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于琦
摘要:在文学翻译中,需要以原文为中心,忠实于文学原作者情感与原文中语句含义。因此,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子,就《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主要内容、译者主体性在《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中具体体现进行论述。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翻译风格
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译者是重要主体,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等对作品翻译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受到众多方面广泛关注、分析、研究。因此,本文以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为例子,就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主要内容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主要内容讲述了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童年生活及其长大后为了自己、父亲进行赎罪的过程。小说紧紧围绕阿米尔与周边人群之间在亲情、友情之间关系为重要叙事主体,对中东地区文化、政治、阿富汗人命运进行了描述。
《追风筝的人》中译本目前有两个。一个是李继宏先生2006年翻译而成的,主要在大陆地区发行。另一个是台湾翻译者李静宜女士在2005年出版的繁体字《追风筝的人》,主要在港台地区发行。李继宏先生在翻译《追风筝的人》时,其主要特点是保障作品具有可读性,对主要句子进行结构上改变、对其中习惯性用语进行有效诠释,即他采用归化策略,将作品主要定位于为广大普通读者服务。而李静宜女士认为,翻译是重新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需要应用自己思想将作品进行诠释,需要尽量贴近原文,需要将小说中可以打动读者的力量进行表达[1]。
二、译者主体性在《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中具体体现
(一)原文诠释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中进行充分体现。具体来讲,第一,原文诠释不同。比如:在书名翻译上,两个译本也不同。李继宏先生翻译为《追风筝的人》,而李静宜女士翻译为《追风筝的孩子》。第二,两位翻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与表达。例如:我们可以选取其中一段来进行有效对比。Everyone in my class wanted me on their team,because by the time I was eleven,I could recite dozens of verses from khayyam,Hafez,or Rumis famious Masnawi。對此,李继宏在2006年是这样翻译的:在班级里人人都跟我一组,因为那时11岁的我已经可以背出迦亚谟、哈菲兹数十篇诗歌,也能背诵出鲁米著名的《玛斯纳维》。
而李静宜女士是这样进行翻译的:在班级上每个人都希望和我一队,因为当时11岁的我,已经能背得出迦亚谟、哈菲兹和鲁米著名的《玛斯纳维》里数十首诗。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李继宏在翻译过程中,将主要语句划分为2个意群,而在李静宜女士翻译中,将整段所有语句视为一个整体。第三,译者创造性不同。例如:其中,On a high mountain I stood,And cried the name of Ali,Lion of God.O Ali,Lion of God,King of Men,Bring joy to our sorrowful hearts.对此,李继宏是这样翻译的:我站在高高的山上,呼唤阿里的名字,神灵的狮子。啊,阿里,神灵的狮子,凡人的国王,给我悲伤的心灵带来喜悦。李静宜女士是这样翻译的:我站在高山之上,呼喊阿里之名,阿里,神之狮。噢,阿里,神之狮,人之王,为你我悲伤之心带来喜悦。
(二)翻译策略体现
从翻译策略上进行分析,李继宏在翻译中主要采用了归化方式,将大量具有中东地区特点的词语在汉语中进行通俗化翻译,对其中一些宗教术语、民族风俗、食品等在页底进行脚注。在此过程中,从李继宏简体译本中没有出现任何英文字母。而李静宜女士在其翻译中,对一些特定外来语采用了直译,对绝大多数语句采用了意译模式。
(三)翻译风格体现
李继宏与李静宜女士在其翻译中应用了不同风格。具体来讲,第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简体中文翻译在语言词句把握上更加忠实于原文,使得广大读者具有亲切感,可以更加直接了解到阿富汗及其中东地区在民族风俗、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内容。而李静宜女士在其翻译中对大多数词句应用了意译方式,增强了语言感染力与表现力,但是却没有更好体现出小说作者真实表达含义。从翻译词句中来讲,他们应用的语言或具有凝练文字,或者进行了语气调整,进行角度变换,进行不同诠释,充分体现出译者主体性[2]。
三、结论
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为例子,就翻译中译者主体地位、主体性进行有效研究。为更好翻译出一部精品,需要翻译者对原文思想进行深刻领会,将优秀翻译作品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蔡艳开.《追风筝的人》两个中译本比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
[2]李慧玲.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