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刘好
每天下班回家,我总会经过那个熟悉的菜市场。我走到一个卖豆角的菜摊旁,看到那豆角颜色嫩绿,根根粗壮,圆润饱满。我头也不抬地拿起一把扎好的豆角,正准备询问价钱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刘医生,来买菜了?你住这附近吗?”循着声音抬头望去,她笑盈盈地看着我,看起来有些疲惫,但两眼炯炯有神。
“是你啊!你现在开始卖菜了?大哥现在怎么样了?” 我一眼就认出她来了,她是我一位患者的妻子。“他去世两年了,这菜摊不是我的,我在这里帮忙。你每天那么忙,我还以为不记得我了。”
听到这些,我突然感到一阵哀伤涌上心头。我一边竭力控制着快要流出的眼泪,一边假装挑挑拣拣。她拿起那把豆角装进一个塑料袋,往我手里塞。“这菜你拿走,不值几个钱,是我自己家种的,没洒农药,很容易烂。”我当然不能接受这番好意,推推搡搡几个来回,我见她着急得脸都红了,只好收下。
初见她是在医院南院的急诊,她的丈夫无力地躺着,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血压低得令人心痛……检查结果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我和她面对面坐着,我须要向她交代患者的病情,下病危通知。她看上去十分憔悴,但穿着干净,头发齐整,一双大眼睛透露出和善与平静。“医生您尽管治,他常年生病,情况我都了解,尽力就行了。费用的事情不要担心,不行我回去卖房子。他年轻的时候吃过不少苦,不能因为现在穷就不给他治病。”
我竭尽全力,采取各种方法医治他,但收效甚微。她怕我压力过大,总是安慰我说:“没事的,他会好起来的。”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待在医院,累了就在病床边休息一会儿,不忙的时候就在丈夫身边缝缝补补,有时是缝女儿的衣服,有时是织丈夫的毛衣。就在她的缝缝补补中,她丈夫的身体一天天康复。
病痛的折磨让她丈夫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这些她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偶尔也会发牢骚,丈夫知道她辛苦,从来不还嘴,不争执。丈夫因为疾病折磨而情绪烦躁时,她也都感同身受,总在一旁耐心劝慰。他们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在困难中的扶持与包容,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性之美。
我问起她和女儿的近况,她说都挺好,女儿已经大专毕业,学的药学专业,毕业后就在药店工作。我想给她一点帮助,但在这个不带现金的时代,我翻遍了钱包,只找到200元钱。趁她不注意,我悄悄放在了她的电子秤上,然后和她挥手道别。
走到菜市场门口时,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响起了。我回过头,见她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气喘吁吁地跑来。“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河南有吃炒豆子的风俗。这是我今天早上炒的,没想到今天正好遇见你,你不能太忙,生活要有仪式感,要照顾好自己。”说完,她就跑回去卖菜了。
回到家,我打开袋子,看到里面有个纸包,里面包着我给她的那200元钱,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们挺好的,你也好好的。”那一刻,我隐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决堤,眼前已是一片模糊……和患者一样,医生也需要被治愈,也需要帮助,也需要常常被安慰。我们都要好好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