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

时间:2024-05-04

周琼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行为品德、思想意识、法律素养、人格修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增加了初中各科学习的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极易产生波动,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教师需要格外注意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合理把握教学最佳时机、积极教学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需要做到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得到摆脱,并且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指引来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全新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创新教学;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是初中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块,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因此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能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当贯彻新课改的全新要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严格把关,科学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厚度与思想深度的并行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从而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将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有建设性且有效性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方法尤其是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势在必行。努力做到课堂导入、课堂内容、课堂情境、课后作业生活化,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学生周围生活实际、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块,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社会生活领域,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这要求教师要实施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总之,将生活情境带入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内容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所在,并且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自觉运用于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

二、创新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课堂始终是以老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被灌输知识,被动学习。再加上课本要求背诵的内容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对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课后背诵也显得困难重重,大多依靠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只是教条式的记忆,学生始终处于无序的学习中,无法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以及发挥知识的实效性。这样一来,不仅教学质量低,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老师积极的改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摆脱以往概念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做课堂引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求知欲。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辨认真善美,初步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三观,因此,在课堂的学习中,老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们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然后纠正他们的错误,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在学习法律的相关课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法律与我”的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将课本所学知识代入生活,拉进与课本的距离,可以让他们举一些身边的和法律有关的事件,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查阅一些法律法规,浅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在活动中使学生更清晰深刻的了解法律,认识法律,明白法律与自己的关系。同时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三、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提升知识涵养的主要阵营。然而,现阶段的部分教师依旧延承传统课堂“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磨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严重打击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新界定“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教师为指导,学而有法,导而有度,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现阶段,为了深度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以及分层教学法等科学教学法引入课堂。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这也为接下来的高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基本学情,并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以滿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城.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情感读本,2016年35期.

[2]倪智.基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的分析[J].金田,2013年10期.

[3]朱晓燕.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以无锡市若干所初中为例[D].苏州大学,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