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故都的秋》练习系统价值取向演变研究

时间:2024-05-04

满堂

摘要:为了探索练习系统的价值取向演变规律,本文选用《故都的秋》为个案,梳理近三十年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练习系统。发现练习系统在演变过程中呈现更具开放性,利于多维度的解读文本的特点。教师可依据以上特点,选择最佳教案,合理教学。

关键词:《故都的秋》;练习系统;价值取向

语文教科书的练习系统具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知识,深入解读文本,促进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功能。本文通过回顾1987年以来不同时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故都的秋》的练习系统,分析其隐含的编写理念,梳理其演变发展轨迹,从而探究编者价值取向的变化。

一、散文的“形”与“神”辩证关系意识淡化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于1987年首次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1987版的练习系统中编者增加了自读提示部分,部分自读提示表述如下:“学习这篇写于1934年的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也同样值得认真领会、学习。”

从自读提示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者倾向于从作品所渗透出的思想感情中去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形”是指客观材料,指文章实际写到的人、事、物、景,“神”是指中心,指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1]。说起散文的“形”与“神”,当时普遍认为散文的最大特点为“形散神不散”。可当我们以“ 形散神不散” 这个特点去审视所有散文时,发现它不能概括所有散文的特质,因为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人、物、景是“形”“神”统一的,将其拆分容易导致对散文理解的简单化、片面化。而在2003年版和2007年版的练习系统中,编者没有给出散文“形”与“神”辩证关系的相关提示,在练习题目中也没涉及到对散文“形”与“神”辩证关系的探讨。可见在练习系统中,编者对于散文“形”与“神”辩证关系的意识逐渐淡化。

二、由分析文章结构转变为品味鉴赏经典语句

1987年版练习系统中编者设置的第二题为“下边是《故都的秋》的结构框架,请结合课文补上的每一部分的内容提纲,并根据提纲口述课文的结构特点”。

编者编制这道题意在训练学生归纳内容提纲的能力,将文章按照“总起—分写—总括”的模式划分文章段落大意。在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表述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教学目标中“教学生学好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等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练习系统的题目设置过于功利,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刻板训练,强调通过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003年版练习系统中的第二题表述如下:

“在下面的两段文字中,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觉、情思。细细品味这两段文字,各仿写一段。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愧树叶底,朝東细数着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受到十分的秋意。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与上一版本的练习系统相比,2003版将原第二题删掉,并替换为理解应用类型的题目。从“细细品味”一词中可以看出,在这一版本练习系统中,编者更倾向于让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去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题目中还强调“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这里可以看出编者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各个感官去感受文本,还原文本真实情境。在品味语言过后,编者还设置了仿写的题目,突显出这一版练习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2007版的练习系统中,本题的第二个小问稍作改动。将“细细品味这两段文字,各仿写一段。”改为“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可看出这一版练习系统通过对散文中典型词句的品读,来鉴赏散文的语言、意境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这里能够看出编者有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倾向。

三、由关注社会背景转变为关注个体情感

1987版练习题的第一题表述为:“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全文是对这三者作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择的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试举出实例说明。”这道题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景物、渲染的环境来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色彩。

在1987版教材的自读提示中写到:“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才毅然投入了战斗的洪流。学习这篇写于1934年的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从中可以看出编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有意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让学生透过黑暗恐怖的社会背景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本质上讲,散文重在表现作者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受[3]。练习题目的编制除了考虑社会背景之外还要考虑作者自身的情感基调。

2003版第一题的表述如下:

“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这些景物的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为什么将‘悲凉一词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endprint

与上一版第一题相比,在2003版练习系统的“这些景物的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作者为什么将‘悲凉一词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等问题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者通过分析文章作者自身的情感基调,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意蕴。

在2007版练习系统中,第一题的题目如下: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与之前两个版本的第一题相比,在这一版练习题中编者更加突显了对文本作者情感的关注,透过作者的“悲凉”,以求探索文章表达情感的深刻内涵。

四、练习系统价值取向的演变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建国以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练习系统在演变的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突出练习系统的开放性

首先,练习系统取消了机械刻板的能力训练题目。其次,在1987年版、2003年版的练习系统中,第三题均为理解应用类型的题目,而在2007年版中,编者将第三题设置为开放类型的题目。虽与以往相比,题目仍旧设置为赏析类题目,但不同的是,在2007年版中要求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诗文,进行赏析。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而题目的答案,也具有多樣性,体现出编者不再追求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这一变化表明练习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更具有开放性。

(二)注重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在练习系统不断的演变中,我们看出编者对于文本的解读呈现由单一解读到多维度解读的变化。在1987年版的练习系统中,编者设定的题目多为透过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文章的主题。到2007年版的练习系统,编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理解打破了受社会背景这个单一因素影响的思维定势,更多的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复杂的情感等因素再去体会故都的秋,突显了多维度解读文本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漫.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与教学知识[J].语文教学通讯,2010(3):8-9.

[2]课程与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7.

[3]经志芹.例谈散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1)60-61.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