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伟丽
摘要:“昭君出塞”不是一个神话传说,而是一个历史故事。它存在于大汉几百年的历史和华夏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存在于世代人的心中。所以对于王昭君,人们更多的是认同,认同她为汉匈和平作出的贡献,认同她的智慧和和美貌、勇气和才情;也有一些人看到了她的孤独,她离开汉宫和家乡时的不舍和离开后的怀念和悲情,但却很少有人去念着她的好她的悲情去反思些什么。
关键词:王昭君;历史故事;认同;反思
历史是篇浩瀚的长卷,正是这份浩瀚的长卷让我们通古晓今,让我们在谈论是非面前可以有考有据为自己的命题立论。这是我们自身对历史的认同和敬畏,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们同意这个结局,却懒于为这个结局找些凭论去证明,也不会把脑细胞浪费在去深夜思考某段历史中某位伟大人物亦或是事件除了史书上的黑白直述外,是否还会有其它被掩盖住亦或是被曲解的东西?
就像昭君出塞,她的这段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顽劣孩童。我们每个人都认同历史给与她的所有评价:她美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琵琶技艺超群,可以平沙落雁;她以家国为重,主动请缨和亲匈奴,从此黄沙漫漫再也看不清了回家的路……
我们太喜欢故事,尤其是美好的故事,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又习惯一次又一次的美化这个故事。我们太喜欢讨论大局观,太喜欢忧国忧民,甚少考虑个体存在所需要的意义。我们太喜欢高谈阔论,太爱强调个体必须牺牲,服从渗透在千百年的时光里,各行各业,无孔不入。
我记得有一幅画,好像是画的王昭君,高头大马,怀抱琵琶,几乎快掩盖面部的外套,一望无际的大漠,一望无际的送亲队伍,谁都没说过她在想什么,但貌似谁都觉得自己知道她在想什么。我们总是这么无知又自负着。
一、史卷中的王昭君
百度搜索词条中输入王昭君首先出来的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然后再是简单的生平,继而是一些简单的故事列述,想探求列述到底有几分考究,史卷里的描述亦是大同小异。如《后汉书》中的记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后汉书》
寥寥数字概括了王昭君的一生,用言简意赅的篇章颂扬昭君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义和情怀。立在一个悲惨故事上的上古佳话,多多少少都带有些许愚民的成分。
又见《西京杂记》和马致远的历史剧《汉宫秋》中出现的惹出了多少是非恩怨的毛延寿,尽管有史书说毛延寿这个人是虚构出来的,他也是人们在对历史认同的基础上才把人物定型出来的。任何时候,君子之所以称君子,是因为出了小人;英雄之所以称英雄,是因为有了贪生怕死的泛泛之辈。
这些都是我们对历史的认同。我们很乐意去接受被虚构出来的毛延寿,我们觉得他害国害君害民害昭君,只要出来他,那么我们昭君的冤就有了头,债就有了主,我们对昭君的悲惨命运的愤慨就找到了一个可以去发泄的出口。觉得都是他,是他让元帝慧眼不能识珠,是他让我们的千古美人生人不能归汉宫,死,魂不能回故里。
关于死,《琴操》告诉我们王昭君的死因是吞药而死,但很多资料里又说是因病而撒手人寰。其实史册里并没有明确写明她的死因,这都是后人的猜测。但都是对史册里王昭君对家乡的思念而延伸出来的认同,如垂留史册的《王嫱报汉元帝书》以及之前的《五更哀怨曲》。我们相信这样一位千古佳人垂史的不仅是美丽和大义,还有才情。所以我们对这两首诗的来源出处深信不疑,也正因为如此深信,才会对胡阙里那游走在琵琶上玉指间的哀怨动情,因为正是这种穿透胡阙宫闱的深深哀怨才使吞药而死和抑郁病死两种解释顺理成章更为自然。
二、被文人骚客浓墨追悼的王昭君
从上面浩瀚文卷中的,我们认同了王昭君的命运。她是落在漫漫黄沙里的一只飞雁,是玉殒在异邦他乡的一缕香魂,是凋零在辽阔牧原上的一朵奇葩……
于是自她别后,我们的历代文人骚客就用自己手中泛着浓重油香的墨汁,来一遍遍临摹那种美丽消失的痛楚,他们用这种被临摹出来的痛让每个人都来对王昭君的这段历史表示认同。
如唐代诗人顾朝阳和骆宾王的《相和歌辞 王昭君》中,顾朝阳用“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妾死非关命,只缘怨断肠。”来认同王昭君那他乡宫闱孤寂凄苦的命运,骆宾王亦高调喊出“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只用一个“明汉月”和“愁眉”就道出了千万人内心深处对昭君出塞民族情义和个人悲剧的所有认同。然而,我们却不会去想汉月的明亮为何要建立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身上?
有人说,这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被珍惜,人们总是这样,喜欢用美好的词汇和赋予哲理的言辞添加上的热血和豪情去歌颂,去赞美。
人们只听到了“父兮母兮,道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的凄婉,却不去追问造成这种凄婉背后的原因。有人也会说,这是她最好的选择,即便不去和亲,命运也不会好哪去。汉武帝的金屋藏娇就是最好的证明,“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其实这便是王安石对历史的反思,他觉得这才是症结所在,不管是昭君还是元帝,甚至是被丑化的面目全非的毛延寿,他们都没有错。因为玩弄、始乱终弃是历代帝王不同中之相同。王安石把历代文人对昭君命运的认同反思到一个社会制度的至高点,与此同时他也闯下了诗祸。
对于那段历史,我们任何人 都没有资格指出其对错是非,因为我们任何人都没有亲自走到那个时空去感受王昭君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这也就是我想说的,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真理,但是所有的真理却都是在认同中給与了一次次的反思下获得的。
三、关于逃离汉宫阙的王昭君到底幸福与否
我们很多人都认同历史中昭君的选择,比起笼中的金丝雀她更愿意做那只黄沙中穿梭的胡雁。觉得离开了汉宫阙的王昭君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她终于可以策马奔腾与君劲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只是我们始终都不知道携手的那个君是否就是她心头的那个君?
离开汉宫嫁给呼韩邪单于,对于王昭君本人来说是福是祸也只有她自己可以知道,但是对于历史我们都知道,是出塞让历史永远记住了她,让汉匈世代子孙永远记住了她。
入匈时王昭君正值芳华,又有倾城容颜,而此时的呼韩邪已入暮年,又是和亲所需,所以对昭君疼爱我们并不作多想。但是两年后呼韩邪突然离世,命运又一次给了王昭君一个峰回路转。
请求归汉被拒,携带幼子伊徒智牙师(后被封为右逐日王,被呼都而尸道皋若鞮杀害。)改嫁与呼韩邪长子,这让曾受伦理纲常影响的王昭君备受羞辱。只是成帝一句“从胡俗”让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在单于死后从胡俗复嫁单于子复株累若鞮,生二女,后病死,留有青冢。
这便是这个倾城女人的一生,也是被历史记下被后人认同的一生。
有人说在中国,说话是要小心的,特别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中国文人如果反复歌咏某个故事,绝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有多么可歌可泣,多半是因为可以借方式一旦成了习惯,慢慢的也就成了一门艺术。我从不奢望我们每个人认同的事情到最后都能成为艺术而流芳,只是想让大家从满篇满篇对历史的认同里有个自己的立场,以正史,以正行。
参考文献:
[1]十九 相和歌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
[2]汉 班固著《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 中华书局.
[3]《乐府诗集》.
[4]汉 班固著《汉书》卷九《元帝纪》 中华书局.
[5]《汉宫秋》的毛延寿形象映示了元代君昏吏奸情状[J].渤海学刊,1993(0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