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歌翻译中的“第三空间”

时间:2024-05-04

朱怡 吴琪

摘要:译文与原文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译本是属于“第三空间”的一种“异质性”。“第三空间”作为一种文化之间模糊的“临界”状态,是一种文化符号经过挪用、解读、构建和历史化形成的话语场。在“第三空间”内诗歌译本的“杂合性”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词汇、风格、文化等方面。

关键词:诗歌翻译;第三空间;巴顿·华兹生;杂合性

一、“第三空间”概念简述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Homi Bhabha(1994)提出了“杂合性”(hybridity)、“第三空间”(Third Space)等概念,并认为:“第三空间”存在于两种文化接触的地方,其产物即为文化杂合体,它兼具两种文化的性质,文化差异也在此空间发生作用,而这个“第三空间”是一个既非此也非彼的另外某物,是罅隙的和居间的空间,是在不同文化间不断对话、翻译、谈判和混合的空间。在“第三空间”中,文化被重新融合,翻译不再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而是引进新元素的一种策略。原文的语言、文化或文学成分会被杂合在译文的“第三空间“,如新异的词汇、句法、叙事手法、文化意象、思想观念等等,而在“第三空间”内,诗歌译本的“杂合性”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词汇、风格、文化或文学的多个方面,本文拟以美国汉学家、翻译家巴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诗歌翻译为例来进行探讨。

二、诗歌翻译的“第三空间”分析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Tying up for the Night at Maple River Bridge

Moon setting,crows cawing,frost filling the sky,through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 confront my uneasy eyes.Outside Ku-su city,Cold Mountain Temple,late at night the sound of its bell reaches a travelers boat.

(Translated by Burton Watson)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译文会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来自原文的语言成分,而这些成分往往在译入语当中是没有的。本首诗的题目“枫桥夜泊”,意指“夜间把船停靠在枫桥边”,英译“Tying up for the Night at Maple River Bridge”只是译出了基本意思(内容)而丢掉了整体形式,词序变换也很大,根据英语表达的需要,还加入了介词for、the、at和名词river。总体上,除了“枫桥”和“夜”的翻译比较固定和统一外,词语翻译却有多种选择,除了“tying up”有着相近意思的词语还有“moor,anchor”等,介词除了at,也可以选用by和near等,词语不同其意义也自然不会完全等同,它们都与原文传达的内涵或近或远,仿佛处在一个非彼非此的模糊的中间状态(第三空间)。Tying up(原形是tie up,强调动作)是用一个动词组对应翻译了汉语的一个字“泊”(强调状态),意思上也有偏差,tying up 是固定和连接的意思,如果不看后面与其搭配出现的at Maple River Bridge,让人很难明白其中含意。而“泊”此指是停船之意,指船的靠岸意思简洁明了,“夜泊”这一结构本身与译文Tying up for the Night的结构也明显不同,前者语义朦胧,没有交代“泊”的具体缘由,而后者似乎只是限定为“过夜”。“枫桥”实指今日苏州的市阊门外一景区(寒山寺旁边的一座桥),英译加入了river,会让人联想为“枫河桥”,与现实意思有别。一个题目的翻译“杂合”了一些“差异”(形式和内容)元素,既有原语(汉语)的一些成分,又有译入语(英语)的某些成分,另外,还包括了汉语和英语都没有的新的异质因素,如汉语所没有的那个“枫河桥”以及英语所没有的tying up表示泊的意思等等,这些都自然会让西方读者产生不同于原语读者的联想,或者说,西方读者的理解和联想的图景意象处在一个与中国读者的理解和联想的图景意象相联系但又杂合了的“第三空间”之中。整个题目除了语言成分的杂合,也有风格(原文结构比译文结构简约)和文学成分(原文意象比译文意象悠远)的杂合。

月落乌啼霜满天——Moon setting,crows cawing,frost filling the sky。“月落”、“乌啼”和“霜满天”三个词语和意象的并置是汉语诗歌的一大特色,此处分别对应了诗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霜华只能出现在地面而非整个天空,这里传达出了诗人夜半时分感受到寒气从四面八方围向自己的小舟,身外的茫茫夜气中仿佛弥漫起满天的霜华。三种景象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种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通过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孤孑清寥的感受。而译文都翻译成了三个进行时态(setting,crowing,filling)模糊了这一时间和感受的变化过程,虽然形式上与汉语原文比较对称,但造成了逻辑和感觉上的错乱。“月落”应该是一个完成的动作,然后才有继起的“乌鸦啼叫”(由于光线的突然明暗交错而受惊)和天宇间剩下的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所以,译文里的时态乃至整个意象的异质性是原文所没有的。三个进行时的连用既考虑了译入语的表达需要,也有一部分异化处理,但总体还是呈现了一种明显的杂合状态。

江枫渔火对愁眠——through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 confront my uneasy eyes。这又是一处明显的“归化”翻译,一个地道的英语句子结构打乱了原文的语言顺序,但“江枫”译作river maples可能会使译入语读者感到莫名(汉语实指“江边的枫树”),“渔火”译作fishermens flares也不完全符合汉语所指的“渔船上的灯火”,“对愁眠”(伴随着满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只是被轻描淡写地译成了confront my uneasy eyes,整句译文与原句意蕴相去甚远(原句既蕴含着孤舟客子面对秋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又隐含着对眼前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舟中旅人和舟外景物之间那种无言的契合与交融之感也荡然无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Outside Ku-su city,Cold Mountain Temple,late at night the sound of its bell reaches a travelers boat.。三、四句写出了诗人客船卧听突然传来的悠远的古刹钟声。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前两句的景象描写从各方面描绘了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静夜中,诗人的听觉上升为所有感官的首位。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如果说前两句诗表达作者在人世之中的的苦闷忧愁,此句的转折则表达出了这样一个意境:纷纷扰扰的人间之外还有个佛的天国世界啊(姑苏城象征人间之繁华,寒山寺象征佛法之所在),夜半钟声一下子惊醒了我这个沉迷于世间功名利禄的梦中人啊。譯文第三句基本对译,而最后一句翻译用了一个动词reach(到)与原文距离较远,而原诗那“钟声”的深夜回响之悠远与空灵就变得淡薄和寡味了

三、结语

国外汉学家的译文也带有一些原语的语言、文化或文学元素,杂合了一些异质成分,译本存在于一个“第三空间”。没有杂合的译文是不存在的,来自两个异域他邦的作者和译者都会在一个意义杂合的“第三空间”中相遇。

参考文献:

[1]Bhabha,Homi K.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4.

[2]BurtonWats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3]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

[4]任一鸣,瞿世镜.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通讯作者:吴琪 九江学院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