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何百源
一直以来,我对锦鲤这种鱼类感到有些神秘。有一次报上说,在一个锦鲤拍卖会上,有一条锦鲤卖到20多万元。而有一次我在朋友家的鱼池里见到许多我认为蛮漂亮的大锦鲤,心想这得投入多少钱啊?但朋友说,锦鲤的品位高与不高,我们一般人是看不出的,这里面有许多学问。我们通常认为漂亮的,其实它的实际价值并不一定很高。这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最近我有机会在佛山某地参观了一个锦鲤养殖场。老板姓万,广西人。万老板说:“评价锦鲤,一看体型,二看长度,三看颜色和斑纹。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体大而长者为贵。至于颜色和花纹,不同国家又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他说,锦鲤每年3至4月份孵化,饲养数月,待长到十多厘米长时,就要精选。入选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其他百分之九十多都被淘汰。
“被淘汰的大量鱼苗要怎样处理呢?”
“运去大海放生!”我明白,珠三角的人将江河称为海。
万老板说,锦鲤是通人性的。他往大鱼池边一蹲,锦鲤都亲热地围过来。他将无名指伸进水里,锦鲤会将他的手指含进嘴里咂几下,表示亲热。
接着他带我走到另一个池边,指着一条纯黄色、体型巨大的锦鲤说,这是一条30多斤的“茶鲤”,不过价不是很高,只售1万多元,大概是“花色”不够好。
参观的当天,气温大约14℃,人感觉有点冷。我问:“需要给池水加温吗?”
万老板说:“不要。”说着,他将泡在水里的一支温度计提上来,上面显示水温为18℃。他说,自然水温通常比气温高几摄氏度,是因为地热的关系。锦鲤是不怕冷的,能耐受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
万老板告诉我,锦鲤最初起源于中国,然后传播到各国。目前我们见到的,是几十年前从日本引进回来的。原因是中国遭遇战乱,锦鲤作为观赏性的东西(而非生活必需品),自然是“灭绝”了。目前不仅珠三角的人有饲养锦鲤的雅兴,全国各地都有。因此他的成品鱼是销往全国各地的。
随后,万老板又带我去参观盆景。这时我才知道,除了盆景,还有“地景”,即长在地上的景观树。他带我去看了一株地景罗汉松,他说以80万元的价格出售不成问题。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人非常注重“意头”,即趋吉避凶。罗汉松之所以值钱,与“意头好”有很大关系。民谚说:“家有罗汉松,一世不愁穷。”而桂花,则因“桂”与“贵”同音而被看好。桂花有本地桂、四季桂、日日桂(日日开花)等多种。许多人家贴在门边的春联,不是写着“出门遇贵人”的字句吗?至于松,有长寿、长青之寓意。俗语说:“千年柏,万年松”“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均是好意头。
参观过程中,我产生两点感想:观赏鱼也好,盆景地景也好,都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支寒暑表。人们只有在富足时才会需要这些。再就是因花色体型不好而“落选”的锦鲤,反而能得以回归江河,获得自由,这与“笋因落择方成竹”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