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许石林
古代司法的繁与简
◎许石林
明朝夏原吉是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朱棣以及明仁宗等都器重和信任的大臣,负责审阅刑部每年提交的死刑犯材料,经他批阅后再奏报皇帝,人犯就要被砍头了。夏原吉每次审阅此类文件时,整夜整夜地在书房叹息、徘徊,常常睡不着觉,神态十分颓丧。夫人问何故,他长叹一声:“刚才我批阅的是秋决要杀头的死刑犯名单。这一笔下去,死生两分。人之犯罪原由有很多,其中必有可怜悯、可同情者。一经批准,罪犯固当死,亦必然寡人妻、孤人子……所以,想起来‘是以惨沮不忍下也’。”
古代执掌司法刑狱大权的官员凡是读书人、士大夫出身,则多有这种民胞物与的情怀,因而他们在司法中态度非常谨慎。
明朝松江府知府赵豫有个外号叫“明日太守”,他每见民众到衙门告状、打官司,来者气势汹汹,赵知府头都不抬,非常冷静、沉着地对前来告状的人说:“明日来!”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这样做呢?大人您今天不是闲着吗?”赵豫说:“许多打官司的人都是出于一时的愤怒和纷争,等过一两天,他们自己就能想通许多事儿,亲友、邻居也会劝解,这样许多问题就不那么急了,也会少许多诉讼和怨恨。官府负责受理百姓诉讼,但不能成为诉讼者相互攻击、报仇的渠道和工具,应尽量化繁难为简易,而不是像俗隶那样闻到血腥则喜,继而百般罗织、左右牵扯,使人深陷诉讼。”
遇到一些棘手的案件,士君子却能果敢、决绝,从而使繁难变简易。明朝的王守仁任刑部主事遇到一个拖延了十多年的杀人案件——人犯一直在押,谁也不敢去处决这个犯人。仗着父亲在军中任要职,人犯在狱中照样猖狂,他放言自己很快就会出狱,因为明朝的皇帝活得都不长,万一新皇帝登基,必大赦天下。王守仁一看见这个案子的卷宗就让刑部执行死刑。当时,各种官员都来求情,王守仁坚决不允,要求立即执行。人犯临刑前大骂王守仁:“我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放过你!”王守仁笑了:“你一个人算什么!阴曹地府有你杀害的18个冤魂等着你哩,你一进去就会被他们打趴下的。”
与王守仁异曲同工的还有朱熹。朱熹在长沙当行政长官时,朝廷发生了变故:太上皇宋孝宗驾崩,光宗有病退位当了太上皇,丞相赵汝愚等立嘉王赵扩为帝。当时,为了政治上的稳定,赵汝愚给多位重要的封疆大吏事先进行了秘密通报,朱熹也接到了赵丞相的密信。朱熹跟别的地方官员不同的是他将赵丞相的密信读完就藏到袖筒里,没有准备迎接朝廷传达新皇帝登基诏书的钦差,而是立即升堂,问:“咱们潭州牢狱中还有多少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得知有18名死刑犯后,朱熹果断下令:“都给我提出来,立即押赴刑场砍头!”
朱熹刚把这18名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杀完,朝廷传达新皇帝登基消息的钦差就到了:大赦天下。朱熹不愿意让这些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沾溉新皇帝大赦天下的隆恩,因而抢在大赦诏书到达之前把事儿办了。
(摘自《桃花扇底看前朝》鹭江出版社 图/陈明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