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4-05-04

聂剑霞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技能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培养

基于课改不断深化的發展背景,核心素养对数学教育提出了综合性、基础性等要求。这也表明当下的数学教育逐渐挣脱了“分数至上”的魔咒,转向科学性发展。当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转换教育思想,将数学思维训练视作重点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小学数学学习的质量及效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在课程改革中也更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数学知识都需要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才能更好地被发现和学习。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成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进而也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

数学思维本身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直观性和灵活性,因此,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最为直接的体现。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材料,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深入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求答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融入生活场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目标,如此,学生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感受生活,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在进行《统计》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听了一首歌——《蓝精灵之歌》,为学生设定一种情境:精灵村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蓝爸爸邀请了很多小动物来参加,他想为小动物们准备座位。可是需要准备多少个座位呢?我们来帮助蓝爸爸好不好?然后要求学生用已经学习过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法、画符号、写正字等统计每种小动物的数量,但这样的统计方式显然较慢,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分工统计,每小组统计一种小动物的数量,每种小动物的数量是多少。之后再将其制作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如此,学生就能很清晰地对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进行认识,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如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且还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三、让学生参与实践

数学实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途径。以实践来组织数学教学,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打好基础,还可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实践出真知、用事实说话等科学态度,在实践中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例如在“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中,笔者便以实践活动组织了本课教学。这个实践任务是这样的:学生需在校园中、社区中、家庭中任意选择多个平面图形,选择米尺、直尺等多种合适的测量工具,绘制“方格纸”,据此推断每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初步学习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本轮实践中,绝大多数小学生能够通过直接观察来估测面积大小,还能根据肉眼观察来判断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以方格纸来验证小学生的推测结论,便于让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再如,在“这月我当家”一课中,笔者便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允许小学生当家,为期一个星期。小学生需认真记录一周之内的家庭所有支出,利用百分比知识来计算服装支出、饮食支出、娱乐支出等多种生活活动在家庭一周支出中的百分比比重,并根据具体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在本轮实践计划中,小学生能够了解到百分数的应用与实践,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让学生学会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核心素养教学的两大重点便是应用与创新,所以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质疑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质疑本就是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直接表现,有价值的质疑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探究、创新与思考的快乐,使小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了保证小学生的质疑是有价值的,笔者常常会利用小学生的认知经验与认知冲突来进行质疑预设,希望小学生能够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展开有效质疑。比如在“体积与容积”一课中,笔者便在备课中充分分析了学情。首先,小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且能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到每一种物体都有相应的“体积”,这便为本课学习打好了基础。其次,虽然小学生知道体积、容积,但是他们并不能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而这便可能导致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体积概念。再次,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表面积知识的学习影响,认为几何体的体积可能会随着几何体的形状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容积知识来让学生正确看待体积,感受体积大小,初步树立空间观念。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学生可能会在体积大小以及“体积与容积的异同”这个知识点上产生疑惑,所以笔者会以此来进行质疑创设。在课堂上,笔者会准备两个体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几何模型,还会准备充足的沙子、水,鼓励学生往几何模型中注入相应的沙子与水,以数学小实验来完成体积认识。在实验开始之前,笔者会提问:请通过观察,初步预测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大小。小学生需提出质疑,然后在实验中感受体积与容积,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提出“容积与体积一样吗”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重新根据小学生的实验操作来解释体积、容积的概念,如在一个空心木盒与实木盒中注入沙子,让小学生区分容积是指可容纳物体的体积,而体积则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这两个概念。

参考文献:

[1]许卫兵.——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2]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