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卢星辰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专门的篇章来撰写汉代的酷吏,通过十几个酷吏的种种作为,揭露和探索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各种措施,酷吏的出现,就是为了打压外戚和权贵,压制外戚权势,在汉代前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酷吏的横行,严法诛杀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中国专制社会前期吏治演变的一些轨迹,在研究汉代政治、法律和吏治等历史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酷吏;司马迁;汉代;中央集权
苛政历来为儒家所反对,孔子也曾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很明显,孔子主张以德服人,以礼教人,并且认为严刑峻法最终不但不能达到社会安定和平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导致民众在高压政策下,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做这也是犯法,做那还是犯法,同样都是会受到处罚,还不如直接造反来得容易。而司马迁在《酷吏列传》中,通过对十一个酷吏的白描式描写,充分體现了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仁爱精神,反对苛政,批判酷吏,借开篇的引用和秦朝,汉初刑法的严厉程度,所造成的结果对比,明确提出自己对于治理国家的立场,也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
酷吏的盛行,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削藩所造成的七王之乱。因秦朝的快速灭亡,以及为稳定局势的原因,刘邦选择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折中——郡国并行制,但其施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诸侯王国的地位远比郡高。如此之下,诸侯权力越来越大,其野心也越发膨胀。终于,在汉景帝采取削夺封地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后,矛盾达到了顶峰,七王之乱发生。虽然很快平定,但王国问题,成为皇帝的一块心病,为防止再有此类事情的发生,任用酷吏,推行严刑峻法,对王国进行严密监管,务必要使不安因素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酷吏列传》在描写汉代的十几个酷吏时也提到,各个酷吏或多或少都有对地方豪强和宗室的整顿,可见这样威胁皇权的人物是酷吏们打击的重点之一,也是他们必做的任务之一。
其次,是外戚干政,皇帝利用。外戚干政由来已久,始于高祖病逝后吕后专政时期。她手段强硬,大权在握,大肆封赏吕家人,排挤刘氏亲王和忠直大臣,扰乱朝政。而为压制反对自己专权的臣子,她采取任用酷吏的抗衡政策,因着这样的原因,这些酷吏甚至有了候封,且可以肆意的侵侮功臣,陷害宗室。可以说,这是汉朝酷吏的最早出现,也是后期酷吏出现的原因之一。武帝时期,因他本身的上位便有馆陶公主和窦家的帮助,他本人也是急于掌权,所以初期对于外戚的厌恶是极大的,为防止外戚干扰自己的决策,设置酷吏,抑制外戚的嚣张气焰,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是他的最初想法。而之后设立中朝,任用外戚,与外朝抗衡,说明此时的武帝认为外戚同丞相等官员相比,亲缘关系更近,对自己的忠诚度也会更高,但同时,他仍不会完全放心外戚,酷吏便是起到一个监视、制约的作用。论信任,二者都是皇帝一手提拔,都是为皇帝办事。论权力,酷吏掌握着代替皇帝处理部分官吏以及豪强贵族的特权,甚至可以在地方任意施为(只要在皇帝容忍范围内)的大权。外戚则在朝廷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一席,官员做事,有时都需要看外戚的脸色,两者不分伯仲。所以外戚与酷吏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是皇帝的驭臣之术。
最后,是外敌逼近和武帝野心。汉高祖刘邦曾率领大批军队攻打匈奴,无奈不仅没有打败匈奴人夺得领土,反倒是自己被围白登山,险些丢了性命,为休养生息,维护和平以等待时机,刘邦只得提出和亲的方法。到了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汉朝已比往昔强盛,具备攻打匈奴的能力,且此时的匈奴不断骚扰边境,欲发动大战,武帝本人也不愿再以和亲之策维护表面和平。于是战争开始,战火不断,尽管有雄厚的底蕴做支撑,但长达四十四年的战争,仍为国内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维护政局的稳定,武帝任用的酷吏以重刑和不断展现犯法后的惨烈下场的方式,威慑民众。文中曾记载这样一起惨案,在长期严刑峻法的影响下,民众出现了越发轻视犯法的现象,而后期的酷吏又不断效仿之前酷吏残酷的行为,使盗贼滋生。尽管武帝有派官员进行镇压,但仍不能平复,之后是发兵攻打,全部斩杀,将其中牵连的人全部杀害,不问是非。因为还有余党作乱,于是便出台了“沈命法”,欲以连坐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重用酷吏的初衷是为稳定局势,只是因长期高压,反倒是造成了混乱发生罢了。
每一个事物和现象的产生都可窥见其中的背景,而酷吏的产生,究其根本,是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致。司马迁对于酷吏的态度,也是有褒有贬,并没有一概而论,文中作者多次写到“上以为能”“天子以为能”等文字,来说明酷吏执法能力之强,这是一种肯定,肯定是酷吏在汉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司马迁也有同情酷吏命运的描述,他认为酷吏采取的政策做法无论对错,其实都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其中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司马迁理想中的治国根本应是实行“德政”,在酷吏身上,司马迁看到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下知识分子的一种无奈和身不由己,个人命运往往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要受对自身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初步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司马迁著.史记[M].中华书局,2016.
(作者单位: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