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马思纯
1
读那本书那年,我14岁。妈妈录了一段有声书,她很高兴,天天在家播放。我天天听。
那本书就是《我与地坛》。
当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史铁生笔下的母亲。他写她的白发,驼背,瘦弱的躯干,脸上关切的表情。他坐着轮椅去地坛公园,母亲跟在他背后送他出去,一直站在门口看着他出了巷子,直到他走了很远很远,母亲还站在那里。 我听着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人。那是我第一次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亲情,也第一次觉得文学真是一件美妙的事。
那时,14岁的我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刚从老家蚌埠来北京上学,周围的一切看起来疏远又陌生。我每天乖乖上学,听家人的话。有时也会想老家,也会觉得孤单,但生活中最大的烦恼是怎么才能减肥。
那一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很火。我看了。现在依然记得,一身红衣的张曼玉站在飘着落叶的金黄色树林里,那真是一幅画,看着都觉得心动。可那时我没想过自己会把演员作为职业,站在聚光灯下。我没那个自信。
在学校里,我胆怯又自卑,不敢拍照,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不买衣服,也不打扮。有人欺负我,给我的可乐瓶里灌粉笔灰、拖把水。
我觉得自己实现不了什么,也不能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最长久的梦想,也就是开个火锅店养条狗。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2
暑假结束前的一个下午,我正琢磨怎么出去玩儿呢,妈妈跟我说:“今天带你去见妈妈的一个好朋友。”我还有点不情愿。她很认真地说:“他读了很多书也经历了很多,你去跟他聊一聊,一定会有收获的。”
那位叔叔,就是史铁生老师。
于是我跟着妈妈去了北京金台西路一个普通的居民楼。房子在一楼,不大,暗暗的。进门一看,满屋子都是书,摆放得很随意,但又不凌乱,让人感觉主人就是想随手就能拿到书看。我看到了铁生老师,他就像妈妈说的一样坐在轮椅上。他和夫人一起热情地向我们笑着。
之前我已经知道他的身体情况,还在想:我是不是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是不是该如何帮助他们一下?我以为我会见到病弱的、沮丧的、令人心疼的人,会听他诉说很多苦难和郁闷。
但我错了。他非常从容,说什么都是云淡风轻的。其实那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好了,还患有尿毒症,隔一天就要去做透析。我记得他的脸色铁青,几乎到了发乌的程度,没有一点点血色。但他喜欢大笑,笑起来特别感染人。丝毫不会让人觉得他们是经历了多少苦难。相反,你会被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感染。
看到他们夫妇俩并不高大的身影,我无端端想起一个词——“巨人”。
那时我只是个小孩,不敢跟他多说话,只是坐在一边默默听着、看着。虽然我不知道他是大作家,只以为他是妈妈的朋友,但也能感觉到,这是个内心多么强大的人啊。时不时地,他会说出一两句隽永的话,我虽然听不太懂,也觉着很厉害。
在他身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感受到了自己多浅薄,对他们生活的想象有多可笑。我那些小事儿算得了什么呢?像是无病呻吟,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反而乐观豁达。我模模糊糊地想,也许我也该学着坚强起来。
3
2010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听完就哭了。
我也吓了一跳。然后知道,是铁生老师去世了。
我有点不敢相信。他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巨人,一个强大的灵魂,总让人觉得他会一直支撑下去。但他还是离开了我们。
就这样,妈妈常常打电话去问候的朋友少了一个。她很难过。
于是那一年,我又找出了《我与地坛》。这时,我已经上了大学,依然没什么雄心壮志。但我努力减了肥,自信起来了,敢表达自己了,喜欢看书、写东西了。我不再畏惧镜头和聚光灯。有人开始说我漂亮了。我也不那么在意旁人的说法了。
4
我想,这其中不能说没有铁生老师的影响。在受挫或者不忿的时候,我会想起他,然后就能平静下来。
当我再次翻开那本书,我也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作家了。但对我来说,他始终是小时候给过我鼓励的一位长辈。我想纪念他,看看他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读着书,我才知道,他年少时也有健康的双腿,也意气风发,也走过山山水水。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合欢树》。
合欢,这名字多好听呀,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树。铁生老师写道,在他双腿不方便了以后,他妈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合欢树,一点一点长大了。后来,他坐着轮椅回到院子里,树已经很高了,但母亲再也见不到了。人的生命这么脆弱短暂,有太多东西都比这个长久。哎,就戳心了。
那时我刚开始用微博,就想留下一点记录。他书里的段落突然就蹦进我脑子里了。于是我敲下这段话:
“上帝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地坛里玩耍的那个孩子,他回去了。——纪念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人。史铁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