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四平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题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数学教学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应用题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到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可以说谁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学习主动权,就会学得轻松,事半功倍。而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应用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解答的规律和方法,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审清题意,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解答应用题的第一个步骤是审清题意。审题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意思。重点让学理解其中熟练关系,这是应用题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要正确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借助很多方法,如图表法、线段图法、已知条件和问题列举法、归纳分析法等。比如,采用归纳分析法。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叫分析法。用分析法解应用题时,如果解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或其中的一个条件)是未知的,就要分别求解找出这两个(或一个)条件,一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已知的为止。分析法适于解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应用题解完后,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解题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解题后,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进行思考?有哪些不同的解答方法?要运用哪些知识?用哪些方法更有利?
二、解题方法个性化
与计算教学的算法个性化类似,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努力促成解题方法的个性化,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学生采用有创见的、自己喜欢的解题方法。避免让学生机械叙述算理,过于注重类型和固定解法,即使是较简单的应用题,也尽量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形成学生对算法的个性化理解。
首先,要提倡分析方法。以往的应用题教学,教师的指令性要求太多,学生的自主性机会太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解题过程的完整与规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例如,习以为常的做法,教师教学时要求全班学生按“读题审题——摘录条件问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的程序进行,致使部分会做的同学进行重复的无效的学习,而另一部分困难较大的同学却无法跟上这种节奏。因此,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淡化应用题以类划分的观念,转变应用题教学以学会解题为基本主旨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复习准备——例题教学——巩固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而体现知识,计算应用题教学一体化,实现每名同学按自己的起点随机进入学习的自主模式。二是要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变“只有正确且符合规范的解答”才能得到肯定的做法为“只要思维、策略有效”即能得到肯定的观念,只有这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个性化才能体现,直觉猜测、数形结合、合理想象等非常有特色的解题策略才得以显现。
其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还应提倡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的选择余地。解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似乎已成天经地义的程序。毋庸置疑,线段图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信息?为什么只注重教给学生唯一的分析方法,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分析方法?教师要切实打破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
三、应用题题目要科学化、趣味化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应有题没有很大的兴趣,甚至很多学生惧怕做应用题,看到题目不知道从何下手。面对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要对应用题的题目进行精心设计,用科学化、趣味化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应用题题目的选择。好的应用题题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解答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选择和设计应用题题目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保证题目的科学化。也就是说,应用题题目要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通过应用题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其次,教师设计和选择的应用题题目还要注意一定的趣味性。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很难长时间集中,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趣味性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学设计题目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相关的题材,然后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
四、注重教学情境的创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应用题的教学重在学生的理解,很多学生做不好应用题的原因是学生理解不了题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受到生理上的限制,在对抽象的事物理解上存在困难,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的形象、具体以帮助学生理解。在具体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题干的理解。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设声音以及动画的情景,将抽象的知識转化成动画的形式,这样学生在理解过程能够有所依据,根据具体的形象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李青青.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