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良性错觉

时间:2024-05-04

◎ 阿紫

那天看凤凰卫视对刘和平的电视访谈,片中刘和平讲述了一段人生经历。当年他担任衡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经过深思熟虑,毅然辞去所有公职,专心创作。“之后,我都是自己交社保、医保。”刘和平自豪地说。

看到这一节,我想起朋友老何。老何也曾在事业单位担任过类似级别的职务,后来辞职了,这些年也常自豪于自己交社保、医保。老何的自豪相当部分源自亲友的认可,老何常说他们都很钦佩他的成就,认为他辞职辞得对。

刘和平写出了《北平无战事》《大明王朝1566》等热门影视剧剧本。老何不同,他只不过写了一些“豆腐块”。在世人眼里,写“豆腐块”和养花、遛鸟差不多,只是消遣,并不能算是文学创作。

关于老何辞职,我听到最多的是两种声音。一种觉得他太冒失,“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现在收入上吃了亏,以后退休金也会少拿不少。另一种则怀疑老何辞职恐怕有难言之隐,是不是他犯了错误,单位怕家丑外传,于是让他辞职来个软着陆,彼此都留点体面……

十多年过去了,老何依然沉浸在受人敬重的错觉中,笔耕不辍。倒是我颇受煎熬:要不要去点醒他,人家说的只是客套话?思来想去,老何这种错觉对他人无害,于他本人精神状态有益,属于良性错觉,由他去吧!

有时我很羡慕老何能产生这种美好的错觉,我们这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就没有这种福分了。包括我、我妻子、侄儿……许多人离职之后,都喜欢不定期地窥探原单位的情况。工资这么低,活这么累,咱还得兢兢业业,别人继任肯定不会这么敬业,原来的领导终于知道当初亏待了咱吧!不料窥探的结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继任者并没有很快撂挑子不干,也没有难以胜任。单位少了自己,无任何不良影响。于是我们明白了,当初觉得受了委屈可能是一种错觉,单位少不了我们更是错觉。

同样,我们也很普遍地产生过另一种错觉:我们跳槽到哪儿,哪儿就开始走下坡路。其实这种感觉只是源于“二八定律”。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企业都只占总量的20%,我们不够优秀,进的单位常常也属于比较一般的80%,于是在市场竞争中遭遇挫折自然也是常态。

错觉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一些人,它似乎是上帝的礼物,比如老何。假如没有受崇拜的错觉,已经断了后路的他,这些年不知道心情会有多郁闷。而对于我们,在对错觉的判断中,自我认识逐渐接近客观。其实无论“成事”还是“败事”,我们都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我们只是寻常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就是了,不必孤芳自赏,也不必妄自菲薄。(李萌 摘自《羊城晚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