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施情感教育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与学生思想

时间:2024-05-04

李桂花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逐步向人性化的方向靠拢,这自然也就涉及了情感上的思想教育。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情感熏陶的力度尚未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无论是课堂的丰富度还是学生文学思想深度都还处于欠缺的状态,本文则针对性地点出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并详细地从三大方面解释了渗透情感教育的技巧性策略,从而烘托出“以生为本”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积淀文学素养,生成形象思维,为此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指导,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思想

为了奠定小学生的文化思想,语文教师必须秉持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标准原则,挖掘感性的有效素材,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不置可否的是,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走向光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而情感的融入则扮演了中介的角色,它帮助学生深入到文字的内涵中去,体会汉语辞藻的美丽。所以说没有情感点缀的课堂教育是空洞的,只有情感的积累与思想的进步成正比,小学生才能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诱发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小学生正值少年时期,由于先前未频繁接触感性的事例,所以他们的情感一直维持在肤浅的状态,如果教师不针对这一情况做出改善措施,则会对小学生的思维拓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显然,在刚步入小学后,学生的脸部表情即为他们心情的“晴雨表”,很多学生的情感具有波动性,也非常容易受到教师言语的影响,更受书本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支配,因此教师可以这一特性为基准点,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创设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情感能够碰撞出闪耀的火花。

比如:在讲学《孔繁森》《大禹治水》等塑造人物形象等课文时,由于小学生情感不够深刻,他们大多数人对课文中英雄百折不屈的形象、科学家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等是一知半解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倾情地研究课本,在强烈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的深处,用自己的魅力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情境,最终激起学生情感的沉重火焰。

二、巧借多媒体辅助技术,塑造健康人格

身处于日新月异的21世纪,即便是小学生他们也对当下的新兴技术耳熟能详,所以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同时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渗透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是教师的不二选择。小学生的心境是单纯无瑕疵的,他们对一些色彩性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态画面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巧借现下风靡的多媒体辅助技术来充实课堂,一改原先“粉笔搭配黑板”的传统风格,从而让无声的语文课堂变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新天地。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先进技术的渲染之下,学生的情感会得到有效的迸发,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例如:在教学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系列”代表作《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学生鲜少能够接触这类题材的词曲,在伊始阶段就会对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首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剖析题目的含义,题目共分为两个部分,“清平乐”为词牌名,而“村居”才是词的题目。所以由“题目”二字,我们可以猜想到作者想要描述的应该是清净淡雅的农居乐,当学生了解到这一点后,便会对词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可以借此在用多媒体将整首词的内容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仰起头来一起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这样既能避免某些学生开小差的现象,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互动的频率。教师先让学生大致地领略全文,然后询问他们有何疑問,会有同学问“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为何意,为达促进学生理解的效果,教师可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品味出其中的含义,于是屏幕上方出现了一幅“满头白发的老人相互逗趣取乐”的景象,学生顿时恍然大悟。然后教师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整首词描绘的人文风景,便于他们从中体会一家老小五口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满足之意,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也会努力地去塑造健全人格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三、组织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领体会情感

朗读作为传达情感的关键途径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虽然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课文篇幅较短,内容简单,但文章中隐含的情感也并非三言两语就可清晰地道出,而如果学生能够进行反复地朗读,就有可能体会到文章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从题目名我们就可得知这是一篇描写草原风景的写景文,所以它极有可能融入了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等元素,教师可以借机让学生对本篇文章展开富有感情的朗诵比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音量、语调等是否符合朗诵的标准,还要让他们通过朗读中的“读、思、议、想”环节体悟其中的深厚感情,用他们富于想象的大脑联想辽阔的草原上“绿得无边无际”的壮阔场景以及“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的迷人景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愈来愈多的学生知道草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震撼;才能体会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爽朗大方的本性;才能使得自己对草原的憧憬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所以,在必要且恰当的时刻,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朗读的作用,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的思想伴随着文字的变化而流动,从而营造出一种师生之间和谐交流的气氛,使得学生的心灵归于纯净。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它是孕育情感的甘霖,也是浇筑思想的工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趁此良机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一门感性的人文学科,而并非冗杂繁琐的代名词,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教师首先必须要以身作则,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地探索更具人文色彩的典型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桂.依托教材唤醒亲情——亲情主题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2009.

[2]陈秀梅.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