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狼图腾》英译十年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时间:2024-05-04

张迎肖 刘杰 徐雪莲

摘要:研究十年前《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成功对今天中国文学“走出去”仍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该书的成功是各因素合力的结果,并对诸多合力因素一一进行了分析,以期归纳出该书对今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关键词:《狼图腾》英译;中国文学“走出去”;因素合力;启示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其中指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随后,文化部出台《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中,推动实施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到今年该纲要的发布过去了十余年。十年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发展来说,是一个值得回顾和总结的节点。

《狼图腾》是作家姜戎在国内颇受欢迎的一部小说。2005年英国企鹅出版公司购得了这本书的英文版权并邀请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担任译者,该书的英文版于2008年全球发行,行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此,此书受到英语世界的注目。距今过去了十年左右。2015年,电影版《狼图腾》在中国上映,获得了近7亿的票房成绩。随后该影片登录到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全球又一次刮起中国文化之风。可以说,《狼图腾》是近年来我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功范例。但是,我们应该依然看到,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还远未进入西方主流世界,中国文学走出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笔者认为,《狼图腾》的成功是多因素合力的成果,今天对《狼图腾》的英译个案中诸多因素合力进行研究,仍然会对我国文学外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作者

作者是文本的原始创作者,其地位无疑是重要的。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的节奏感、小说的叙述方式、结构的布局、情节的曲折缜密等等都是译者选择作品翻译是重要的考量方面。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CBI(中国对外图书出版网)的观点,《狼图腾》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内容的原创性与独特性。“内容为王”是该作品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它成为世界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作者姜戎10年磨一剑,其在草原多年的生活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阅读《狼图腾》的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真实,场景宏大,情节惊心动魄。《狼图腾》以生态关怀为视角,深度刻画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依靠自然过活中与狼形成的竞争和依存的复杂关系。故事情节之所以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使读者认识到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可以说,如果没有作者对草原生活的经历,对生活、生态的深度观察和思考,就不可能有这部作品的问世。《狼图腾》的成功说明,文学不是速成的,它是生活的积累,是亲身经历的提炼,是生命的积淀。作品的成功,过硬的质量是第一位的。

(二)译者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核心因素。译者对审美情趣、知识结构、意识形态、诗学观、双语水平等会影响到作品的选择、翻译策略的制定、译文质量的好坏、读者的欢迎程度等。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曾说:“一个好作家遇上一个好翻译,几乎就是一场艳遇。”小说的译者葛浩文先生由于莫言获得诺奖已经蜚声全球,他早就被夏志清教授称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约翰·厄普代克也曾在西方主流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厄普代克把葛浩文称作是“接生婆”。这些年来,萧红、莫言、刘震云、毕飞宇等作家的多部作品被葛浩文译成了英文。葛浩文的译作被国内翻译界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被认为是负责、高水平的译者。再加之其在西方世界知名度很高,由他作为《狼图腾》的译者,无疑已经保证了本书的翻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其在英语世界的发行

(三)读者

从市场的观点来看,读者无疑是翻译活动的终端,翻译的目的就是作品有人读。为了这一点,其它所有的参与者都会做出各自的妥协,甚至包括作者本人。读者地位如此之高,其阅读习惯对翻译文学作品的命运至关重要。首先,美国人不大读翻译作品,读中国小说的就更少了。中国作品散落到世界文学的海洋中,不可避免成为“边缘”、“小众”一类。(葛浩文 2008)同时,西方读者很重视小说的开头,而中国作家的开头总是显得平淡无奇。葛浩文接受采访时说,我给《中国日报》写过一篇文章,谈的是小说的开头。中国小说为什么没有特别惊人的开头?让人一见之下就想要一口气读下去的?像哈金的“某某每年回到故乡就要和他太太离婚”,那句話多精彩啊,看到这句话你怎么能不看下去呢?(葛浩文 2012)考虑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狼图腾》英译时经作者同意,译者对原文中小说性差的内容也做了稍许删减,这样译本就更加流畅、可读。另外,西方读者对中国的文学作品一直抱有一种猎奇心态,同时带有强烈的东方主义色彩。他们总是试图通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来印证或强化存在于自己脑海当中对中国的那个被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形象。在这个方面,我们当然不能迁就于西方读者。但从《狼图腾》的英译来看,其海外的成功,也落不了东方主义情结的嫌疑。首先,《狼图腾》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知情生活,和政治关联。葛浩文就曾说过西方读者最爱看的中国文学作品一是关乎性,二是关乎政治。其次,《狼图腾》的书名中“狼”和“图腾”两个要素,以动物为主题,同时涉及到神秘的宗教信仰,对西方读者来说有很强烈的阅读期待。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冲突,民族形象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去东方主义化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正如去除我们的西方主义也不会轻而易举。但我们应该重视文学和文学翻译在协调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所起的积极作用。

(四)出版社

出版社往往是翻译活动的发起人、策划者、组织者。它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在西方,编辑的权力很大,会更多地参与到翻译文本当中来。葛浩文(2012)在一次访谈中说,(国外)编辑最关心的是怎么让作品变得更好。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删和改。而他翻译的《狼图腾》初稿交付后,被编辑最少砍掉了三分之一。另外,刘震云的《手机》在英译文中也被调整了结构。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也在编辑的要求下被换掉了结尾。(葛浩文,2012)葛教授认为,相比于此,中国的编辑们权力就小多了。这可能跟文学传统有关。所以葛浩文认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应该尊重编辑的权力,让编辑和作者能够有更多直接接触,对作品来说是一件好事。出版社的编辑们的种种类似要求不过是为了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诗学、价值观、意识形态、读者的阅读需求。当然,有时候编辑的意见也是值得商榷的,并不一定就要牺牲作品来取悦编辑。(同上)葛教授的这番谈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文学英译时,要下心思吸引国外主流出版社的关注,同时做好编辑的沟通、协商、理解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中国作家不要摆出“唯我为大”的姿态,应该意识到,编辑在西方的文学创作中本来就是担负重要角色的。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作家,包括姜戎、莫言、毕飞宇等对此都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容忍和大度。

(五)国家机构

翻译工作对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但就目前而言,译者的收入水平甚低,对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制约很大。《狼图腾》的英译者葛浩文先生曾在众多场合抱怨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报酬可怜。这无疑很难吸引有才华的翻译人才进入到文学翻译当中来,这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译者翻译一本书能够买得起一套四合院形成强烈反差。国家机构应该加大对文学翻译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国家机构要在翻译活动中找好自己的定位。另一位颇受汉学家青睐的中国作家毕飞宇先生曾说,在“走出去”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有些急,有中国行政思维的弊端。文化交流其实就是恋爱,是两情相悦的事。(毕飞宇,2012)

(六)媒体(书评人等)

媒体和书评人对作品其实是一个宣传的作用。我们的文学走出去,要充分重视这种宣传作用。有人说现代社会就是一种眼球经济。就《狼图腾》而言,出版发行单位曾力邀国外知名的书评人在西方有影响力的主流杂志上发表书评文章,对作品进行评介和宣传。美国销路最大的刊物《国家地理》撰写书评将《狼图腾》评为年度最佳图书(the best book this year),这对该书的销量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七)经纪人

国外的出版市场与国内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国外有代理人制度。代理人代替作者与出版社打交道,洽谈版权费、出版等事宜。国内有些作家已经有自己的海外代理人,这对作家本人的作品在海外销售大有裨益。毕飞宇认为,中国文学向海外输出的最大问题不在翻译,而在缺乏职业的文学代理人。在中国,文学代理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八)意识形态和诗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翻译研究将视角转向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大的文化空间,权力、意识形态、诗学等概念在翻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历史上两大社会阵营的长期对立,使意识形态现在仍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大阻碍。《狼图腾》由西方人担任译者,由西方人书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会消除意识形态的对立,拉近与西方读者的距离。让更多处于西方主流地位的人或机构参与到中国文学英译的工作中来,也是《狼图腾》英译带给我们的启示。而谈到诗学,《狼图腾》这部作品所反应的主题跳跃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利益狭区,关注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生态课题,这具有更更普遍和更深刻的价值体现。

二、结语

十年前,《狼图腾》的英译和海外发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对其总结的似乎还不够。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文学外译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并不令人满意。文学外译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期实现真正大的突破。这是我们今天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高方,毕飞宇.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3).

[3]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J].中国翻译,2012(1).

[4]http://www.infzm.com/content/trs/raw/41155.

[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6d2c0102e3jm.html.

[6]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http://www.cbi.gov.cn/wisework/ content/91195.html.

[7]http://www.dajianet.com/world/2009/0408/95889.shtml.

[8]兩岸四地学者谈中国文学走出去.http://enjoy.eastday.com/e/20120629/u1a6662365.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