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莫燕银
摘 要: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足以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但是以往的教学课堂中,往往注重的是课文的理解,加上时间的限制,对于语言文字和方法写法的运用不够重视,造成了學生学习了很多年语文,依然不会写作,作文仍然是一个大难题。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语言文字和方法写法的运用的学习积累,让学生多思考多学习,多动嘴多动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站在写作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以致用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旧的课标的课程性质区别就是少了“理解”,由“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把重点放在了运用上了。就是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原来单单理解课文,研究作者写了什么而忽略了作者怎么写的。学习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运用,那我们到底怎么锻炼学生的运用的能力呢?
一、在学习生字词的学习中学会学以致用
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学会生字词学习的方法后,运用在每一课生字词中,比如:学习学习生字,认识生字,总结学习方法:(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哪个是形旁,哪个是声旁。(2)加一加,加一加偏旁部首,成新字。(3)减一减,减去偏旁部首,成新字。(4)形近字比较。(5)谜语等等。再如:总结生词的学习方法加以运用,提醒学生每次都按照此方法加以学习:查字典或者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让学生总结写好生字四步走,每次练习生字的时候,就按照步骤走:(1)说一说。整体结构上姚注意什么。(2)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3)写一写。老师先示范一遍,重点提示易错部分,写生在写字本练习。(4)对一对。写好之后,对照一下结构笔画,有不对或者不够好的地方及时修改过来,记住。
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学以致用
1.通过学习课文的作者对文章的整体布局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比如新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即季节春夏秋冬的美景来写;《海滨小城》是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即由远及近的方法来写的,让学生懂得了写作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才能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然后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从课文中还学习到了先总写后分写的写作方法,在写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上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使文章更具体生动。然后把这些方法在本单元的写作《这儿真美》中,充分运用这些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课文中某一片段的写法来学以致用来进行仿写。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我们不仅只是把它当做教材,还要读懂里面的内容,借助里面生动优美的文本内容,教会学生感受语言的美,韵律的美,学习怎么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新部编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里面的“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照样子写一写,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了呢?学生学习了文本,再进行言语写作训练,结合生活实际,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再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学习了第一部分“飞蛾求生”之后,总结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瓜苗在砖缝中生长”和“倾听自己的心跳”。学生都能很快地运用此方法学习课文。不自不觉当中,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某片段之后,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另一部分的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现在我们还以《秋天的雨》的教学设计为例,学习了“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中“扇哪扇哪“的写法,通过朗读感受删除“扇哪扇哪”之后,进行对比,感受动态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另外一个句子中的“飘哇飘哇”写法。然后还可以通过这句话中的比喻句,让学生找出其他的比喻句,把学以致用用到了极致。
4.在课文的留白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很多教材中,作者都会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者描写的精妙之处,细细咀嚼精彩的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试着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比如新部编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编写不同的结局。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前面的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合理猜测,然后说一说,大家讨论交流之后写下来,以此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当中,尽量创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凭借教材,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02-06人教网.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