面也因为出于初创时期,因此汉代佛像普遍是细节模糊,比例失准的形象。
魏晋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进入封建社会新的阶段。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佛像作为统治者统治百姓的工具的宣传品也必然发生了改变。随着十六国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与佛教思想的进一步成熟,早期佛像艺术中一直延续到西晋末年的佛像与神仙图像混杂的风气,终于摆脱了中国传统神仙思想的桎梏而成为独立的雕塑题材和信徒礼拜的主体对象,佛像至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佛教盛行于南北朝,至北魏时,佛事大兴,达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展示出一种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超然自得。所以,“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②这时的佛像较初入中土时已有了具体的人的形象,神性化虽然降低,但依然雄壮威严。人们对佛像已由最初的神佛不分转向“礼佛即拜皇帝的构想”。我们看当时云冈石窟的佛像,它的面貌俨然一副地上君主的写照,就连脸上和脚上的黑痣也如出一辙(见图一)。这一点可以从史料中找出证据:“是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魏书·释老志》)。这是“统治者要作为神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的典范。佛教归根到底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一个工具而已,但也反映出佛教依靠世俗王权的特点,这时的佛像是君权与神权统一的象征。北朝孝文帝时,社会的改革迎来了声势浩大的汉文化运动,意识形态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也必然带来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与此同时,南朝魏晋玄学与佛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崇尚清淡的社会风气,这股风气通过在北朝做官的南方士人影响了北方社会。因此,北魏佛像形成了瘦骨清相的特点。轻盈飘逸、超脱潇洒、面相清瘦、方圆适中,已明显是汉人的脸型特征了。
佛像发展至隋唐,已充分与人性结合,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既高高在上,又亲临人间。由于唐朝的自由开放政策,使得人获得一定的自由地位。这时佛像的造型俨然是人的形象了,具体生动,拉近了与人的距离。神性渐行渐远,人性越来越浓。面部刻画紧致,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甚至略有了女性的笑容,据说是大唐天后武则天的形象化身(见图二)。由此可见,宗教作为统治者的工具还在继续为其服务,因此,百姓所臣服的依然是统治者。虽然佛教的政治工具作用没有改变,但佛像的艺术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摆脱了神秘的色彩,最初的印度风味也已经不见了,带着人情味和亲切感来到世俗人间。唐代雕塑不同于那种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语的智慧和精神性,而是以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使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他不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管辖世事。这时丰满圆润的形象已经取代了秀骨清像,头饰为螺发,与当时妇女们的头饰极为相似。
佛像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其内在原因正是社会制度的转变、现实生活的转变、人的地位的转变。佛像在宋代才真正由天上来到人间,成为世俗的神。“它比唐代更为写实,更为逼真,更为具体,更为可亲甚至可暱”,③彻底的人间化,世俗化了。雕像毫无生气可言,北魏图案的活跃跳动与唐代图案的自由舒展全没有了,只有规范化了的呆板回文,失去了佛像的神圣感,反而与当时现实中庶民面型十分接近,面相或方或圆,或长圆,两腮鼓出,眼凸起,从额头到鼻梁处一般凹陷下去,呈一条明显的圆弧线(见图三)。宋代造像的风格和手法完全脱离了外来模式,呈现给世人的是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世俗社会审美情趣,这种世俗的表现手法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原型的直接反映,有着深刻的心理和个性体现,佛像被人间的烟火笼罩了。人们看到自己所信仰的佛,有了和自己一样的容貌,这样拉近人与佛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拉近统治者与百姓的距离。
明清时期,佛教因过于世俗化而走向衰落,佛像艺术也随之走向了世俗化的深渊,逐渐成为人们手里把玩的物品。佛像艺术从神化到人化的演变,再一次揭示了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释: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06).116
[2]同上:116
[3]同上:12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