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冬梅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化的传承和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几千年来,不同民族、国家,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文化不断兴衰更替直至今日,影响着世界文化体系的繁荣和发展。在当下现代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时代里,我们仍然对中华文化的奇迹感兴趣,绝不仅仅因为单纯而自私的民族自豪感,而是源于我们这个文化的特质以及它与世界文化互动方面所展示出来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试图在反思各种传统文化中探索现代文化的当代价值,其目的无疑是为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这一特质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的关键环节。
包容性文化的起源和特征。通过考察人类文化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包容性文化起源于欧洲文化,而欧洲文化又起源于地中海地区,主要包括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一般情况下,西方人愿意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古希腊爱琴海文明时代,但希腊只是一个欧洲国家,而地中海则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块大陆。其实,古希腊的文化算不上悠久,但是它却吸收了具有悠久传统的非洲埃及文化和亚洲两河流域的文化,如果从这一情况来看,古希腊文化比中国要早些。由于古希腊人喜欢航海和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因此吸收了许多地中海沿岸各国的文化。当年亚历山大大帝通过对外掠夺性远征,不仅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疆域和版图,而且也加速了地中海沿岸地区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当尼罗河、恒河和两河流域文化在碰撞冲突中几乎陷于湮灭之际,欧洲(西方)文明却在重拾和整合这些遗失的文化中迅速发展起来。
从上面包容性文化的起源可以看出,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重物质的和外向的,具有个体激进性和开放吸收性,它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推崇,追逐世俗的现实的社会利益。当中国在封闭的社会里孤芳自赏、沾沾自喜的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在不经意间被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涤荡并被动地融为一体,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一度动摇了东方人的价值信仰,甚至还刺激了一批基于爱国而急于寻找中国出路的一批激进主义者毫不留情地去涤荡包含一些合理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当然并没有成功。西方(欧洲)文明在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摧毁了所有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东方文明,进而形成了统治世界直至今日的欧洲霸权文明。当这种以现代科技为标志的新型文明在现代以来触及到价值伦理,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时,西方人开始深刻反思自身文化的局限性,他们无法解脱灵与肉的脱离,困惑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当这种以极端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和答案时,相比之下,经天人合一、物我合一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具有强大包容精神的东方中国文化,却给那些曾沉积于工具理性与价值判断彼此分离困境中的西方世界,提供了希望的曙光和解决问题的契机。
包容性文化的内涵解析。包容性文化亦可称文化的包容性,它是由经济领域的“包容性增长”而引发衍生出来的概念,文化的包容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最早源于2010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之后成为大众媒体的流行语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包容性文化是指尊重和允许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以及本国家各民族内部之间文化个体差异的存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彼此交融和学习。也就是说,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地位的文化均享有平等共生、自由发展的机会。这是包容性文化概念的精髓所在。
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每种文化都是一定历史的积淀,由于各种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不同等,是形成文化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所以说,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包容性存在的必然条件。众所周知,“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所以,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就必须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进而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能够共同存在和发展。列宁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②现代的人类学家也坚持这一观点,由此可见,片面强调“只有西方文化间才能够产生一种同心力、亲和力、吸引力,更能理解和包容对方的观念和行为方式”③的思想是片面的、错误的,其实质是企图以一种文化一统天下,必须彻底摒弃。
中国的历史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维系这一整体的主线就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精神的传承,曾支撑中华民族领先世界数千年而经久不衰。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数次对外来文化的撞击和交融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以百家争鸣为标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就已经初步展现出顺天法地、包容万物的特征。早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在争鸣交锋中能够彼此尊重、吸收和借鉴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在这一理念影响下所形成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思想也都体现着“求同贵和”的理性光芒,比如儒家政治思想中“怀诸侯”、“柔远人”的内容,兵家思想所主张的“慎战”与“衢地交合”的战争观等,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展示了其博大的襟怀,为处理国家间、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奠定了和平的基调,显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气质和风范。
中国文化迈入第二个繁荣期的大门是汉唐盛世时期。与诸子百家的时代比较而言,主要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汉武帝之后,墨学中断,法家遭弃,道家得到认可和弘扬,儒家最终占据统治地位,从那时起,和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目标。张骞、班超对西域的出使,绝不是像亚历山大国王和凯撒大帝那般为征服所谓“野蛮民族”、夺掠人口财富,而是打通和捍卫了“丝绸之路”,增进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唐太宗时期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朝贡体制,绝不仅仅具有殖民主义色彩,而是更加深远意义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我们从流传下来的许多文物中仍能感受到汉唐包容性文化的魅力。
宋元以来,由于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政治领域的强行专制,致使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大大降低。明清及近代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受到最为严重的伤害和压制,以致于使整个华夏文明开始逐渐落后于以欧洲为代表的世界潮流。十月革命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又开始接受、学习和传播另一种西方文明即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再次走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外民族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如今,中华民族的文化正以其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个性为世界所欣赏和赞同,并发展成为当今文化全球化视野中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员。尽管中国文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经过许多磨难,但仍能历久弥新,究其根源就是其包容精神的潜在影响。
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后,我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今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带动了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文化的分化成了当今一个时期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性为原则进行文化结构的整合,已成为当今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④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和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构建包容性文化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构建包容性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在坚持自己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多次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而建立起来的,显示了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于碰撞、交织中进行鉴别、交流和吸纳,在丰富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君子的区别时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周易》中的“君子以同而异”即“求同存异”或“求大同,存小异”的表述基本一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延伸到文化领域,实质就是主张各种文化要相互包容、和平共处。这一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智慧和生存之道。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包容性的特质及对整个人类世界创造的多样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宣传和弘扬,会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事实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从来不曾处在单一群体或单一类型状态中,它们很少像西方文化那样一定彰显出彼胜我败的内在张力,相反却是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各种复杂、异质的文化都能彼此交融、和谐有序地存在着,因此,坚持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就能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会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多元文化并存和碰撞已成为一种毋庸置疑的常态。
构建包容性文化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道、释(佛)三大思想,它们从创立到现在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三者虽主张各异,但最终都以和谐的理念、包容的特质而殊途同归。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长期使用和利用,在古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重视人的自身修养,主张与周边事物建立和谐的关系。孟子的向善“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⑥对一些传统的优秀价值观,比如《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容品格。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相反,对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和时宜的价值理念,如带有歧视女性的“三从四德”思想,对待自然的“天不变道也不变”的错误态度,以及封建等级观念较为严重的“别尊卑,明贵贱”的理念等,则必须给予彻底的否定。
构建包容性文化奠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理想追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自古以来就是历代人们的生活追求。儒家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和谐”,道家强调“不争”,墨家提倡“非攻”,认为天地万物间的一切都是和谐的,都应该和睦相处,这些思想都是追求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在我国现阶段具体说来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六个方面的实现都必须以包容为核心才能建立起来。包容的实质就是宽容,不择细流是海的宽容,不拒微尘是山的宽容,不计较利益恩怨则是人的宽容。任何社会的构成都是多元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要想社会得以和谐的运转和发展,就需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各种事物。
构建包容性文化彰显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追求。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化的精神时说:“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的思想源泉。”⑦钱穆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东西方文化的迥异所在:“西方文化是‘开物成务’,中国文化是‘人文化成’。”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是以物质为中心并坚决向外推广的强力文化,重在求异;而中国文化则是以精神第一,追求自我消受的和谐文化,质在尚同。正是由于两种不同精神的趋使,西方文化不断地寻求扩张,希望以一种模式统一天下。而中国文化恰恰相反,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吸收和容纳,渴望在文化的多样性中求得同一,以期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生活状态。
当然,由于各种文化产生的多种条件不同,彼此之间会存在某些差异。比如,中国和欧洲虽都处于亚欧大陆,但中国地处内陆,自古多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为了对付它们,中国人自古就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观念。而欧洲则相反,它们大多地处大西洋沿岸,气候温和,海上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商贸活动,所以向外扩张,在竞争中求得个人生存就成了欧洲人的追求。
总之,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很强、涵盖性很广的一种优良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由于特殊历史和现实方面某些不可逆转的因素,使得目前的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其价值不可能很快体现出来并得到广泛的认同。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长河中看,只有那些能够并坚持开放、勇于反思自省、善于开拓创新的民族文化,才会产生出永不枯竭的进步动力,才会激发出昂扬向上的鲜活生命力,才能既融进世界又不被世界所同化,从而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加快,中华文化一定会敞开其博大的胸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世界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李伯淳:《中华文化与21世纪》,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第16~17页。
②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7日。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⑤⑥《孟子·告子上》,引自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9页。
⑦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⑧钱穆:《中国文化从谈》,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第116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